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即时:百万基金实战总结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简单公布一下仓位数据。
上周散户仓位数据81.05%,上升1.48%
(资料图)
……
2022年过去,迎来2023年。
今天写写季度的总结。毕竟,天桥下,每天都有小思考,周末有一篇整体思考,这会到了季度节点,就按场外基金定投的结果来做总结。
在国庆期间,我写过第三季度的总结,过去一个季度怎么样了?
咱们继续盘点。
从资本市场上看,10月、11月、12月,咱们经历了啥?
10月的黑暗,11月的剧情反转,12月的休整,大概是这么三步曲吧。
万万没想到。
对的,万万没想到,类似这样的思考,应该是2022年,很多人总结时会用到的一个词。因为大家真的没想到,疫情的反复影响如此之大。对于资本市场,万万没想到各种黑天鹅的叠加,导致A股又开始跌落3000点以内。
正是这些“万万没想到”的黑天鹅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投资要敬畏市场风险,所以投资要用闲钱,且不上杠杆。因为,在投资这个领域我们总站在风险的边缘上。
过去一年,经济被疫情影响最大的两个月是4月、10月。4月的上海,大家应该记忆犹新。10月则是全国大中城市,很多让疫情干扰得无法正常工作,到了11月影响依然在。并且,从11月上半个月的经济高频数据来看,已经比10月份还更加困难。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1月,突然剧情的反转,政策面转了。
其实,我们有预期放开,但没有想到政策的转变会来得这么快。我始终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经济沉受不住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11月份当时的坑挖得已经比10月份深,所以,在经济面前,不得不放开。
我个人看法,在没有新的干扰因素情况下,2022年第四季度,其实是未来一年的经济底部。从投资的逻辑来判断,经济挖坑后,震荡中心是逐步上行的。而股市,也会反应这种震荡上行的趋势,这是在天桥下,已经验证多回的结论了。
虽然,前天还公布了最新一期的PMI数据,不是很好看,原因还是时间进入年底,同时0叠加疫情最近进入爆发的高潮。相信春节之后,信心会进一步恢复。如果,从PMI数据来验证,股市与PMI的节奏也基本是正相关。后面预期逐步会好转,股市也就有了预期。
对于2023年,核心是这种经济向上的力度会多大,这决定了股市向上的斜率。
在这里,我先讲自己的看法,2023年偏乐观,谨慎。
先把看法放在这,后们文章后面再讲。
……
把场外基金的总结,好与坏都写一下。
有些新来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我对股市核心的判断,是围绕着沪深300指数来的。因为沪深300指数的走势与A股核心资产的盈利趋势是相匹配的,也与经济周期相匹配,所以我重点看它。
上证指数3000点,是大家图乐子的笑点。
说一下,我一直以来执行的定投纪律,核心也是围绕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水平来定投:
1、高估不投或者少投;
2、低估多投;
3、超低估时,“定投+档差”相结合。
我们过去一年多经历的是熊市。沪深300是2021年2月18日见顶后下砸,而我从2021年2月25日,开始很少基金的定投,最初一笔是在1800元,现在在底部一笔投的金额也有1万以上,多的时候好几万。一路上,执行的是我上面定的投资策略,高估时少投或者不投,低估值多投。
三季度做总结时,定投的基金说明图,是做到9月底。而今天,我们再将定投的图延续一下,一直到2022年12月30日。
如上图所示,也快两年时间了,我总投入189.5万,较三季度末时的147万,多投入了42.5万。四季度投的这42.5万基本上都是在沪深300指数3900点以内定投买入的,处于绝对底部区域。特别是10月下旬,市场最黑暗的时候,一周两至三次定投,因为也摸不到底部在哪,所以采用了定投加资金一笔建仓的方式,每次买入4万,执行自己的纪律。
如下图所示,共计投入189.5万,目前帐户在176.15万,亏损7%。
-7%是什么水平?
在我从定投第一笔开始的时间,2021年2月25日截至当前,沪深300指数跌幅为29.2%。
也就是,-7%与-29.2%。
-7%,这是近两年的定投的结果,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22%+的收益。
如果只算今年的业投的情况,基金收益是-6.27%,沪深300指数是-21.63%,大幅跑赢15.36%。
顺便插播一组数据,今年公募基金整体的情况如下:
1、最差业绩是-50%+;
2、最好业绩是+48%+;
3、但仅3.2%的公募基金正盈利,比2018年惨太多,核心是今年股债双杀;
4、业绩表现中位数是-19.88%;
我整体定投下来基金收益-6.27%,排在87.3%这个水平。没错,通过简单的定投方式,今年跑赢87.3%的公募基金。
跑赢87.3%的公募基金,人家是专业选手,你满意不?
这是在我们有秩序的情况下定投基金的效果。
我所作的其实就是认知经济周期,制定自己的定投计划并执行。应了那句话,每个人都在赚自己认知的钱。
整体的效果,我自己觉得满意。
原因是定投的方式太轻松了。相信,天桥下很多理解我定投逻辑的朋友,也感受到了这种方式的好处。
只要你认真消化了我对定投的理解,你也能做到,甚至比我好。因为我这里面还踩了不少坑。
有的朋友可能当时一把梭了或者无序投了,或者已经没有钱了,整体持仓成本都有可能比这个高。当然,也有些牛皮的朋友,还有钱的,仓位轻的,现在进场,哪怕是买个沪深300,抄一下我的底,整体成本也比我的便宜。
接下来,如果基金整体组合能跑平沪深300,那其实,我预期沪深300指数回到4150-4200点之间能够回本。这对于长周期来看,其实,非常轻松。
上一个周期,沪深300从底部涨到顶部,指数走了一倍的涨幅。而这一波指数最低点砸到3495点,假若很不济,4200点才回本,指数也就只涨了20%,那还有剩下的80%的空间。
有的朋友总想,妄图抄到最低点。事实上,指数在历次底部最低点的那个区域,呆的时间非常短,往往是以快速的上涨,脱离那个区域。
试问下,你真的敢在最底部,梭哈一把全身家资金吗?
