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论很多的三位基金经理,我花时间做了点正本清源……

来源:聪明投资者 2023-10-20 13:11:51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当市场表现不好时,一个很小的新闻或者八卦就会被数倍放大。


(资料图)

的确,无聊的时候需要一些刺激神经的东西,来中和一下较为悲观的情绪。

之前聪投挖掘并分享过很多不错的基金经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忍不住要稍稍吐槽的投资人,所以正好借此机会,拿出来与大家讨论讨论。

我们一直说普通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一定要选择与自己风险偏好、目标收益相匹配的基金管理人,而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对基金经理,对自己的一次正本清源。

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在市场风格转换时该怎么做,这才是最重要的。

此次我们选了几位比较有特点的着重看看,如果有其他值得说道说道的基金经理,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以下是详细分析:

广发郑澄然:算不上“高开”,但确实“低走”了,长期重仓光伏是槽点

要说今年最惨的百亿规模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刘格菘和郑澄然师徒二人必须榜上有名。

截至2023年9月25日,二人代表作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接近-40%,在百亿基金中属垫底水平。

刘格菘可能大家吐槽的比较多了,这次来看看郑澄然。

郑澄然是位90后,2015年在北京大学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后,加入广发基金担任研究员。主攻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领域,包括光伏、风电、电网设备等,期间挖掘出诸多牛股。

2020年2月,他调入成长投资部,随后参与广发鑫享A、广发高端制造的管理,他不仅在广发基金内部被看好,甚至还被媒体誉为“最懂光伏的人”。

在刚开始阶段,管理规模就实现了翻倍飙升,迅速成为市场和投资者的“新宠儿”。

但问题是,站得高虽能看得远,但同样也会摔得很狠,以高端制造为例,去年全年收益为-22.70%,今年至今(截止10月13日)收益为-37.03%,差于沪深300及同类基金。

数据来源:截至2023年10月13日

对于郑澄然,有几点需要说明:

首先,2020年和2021年高端制造的年度回报分别是133.83%和26.14%,尤其是2020年,仅次于当时的农银汇理赵诣,所以不少人评价郑澄然是“高开低走”,但其实这并不准确。

郑澄然的上一任基金经理是孙迪,在2019年4月11日至2021年8月19日这段期间管理高端制造,而郑澄然是2020年7月23日才开始管理该基金的,从7月23到年底的区间回报约为30%,所以当年的高光表现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孙迪。

但当年不少媒体的宣传和写法,让投资者先入为主地觉得年内超130%的收益完全是归功于郑澄然,所以我们不能把郑澄然的起点定得太高,只能说他在一个好的时间点入行,同时做得还不错。

其次,在2015年加入广发基金后,郑澄然研究的大方向就是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主攻子行业包括光伏、风电、电网设备等。

在成为基金经理后,多只基金像高端制造、鑫享就立马更换了多只前十大重仓个股,还清一水的属于电力设备行业,可以说在管理基金之初,郑澄然就选择押注新能源光伏赛道,直到现在也依旧如此,即便光伏行业在近一年一直处于下行通道。

郑澄然早前在采访中总结过自己的投资框架,即“在成长行业赚周期的钱”,他认为“成长股,尤其是制造业股票都具有周期性。即便对于光伏、电动车这类长期成长空间大、成长速度快的行业,也无法回避其所具有的周期属性。”

但是从近两年的操作来看,郑澄然好像并没有言行一致,因为不管市场如何,光伏一直是他的重仓行业,即使有像风能等性价比更高的子行业可以选择。

去年,郑澄然几乎就已经将之前的盈利都亏回去了,而投资者也是给出了态度,去年11月发行的广发新能源精选只募集了8.8亿,风光不再。

而郑澄然和刘格菘目前采取的投资策略,可能就是在“等风来”。

海富通吕越超:不是第一次坐“过山车”,换手率5-6倍是常态

在今年一季报发布时,要说名声大噪的基金经理,吕越超算是其中一个。“割肉”清仓新能源,360度转战人工智能,引发投资者不小讨论。

其实一季度的时候,今年大牛股之一的万兴科技公布了一季报,吕越超管理的海富通股票现身前十大股东,细心的小伙伴就已经发现端倪了。

该基金2022年12月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鹏辉能源、派能科技、昱能科技、德业股份、意华股份、禾迈股份、科华数据、盛弘股份、新泉股份和阳光电源。

今年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昆仑万维、三六零、蓝色光标、寒武纪、科大讯飞、金山办公、汤姆猫、万兴科技、润泽科技,都是人工智能板块的大牛股。

的的确确是来了波“大换血”。

但在一季报中,吕越超对为何转战TMT的描述比较浅,再加上一季度海富通股票只涨了9.85%,追热点的嫌疑就比较大了,而且还追晚了。

二季度,虽然吕越超继续在人工智能板块布局,但对重仓股进行了较大调整,在板块内又进行了一波“大换血”,新晋很多新面孔,在管产品重仓股均包括中际旭创、姚记科技等个股。

