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速讯丨奉献教育半生,平湖这位老师只为给孩子们点一盏希望的明灯

来源:嘉兴在线 2022-08-28 22:37:18

“教了那么多,这些学生就像自己孩子一样,每一个我都非常珍惜。”在平师附小松枫校区,符咏梅的身边总是围拢着众多的学生,这位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一直是学生们眼中的好朋友、好“家长”。一声轻声细语,传道受业解惑,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她依旧以初心付诸教育,凭一口气点一盏灯,为每一个学生,带去希望和力量。

用支教经历,完美教育生涯


(资料图)

4月17日,平师附小的语文教师群里,一则青田结对支教的报名消息,引起了正在备课的符咏梅注意。从教那么多年,虽然一直有外出支教的想法,但总是苦于没有途径。看着群里招募支教老师的消息,她心潮一动,何不尝试一次体验一把,就当给即将退休的教师生涯平添一份美好的回忆?

报名、等待,没想到在一众的老师中,符咏梅取得了这次难得的支教机会。仅仅几天后,4月21日,她就背上行囊,带上为山区孩子们准备的书和书签,奔赴青田方山乡学校。

毕竟是山区的学校,盘山公路崎岖前行也足足花了30多分钟。对她来说,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学校,陈旧的校舍,简陋的器材,最关键是全校一共也就100多位学生。通过简单对接,她直接负责起了五年级孩子的教学,她说,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天,虽然班级里只有10个孩子,但她却教到了一批“终身难忘”的学生。

青田作为著名的“侨乡”,这里的大多数孩子都经历着与父母分隔两地的痛苦。“我班上的10个孩子,有8个孩子的父母都在国外打工,所以他们对父母的思念非常重,平时只要说起父母都要掉眼泪。”面对着这些“可怜”的孩子,她更加上心,为了让孩子们理解父母出国打工的初衷,平时的课间她都不回办公室,坐在教室里和孩子们天南海北的聊天,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告诉他们工作的辛苦,告诉他们身为父母的不容易。

或许正是这样心与心的交流,让这些一开始还有些怯生的孩子,一下子就和符咏梅贴在了一起,每天都围着她说“悄悄话”。有这样的孩子怎能让她不喜欢,为了能每天早点见到孩子们,她每个早上都第一个来到教室,亲自迎接这些孩子。

符咏梅支教方山乡学校期间还因为五一节回过一次平湖,到了5月4日回去前,因为家里儿媳即将生产,让她有些犹豫。好在亲家非常支持她的支教,让她也毫无顾虑地再次奔赴青田。回到方山乡学校后,她还抽空徒步家访,最远的一家走了足足20分钟的山路才到。在这些孩子的家里,她看到了孩子们年迈的祖辈,和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她总是感慨,这次的支教,这辈子都忘不了。

平日里更多的陪伴,抽空教孩子们练字,针对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她还开设了一堂《爱,一直都在》的班会课,让孩子表达对父母的爱,写下对父母的思念。虽然只有短短半个月,回来后的符咏梅却总是感慨,恍若昨日,自己还坐在教室的凳子上,听着孩子们说着这几天来的所见所闻,欢声笑语,萦绕耳旁。

鼓励前行,让厌学孩子重新回归学堂

80年代进入教育系统,从乍浦到林埭,最后来到平师附小,多年来的教育生涯,让符咏梅接收着各色各样的学生。有的调皮,有的乖巧,有的冲动,有的文静,甚至还有不少在性格、行为习惯上有缺陷的孩子,但即便如此,她还是一视同仁,甚至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些别人眼中的“后进生”,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走出一条属于的自己的路。

在任教的某一年新学期的第一天,作为班主任的符咏梅照例早早来到教室,等候学生们的到来。随着时间推移,班级里坐得满满当当,却有一个位置,始终不见学生到来。

就在她疑惑,准备点名找寻这位“迟到”的学生时,手机突然想起。

“喂,是符老师吗?我女儿在校门口,但她不想上学,您过来劝劝她好吗?”

符咏梅应声答应,快步赶到校门口,就见一位家长正在苦口婆心劝着一个小女孩。她上前一询问,原来这小女孩就是学校里“有名”的小徐(化名),不但性格孤僻,而且极其厌学,之前的不少老师都拿她没有办法。

符咏梅在校门口也尝试和小徐讲道理,劝其回到教室,但对方把头一转就是不听。眼看上课时间即将开始,她只得让家长先带孩子回去,并表示晚上她会专程上门家访,和孩子“谈谈心”。

下班后,符咏梅特意带了些小姑娘喜欢的小物件,来到了小徐家里。在小徐家中,她先是从孩子父母那里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又把自己的带来的小物件送给了小徐,两个人像朋友一样交谈,很快成了朋友。