看下图,灵魂一问,你真的敢?真的有这能力,一把梭到最低点?就看最近那个底部区域,指数连涨三、四天,一下从3495点就回到了3800点。
我想说的,底部当成一个区域会轻松及游刃有余很多。若是只纠一个点,你会难受得不行。
相信接下来还有一些时间可以定投,成本还会继续下降,底部是一个区域,本来就定义在20%左右的区间,所以咱们的成本其实也就是在这区间之内。
这种定投模式,实战一年多,总结下来,真的对散户挺友好的。
……
讲一些操作层面不足的问题。
1、本来从长期思考,认为疫情会放开,肯定会利好消费。于是,消费基金也慢慢定投之中。木有想到11月份疫情放开之快,其实消费基金定投的基数不够,占总持仓的3%,消费指数就开始拉开20%+的上涨行情。之所以,不敢在疫情明确放开之后,下重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消费基金,虽然经过一年多的下跌,但估值对比历史不能说很便宜。
2、在三季度总结的时候,整个基金组合还是跑赢沪深300指数不少,但四季度,随着市场风格切换以及基金组合中,某只基金表现不好,一直在拖后腿,所以在业绩表现上有所影响。
这里面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一方面确实是风格的影响,但基金组合中所配置的两只科技表现是大幅跑不过类似基金的平均水平。这其中,还是因为年轻的基金经理太爱“赌”了。本来,两只属于老基金,基金内部调整,老将走了,换上新的基金经理,年轻的基金经理表现得水平不稳。
有时候确实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急于想搞出业绩,不得不压注某些赛道。压成功了,是神。但往往,绝大多数年轻的基金经理可能并没有压中。
所以,对于这两只基金基金经理换成年轻人之后的表现,让我反思。不要去压注年轻的基金经理。因为,本来他们也在压注。投资求稳,有时候是老将可能更适合绝大多数人。
所以,老将能长期获得稳定的盈利,是有其道理的。
……
接下来的定投策略?
我个人计划,沪深300指数在4000点以内还是会正常定投,尽可能控制成本较低。超过4000点,视情况而定。
将定投策略定在4000点以内才出手,一方面是收集的基数其实也不低了,未来还是尽可能以收集的便宜的原则来。
当然,必须得展望下明年,对吧?
在开篇时,我留了一个对明年的看法是乐观,谨慎。
我还是从中国经济GDP的构成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来拆解自己的看法。
内部:消费、投资;
投资:地产与基建。从目前机构整体评估,基建明年增速在5%左右,地产的投资增速在0-负5%之间。地产投资较2022年跌幅明显收窄,但有可能还是负增长。
消费:我认为2022年第四季度就是整个经济和消费最黑暗的时刻,后期随着经济复苏会逐步好转。因为消费占到经济的60%左右,所以对经济好转提供了动力。另外,最近大会,小会全部提到“扩内需”,这个方向也是有政策支持的,也是明年大行情重点发力的方向。所以,消费如果有显著回调的机会,还是得加大配置。
外部:出口。这个不用说了,全球经济体经济预期下行,需求也下行,肯定会影响到出口。这其实是一个负向变量。如果经济很差,那出口影响大,拖累经济,那也影响中国经济复苏的斜率,进而对股市有所影响。
乐观,是因为我对国内经济复苏是乐观的。而谨慎,主要是看全球经济大环境不那么友好。特别是,国外经济向下,也会影响到A股整体走势的,这一点不要忽视。
目前,这个市场,主流机构对明年行情的乐观看法,太趋于一致了,所以不得不思考,真的会这么顺利?
有些意外事件,并不是来自我们自己。大概率是来自外部,进而影响股市。
为了有数据验证及预期,老图还是得用一下。
我之前一直讲了经济与股市周期波动是相关的。今天再把GDP与沪深300指数的图再匹配一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时候,GDP增速逐步向上时,A股对应的沪深300指数也是向上的,但我标识的数字1、2除外。其中,数字1位置核心是2014年-2015年当时的疯牛,当时放水太多了,抢跑太多,出现了股市与基本面脱离的现象。
所以在2022年第四季度经济挖坑之后,逐步出坑,沪深300应该也是一个逐步向上的过程。
而我自己的预期,当前的经济是未来几年周期的低点位置,而2023年大A股不见得有波澜状态的行情,更倾向于认为是一个震荡中心缓慢向上的过程。真正的收获,应该是等2024年之后,美联储降息周期归来,全球经济周期逐步向上的过程,才有可能是大A股大的收获之时。
在年初,对市场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预期,并定下自己的投资策略,后面就是边走边验证自己看法的过程。当然,中间有一些突变的因素,也要及时分析,并适当调整自己的策略。
综合上述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得出我自己定投的计划,在沪深300指数4000点以下买入,涨多了就不买了。
坐等2024年、2025年周期归来时
作者:孥孥的大树链接:https://xueqiu.com/8592131633/239051385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