吕越超目前在管4只基金,操作都比较类似,但结果好像不太理想,今年以来4只产品收益全面告负,今年以来最大回撤均超过三成,在同类基金中垫底。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10月13日

有数据统计,2020、2021、2022、2023年以来,连续3年半每年年化波动率都超过30%的基金有13只,吕越超旗下3只基金上榜,小编猜测另一只如果不是成立晚的话,大概率也会上榜。

但看似比较drama的操作,实际上却有迹可循,因为这不是吕越超第一次坐“过山车”了。

2017年吕越超重仓有色;2018-2020年重仓计算机、电子;2021年重仓过化工;2022年则押注新能源上;今年又转换新方向;换仓非常之果断迅速,5-6倍的换手率算是家常便饭。

虽然我们看吕越超好像一直在变,但其投资风格其实是没在变的,并不是说今年脑子一热买了AI,而是他始终就是如此,当看好某一个板块时,大概率就会去重仓。

当然,产品的高波动也和他的不择时高仓位运行有关,还是以海富通股票为例,仓位始终是接近95%的水平。

去年,我们曾刚跟吕越超交流过,出生于军人+教师家庭的他,非常喜欢研究战争史,他认为“战争和投资很像,都是人类博弈最为激烈的两种群体性竞争活动。”

“博弈”贯穿在吕越超的投资中,当我们知道这一点时,也就能很好地理解他的投资操作了,甚至还能将他的产品变成一个很好的投资工具。

三季报发布在即,还是挺期待吕越超会新买哪些股票的。

英大张媛:风格漂移被点名,缺少独管绩优经历

在之前盘点“季季正回报”基金时,国企改革主题基金入选,现任基金经理是张媛,该基金去年收益为31.50%,今年以来(截至10月13日)收益为2.20%。

在这两年的熊市,能有这样的业绩实属不易,不输姜诚,甚至远超鲍无可。

去年年底该基金的机构持有人占比高达95.72%,而今年一季度基民持有比例已从4.28%上升到87.60%,二季度又进一步上升至92.91%,所以我们看到该基金在今年一季度规模猛增,从去年底的4.2亿猛增至34.69亿,不过二季度有所回调至24.76亿。

张媛目前在管6只基金,总规模为33.21亿,除了国企改革(24.76亿)和睿盛(6.25亿),其他几只都是几千万规模的小型基。

从最新重仓行业来看,英大国企改革的持仓目前较为均衡,像食品饮料、电子、美容护理、医药生物、计算机、社会服务、纺织服饰等行业都有涉及,但很少买一些动漫游戏、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这种大行业。

该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来源是行业轮动。

2020年一季度,张媛接手英大国企改革之后重仓金融股, 二季度转向房地产、传媒和汽车, 三季度又转向电力设备以及高景气度行业,一直延续到2021年三季度。

2021年三季度,英大国企改革又开始加仓煤炭板块,2022年煤炭板块爆发,英大国企改革一季度在沪深300指数下跌近15%的情况下逆势上涨5.24%,2022年三季度,开始减持煤炭加仓消费和电子,四季度末完全清仓。

虽然业绩表现和行业轮动做得都比较出色,但该基金却有两个让人吐槽较多的点,甚至可以说比较致命。

一是风格严重漂移,该基金契约描述为“投资于本基金界定的国企改革主题范围内股票资产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基金总体风格应为国企改革,但重仓股大都不是国企,所以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将其认定为“风格漂移”,风格审查属于严重偏离。

虽然说给持有人赚到了钱,但做任何事都得有个章法,赚钱还好,亏钱可能就有理也没理了,另外对那些不太懂的投资者来说,风格漂移总归是不好的。

二是大家有些质疑张媛的投资能力,因为国企改革主题最早是由袁忠伟一人管理,之后又变成袁忠伟、张媛共同管理;再之后,张媛先后两次单独管理,又先后与郑中华、汤戈搭档管理,任职时间及任职回报如下所示: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10月13日

可以看出,在张媛独管期间,业绩都没有与别的基金经理共管的时候好,尤其是当时担任权益投资总监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的汤戈,他在任期间(2021.08.06-2023.03.30)时的区间回报为62.52%,在63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

汤戈走后的这半年时间,国企改革的收益为-9.42%,这不免让人觉得之前的战功都是汤戈打下来的;张媛在管的其他基金也是,都有共管的经历,所以不少人调侃说,“张媛的下一个合作伙伴会是谁呢?”

因为各个阶段的市场不一样,所以“张媛能力不够”的这一说法并不是非常客观,但可以肯定的是,张媛缺少一个强有力的证明自己的产品,如今英大国企改革基金又回是张媛独管,未来如何,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