视焦点讯!今日必读:机构清仓出逃!交银施罗德基金这只产品份额直降86%

来源:一地基毛666 2023-02-06 20:08:34

市场行情


(资料图)

沪指跌0.76%录得3连阴,ChatGPT概念股掀涨停潮

1、A股三大指数今日继续调整,沪指盘中跌超1%,创业板指一度跌超2%,黄白二线分化明显,保险、券商等权重板块走低。

2、ChatGPT概念股掀涨停潮,汉王科技6连板,科创板海天瑞声、云从科技双双涨停,6个交易日股价翻倍,科大国创、天娱数科、高鸿股份、江南化工十余股集体封板。

3、数据中心概念股午后冲高,铜牛信息、宁波建工、直真科技、南兴股份等多股涨停,润和软件、开普云涨超10%。

4、下跌方面,黄金、创新药、有色金属等陷入调整,此外多只高位人气股下挫,安妮股份、翔鹭钨业、中航产融触及跌停,智能自控则一度上演地天板。

5、个股跌多涨少,两市约3000股飘绿,今日成交达8747亿元。截止收盘沪指跌0.76%,深成指跌1.18%,创业板指跌1.4%。

6、以每日额度余额口径,北向资金截至A股收盘净流入13亿元;以买卖成交额口径,北向资金净卖出5亿元。

7、行业ETF普跌,有色金属ETF跌超3%,证券、金融地产、创新药ETF跌近2%,消费ETF跌1.7%。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盘跌2.02%,恒生科技指数跌3.65%

科技股、汽车股跌幅居前,哔哩哔哩跌约5%,美团跌约5%,蔚来跌约5%,小鹏汽车跌约4%。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私募平均仓位超八成 关注成长板块结构性机会

在1月水涨船高的行情背景下,不少私募机构选择加仓过节。有私募机构表示,早在去年11、12月的时候就已经保持高仓位,在1月行情符合历史预期的情况下,机构目前平均仓位还在八至九成,处于历史较高的位置,并且2月将会维持这一仓位水平。还有机构表示,自己是在1月时顺势加仓,早期对市场修复、反弹的预判得到验证,2月将不再考虑大幅加仓,维持现有仓位水平。“因为当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一方面,由于机构仓位已经较高,如果市场继续向好,机构也将持续受益,同时留有一定灵活性,继续观望市场动向,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报)

爆款之殇:策略与市场风格偏离 头部公募沦为业绩腰部

从2019年和2020年的百亿爆款和造星盛宴,到2021年特别是2022年的赛道坍塌和明星陨落,公募基金行业走过了一个有起有落的发展周期。潮水退去后,公募行业格局已悄然生变:曾依赖爆款基金做大规模的头部公募,因业绩拖累逐渐沦为“业绩腰部”公司。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对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首发规模超百亿的36只股混基金,在2022年录得超20%的平均跌幅。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间偏股业绩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已不见耳熟能详的头部公募身影。但削弱业绩的不是基金规模本身,而是大基金的单一策略与市场风格的严重偏离。

(证券时报)

单日限额50万元,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百亿基金也限购了

2月6日,泉果基金公告称,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于2月8日开放日常申购,同时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单日单账户限额50万元。此外,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38只偏权益的基金也进行了限购,单日单账户限购金额从1万元~1000万元不等,有的甚至1个多月时间调整了3次限额。

(每日经济新闻)

北交所强势开局 私募看好今年投资机会

新年以来,北交所市场明显回暖,北证50上涨11.13%。私募认为,经济复苏、投资者情绪转好,北交所经历去年大幅下跌后有反弹需求,加之公募等增量资金进场,做市交易等利好制度落地,流动性得到改善,引发了年初的这波行情。北交所独具特色,私募看好其估值折价优势,且相当数量企业成长性强,值得潜伏布局。

(中国基金报)

基金“消费单”露底 噱头式自购“现形”

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产品向投资者传递信心,或是基金公司自购新发基金表达对投资机会的看好,这样的操作在近年来的公募基金行业并不少见。很多投资者也将基金公司此类行为视作“利好”信息。不过,此类行为有时也会“鱼目混珠”:有的基金公司一边是大张旗鼓宣传自购,一边却是闷声赎回基金。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金行业,这样的营销戏总有痕迹显露。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就让一些基金公司的自购“小道道”得以曝光。与此同时,“锣鼓喧天喊自购、偃旗息鼓忙赎回”的自购戏法,引发不少投资者的不满,有投资者直指基金公司的噱头式自购影响了自己的投资决策。