“要走的时候我特意跟孩子说,我们是朋友了,明天你可要来学校找我。”符咏梅的这句话,马上得到了小徐肯定的答复。第二天一早,小徐就如约来到了学校,但面对课程,孩子依旧没有表现出兴趣。但让她留意到的是,孩子非常在意校门口的红领巾值日岗,她马上心生一计,问小徐想不想当值日生。感到新奇的小徐点了点头,她马上意识到留下孩子继续读书的突破口,借来了一身红马甲,一本正经地对小徐说,从现在开始自己就是值日生了,每天都要来学校完成值日任务。小徐穿上红马甲也非常兴奋,一口答应。

到了第二天,符咏梅特意提早来到学校,远远就看到小徐穿着红马甲站在校门口值日。虽然孩子有些腼腆,但她还是给予了最大的鼓励,夸小徐值日的很棒,还给孩子拍了照片,发给家长,用鼓励的方式来唤醒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慢慢的,小徐对上学已经习惯,但因为内向比较胆小,符咏梅就一直把小徐带在身边,像大姐姐一样和小徐说心里话。由于成绩差跟不上学业,小徐的很多作业做不来,她每次都把小徐叫到身边,手把手一题一题地耐心教,还让一位成绩优异的同学和小徐做朋友。

符咏梅说,小徐并不像大家想得那样“冥顽不灵”,只要找到孩子喜欢做的事,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就能让孩子改变。也正是她的各种方法,各种鼓励,很快,小徐的性格就开朗起来,不但在学校里有了新伙伴,在家里也开始和父母沟通,学习成绩也慢慢的上来,像变了一个人。

放大孩子的闪光点,让学生摘下“特殊”的帽子

像小徐这样的孩子,虽然有厌学情况,性格也相对胆小,终归不会给其他同学带来困扰,而在符咏梅的教学生涯中,还教到过一位“特殊”的孩子,不但性格孤僻,还有着明显的自虐倾向和暴力倾向。

给小许(化名)当班主任,还是符咏梅教四年级的时候。在接手这个班级时,其他老师就告诉她这个孩子的特殊之处。自尊心很强,稍有人惹到这个孩子,就会大打出手。为了彻底摸清孩子的性格,她特意做了一次家访,从孩子父母口中得知,孩子自虐倾向明显,只要不能满足要求,就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并拿着家里的水果刀,往桌子上戳,用以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从和小许做过同学的学生口中,她也了解到孩子并不合群,在大家眼里就是个异类。

“孩子是很特殊,但我一直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让小许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扭转孩子的性格,并被大家所接受,她开始寻找小许的身上的闪光点。

通过观察符咏梅发现,在小许不合群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热爱看书的好习惯。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她就对症下药,在了解到孩子喜欢军事、科技类的书籍后,她先是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作为好朋友的馈赠送给了小许,让小许对自己转变老师严厉的固有印象。

既然要拉进彼此距离,符咏梅也不闲着,抽空自己也去研究学习科技、军事。她说,自己教了那么多年语文,突然学习军事、科技,刚开始还真有些无从下手。好在小许涉猎的程度较浅,她很快就和孩子聊得有来有回。或许是在学校里很难找到像符咏梅这样“热爱”科技、军事的人,小许就好像找到了知音一样,一开始还是符咏梅找他聊天,没过多久,就变成了小许主动去找符咏梅。

孩子话多了,心就贴的近,很多心事都能像符咏梅透露。从聊天中她也发现,其实小许非常渴望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为此她先是提醒小许要控制自己的脾气,之后专门找了班级里的同学,让同学们多找小许玩,如果小许主动和他们说话,也要给予回应。

毕竟只是四年级的孩子,在符咏梅的多次引导和规范下,小许的脾气越来越稳定,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而让她感到最大改变的,还是小许敢于迈出第一步,代表班级参加运动会。

“小许是从来不参加运动会的。”符咏梅回忆,那一年的运动会,她特意找到小许想让他也参与进来。一开始小许还有些怀疑自己,她就鼓励孩子勇于尝试,让孩子终于决定参加运动会上的跑步项目。没想到在比赛中,没人看好的小许却实力惊人,斩获了前三的名次。符咏梅说,赛场外同学们给予他的加油声,赛后大家送给他的赞美声,让小许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后来变得越来越合群,脾气也越来越好。

符咏梅虽然只教了小许短短一年,但在这一年里,孩子的话多了,脾气好了,也爱学习了,和同学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了。之后的小学两年,这个曾经学校里的“风云人物”销声匿迹,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后来,她再也没有联系过孩子,但她相信,曾经自己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点,在未来的人生里,这个孩子必将闪耀出更多的光芒,璀璨自己的人生。(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 告诉他们 一开始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