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报:基金“自购潮”再现,“底”还要磨多久?

来源: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2-10-25 15:50:37

一边,是上证指数再次回落至3000点左右;另一边,新一轮公募基金“自购潮”再现,截至10月20日,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自购总金额达17.7亿元,创下历次单月自购额之最。不由得联想,这是否是“抄底”信号?市场的“底”还要磨多久?

(1)复盘历史,市场大幅波动之际,往往出现基金大幅自购的现象:2010年2月-3月、2015年7月-8月、2020年2月、2022年1季度等均是基金自购高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从自购表现看,虽未每次精准“抄底”,但一个确定的信号是估值得到较好消化:2020年2月自购后,市场随即开启反弹,其余几次自购平均历时3月回本。但每一次自购时估值都得到较好消化,2015年后,每次自购时的最高估值不超过25倍;

(3)本次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自购总金额创历史单月新高,当前万得全A估值仅16倍: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自购总金额达17.7亿元,万得全A当前估值比历史上70%时间便宜;

(4)底部难熬,短期A股市场反馈了内外部诸多悲观因素,但曙光点滴汇聚中:一方面,“稳增长”接踵而至,政策的积累效应不应低估;另一方面,海外美联储年底或将越过4.75%的基准利率预示着,一边是至暗时刻,另一边也是将近的黎明。

基金自购虽未精准“抄底”,但一个确定的信号是估值得到较好消化

复盘历史,市场大幅波动之际,往往出现基金大幅自购的现象:如2010年2月-3月、2015年7月-8月、2020年2月、2022年1季度等均是基金自购高峰,而相关时间段的市场均出现了较大幅度波动;

从基金自购后的表现看,虽然没有每次精准“抄底”,但一个确定的信号是估值得到较好消化:2020年2月自购后,市场随即开启大幅反弹,而其余几次基金开始自购后,万得全A指数回升至自购开始时的点位,平均需要3个月,最长需要5个月左右。但一个相对确定的信号是:每一次自购时,市场估值都得到较好消化,特别是2015年后,每次自购时万得全A的最高估值不超过25倍。

本次自购总金额创历史单月新高,当前万得全A估值仅16倍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0日,本次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自购总金额达17.7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而当前上证指数再次回落至3000点,万得全A的估值仅为16倍,比历史上(近10年的区间长度)70%的时间便宜,结构里多数行业估值回落至历史低位。

从历史上看,在上证指数3000点开始投资,持有时长不一时,“抄底”结果也不一样。但有两个信号值得关注:一是,按持有1年时长计算,在3000点的投资胜率较高(投资收益大于0),达到8成;二是,拉长持有时间,长期年化收益都不差。背后核心原因则在于3000点的上证指数对应着较多风险的释放和较低估值的现状,随着经济和情绪的回暖,价值终将回归。投资者需要做的则是选择一个模糊的时点和付出一份持有的耐心。

底部难熬,但曙光点滴汇聚中

短期市场对悲观预期反应较多:不仅仅是估值回落至低位,从股债性价比的角度看,也处于历史底部位置。悲观的背后在于偏弱的基本面预期,底层是地产的低迷,但“稳地产”政策接踵而至,期待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

海外方面,美联储仍处加息进程中,但年底或将越过4.75%的基准利率预示着,一边是至暗时刻,另一边也是将近的黎明。

整体而言,在过去几个月,市场反馈了诸多悲观因素,但当前的曙光在点滴汇聚中。正如彼得林奇所说,“现实中更可能的情况是:在最悲观的时刻,股市却突然出现了报复性的大反弹,突然之间整个世界一切都恢复正常了”。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