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头条!湖南百亿产业引导基金崛起,资源整合与市场化机制待破局
撰 稿 | 晓 哥
用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加速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而且一出手就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有超70只大大小小的母基金诞生,其中至少有40只规模在百亿元以上。其中,安徽发展势头最为迅猛,而以湖南为代表的创投力量也正强势崛起。
母基金强,则创投聚;创投活跃,则产业兴。一支规模百亿元的母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最终可撬动千亿元社会资本。但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的诉求也存在差异——前者以招商为目的,后者在意投资回报。
不少地方在引导基金的团队落地、关键人锁定、返投比例等方面做了严格的限制。地方母基金虽然看上去很“香”,但想拿钱也很不容易——私募机构将“拿”产业引导基金的钱比作“戴着镣铐跳舞”;因缺乏专业化基金管理人,地方直投风险放大,难以“保本”。
湖南如何做大做强政府引导基金?我们来看看安徽省依托多个千亿级产业基金集群,成功打造“芯屏汽合”新兴产业体系的经验,以及创投圈专家的观点和建议。
他山之石:安徽打造千亿元基金集群
从京东方到长鑫存储,再到蔚来汽车,安徽已成功打造出“芯屏汽合”为标识的新兴产业体系。近日,安徽陆续推出多项千亿级政府基金项目,在投资圈引起不小震撼。
从去年7月以来,安徽省国资委起草制定了《关于推动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工作方案》。据了解,在省级层面开展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安徽在全国尚属首例。
今年7月以来,安徽省陆续宣布多项千亿级政府基金项目,包括规模超500亿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超1000亿的7个基金集群等。安徽打算以‘母子基金’为架构来撬动社会化资本,以投行方式做好产业培育。
据悉,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将下设三大基金群,分别为主题基金群、功能基金群、天使基金群,共设有16只母基金。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通过逐层撬动社会化资本,最终形成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
为平衡基金效益和产业发展,安徽的《基金方案》中雏鹰计划专项基金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可达80%。
增加对投资失败的容忍度,不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一项目盈亏作为考核评价依据,能让政府引导基金更好地发挥对早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项目的投资作用,让基金管理人敢投资早期项目和风险项目,也有利于提升市场产投的活跃度。
湖南引导基金不乏百亿规模的“大手笔”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遍地开花,湖南也不乏百亿以上规模的“大手笔”出资。
今年4月底发布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公告。该,首期规模50亿元。将重点关注先进制造、新材料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及生物技术、消费及社会服务等产业链。,湖南省湘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母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今年5月13日,同步做强产业引导基金,,广泛征集产业子基金和天使子基金的管理机构。长沙高新区发起设立天使母基金和种子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
今年6月初,包括,落户湘江基金小镇。湖南省湘江产业投资基金、长沙先进储能产业投资基金、长沙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湘江新区产业支持基金在内的400亿政府引导基金
其中,湘江基金小镇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链,构建“母基金+直投基金+天使基金+园区基金+支持基金+科创基金”全链条基金矩阵。
盛世投资早在2016年落户长沙湘江新区,是湖南湘江盛世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湘江盛世母基金”)的管理人。盛世投资湖南公司总经理谢迪认为,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主要还是希望利用政策和资本的组合拳,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招商引资方面,打造更灵活、更丰富、更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能够发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优势,从项目获取、项目研判、项目赋能和退出机制等方面支持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财政资金高效使用。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投出这笔钱,一个很重要的诉求是保本。对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而言,找到“情投意合”的母基金管理人非常重要。母基金管理人要懂得地方政府和市场的两套运作逻辑。才能更好地识别子基金管理机构,构建母基金的资产配置,然后向地方政府交付产业投资基金的工作成果。
近日,生鲜第一股每日优鲜股价跌破0.2美元/股。2020年12月,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和青岛国信、阳光创投组成联合投资主体,向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每日优鲜股价的暴跌,令许多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不得不重视对基金的专业化运作。
“戴着镣铐跳舞”,湖南引导基金待破局
虽然近年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业界,不少机构将管理地方政府基金称作“戴着镣铐跳舞”。今年7月,民盟湖南省直金融支部在相关提案中就湖南省做大做强政府引导基金给出了三大建议。
一、规模“小而散” ,资源待整合
目前,湖南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监管的32家省属国企和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部门都成立了省级政府引导基金。但由于归口部门多,缺乏资源整合,我省政府引导基金呈现数量大、规模小、整合弱等特点。
为此,建议以推进国企改革为契机,合并资金投向重叠的小型存量政府引导基金,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我省产业发展优势,设置以先进制造业为主要投向的基金群,以“母子基金”架构撬动社会资本,以“强链补链”方式做好上下游产业培育,以“以资招商”模式助力财政资金高效使用。
二、运营机制市场化待提升
湖南省政府引导基金强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仍采取终身追责方式,而未建立市场化的容错机制,致使错失部分发展前景大的“早、小、新”项目。同时,决策程序冗长的问题仍在一定程度存在,部分制约了投资时效性。
风险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报率高的特点。忽视风险投资这一特点而片面追求单项目“保本”,必然会降低政府引导基金的回报率。
目前,安徽省雏鹰计划专项基金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已可达80%。建议在进一步推进廉洁建设的基础上,增加对投资失败的容忍度,不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一项目盈亏作为考核评价依据,让政府引导基金更好地发挥对早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项目的投资作用,让基金管理人敢于“投早、投小、投新”。
同时,建议引入分层决策机制,对于部分投资规模占比较小的项目,适当缩减决策程序,提升投资时效性。
三、返投比例过高待放宽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带有较强的地方引导属性,会附加一些支持本地产业的条款,比如返投比例达到1.5倍或2倍。(返投比例是指子基金对本地的投资规模不低于引导基金对子基金出资额的一定倍数)对于市场化机构来说,这一要求无疑会制约其投资能力的施展。
近期,部分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在尝试放宽对投资子基金返投比例的要求。其中,江苏、安徽等省份政府引导基金的返投比例已逐步降至1倍,湖南省政府引导基金的返投比例多在1.2-1.5倍之间,部分区县的政府引导基金高达1.85倍。
过高的返投比例让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的优质私募机构“良缘难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建议一方面将新设政府引导基金的返投比例与兄弟省份趋同,进一步吸引优质私募机构加入。另一方面,建议进一步放宽返投标准,允许机构将外地引入的项目和将所投外地项目在本地运营的子项目纳入返投比例计算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