更为重要的是,《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已经将基金公司高管、业务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的自购作为行业绩效考核与薪酬的明确要求。解决基金自购领域的模糊地带、监管基金自购“戏法”,刻不容缓。

(中证报)

机构开年火速布局,明星基金经理动向曝光

进入2023年以来,市场情绪明显升温,机构也火速布局。从明星基金经理近期动向看,睿远基金赵枫加仓了泰和新材,富国基金朱少醒加仓了亿联网络,易方达基金经理祁禾加仓三角防务。此外,龙虎榜上也频现机构身影,尤其是部分新股,更是吸引了机构对垒。

(上海证券报)

好发不好做 好做不好发!基金上演发行魔咒 两年后爆款八成告亏、小基金却大涨

据Wind数据统计,2021年一季度共成立了419只基金,合计发行规模1.07万亿元,占到了全年的36%,成为近两年基金发行规模最高的季度。2021年一季度,全市场共诞生了19只百亿级基金,其中5只更是达到了150亿元上下。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2月3日,上述419只成立在高点的基金中有265只收益为负,占比约六成,爆款基金的管理规模更是增加了管理难度;19只百亿级爆款基金中有15只的基金净值低于1元,占比近八成,基金规模也随之大幅缩水。

在爆款基金纷纷折戟的同时,却有同样发行在市场高点的小规模基金逆市突围,在这两年做出了相当优异的业绩。

(券商中国)

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金额114.27亿元 同比降73.43%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今年以来宣布分红或实施分红基金数量达到387只,其中已实施分红基金共分红319次,涉及319只基金,与之相比,去年同期559只基金合计分红565次。分红总额从430.14亿元降至114.27亿元,降幅为73.43%。

(第一财经)

公司动态

劣币驱逐良币!银河智联基金等多只基金“掉粉”逾90% 只因业绩太好?

成立七年来,银河智联基金的净值在今年2月初正式突破3元。从过去五年的长期业绩看,这只基金的业绩在可比的1560只基金中排名第23名;从今年以来的短期表现看,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该基金累计收益率已达20%。尽管长期、短期业绩均有不俗表现,但令人费解的是,根据该基金披露的去年四季度末报告数据,截至2022年末,银河智联基金的资产规模仅有1.2亿元。对比高达7.82亿元的初始规模,这意味着该基金在证明自己的赚钱实力后,资产规模已“掉粉”高达85%。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这种业绩与规模背离的反差现象中,银河智联生活基金甚至还不是表现得最夸张的一只产品。圆信永丰基金公司旗下的圆信永丰兴源生活配置基金显然更甚,这只成立五年的绩优基金产品净值几近突破2元,但其规模轨迹可能是这只基金的“心痛之处”。

(证券时报)

睿远、朱雀等公募深化股权激励 次新基金公司成主力

近期,朱雀基金的股东名单中新增了一个名为“上海朱雀戊戌企业管理有限合伙企业”的员工持股平台。实际上,在朱雀基金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上海朱雀辛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此次是朱雀基金成立4年多来又一项深化股权激励的措施。睿远基金也在积极推行公司的第三次股权激励计划,股东名单中新增了上海玮远、上海瑛远两个股权激励平台,包括总经理饶刚在内的8名投研骨干进入员工持股名单,其中,饶刚出资350万元,持有睿远基金3.5%股权。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作为轻资产行业,优秀的人才、团队是公司发展的基石,也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通过推进股权激励有望将持有人、公司员工以及基金公司利益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比起过去几年,次新基金公司成为这一波股权激励的主力军,一方面是因为次新基金公司起步阶段吸引人才的动力更强,另一方面也与近年来行业专业人士以自然人身份发起设立基金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相对更为灵活有关。

(中国基金报)

磐京股权投资基金被立案!上海证监局:涉嫌私募违规

2月6日,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磐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磐京股权投资基金”)涉嫌私募违规,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财经网)

产品动态

机构清仓出逃!交银施罗德基金这只产品份额直降86%

交银瑞鑫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2022年第四季度基金份额减少86.39%,降幅同类居前,多家机构投资者清仓赎回。或为应对赎回,该基金报告期内大幅斩仓,已实现收益负790.14万元,创成立以来新低。第四季度,交银施罗德旗下混合型基金产品中,超过6成产品份额减少,多只产品份额减少超亿份,减少幅度达30%以上。

(面包财经)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