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封闭期能“封住”冯明远吗?
今年年初,市场上就流传出冯明远要离开信达澳亚的消息,彼时,消息人士称其将要加盟富荣基金。
近两天,又有冯明远要奔私的消息传出,“出走”、“离开”为什么一直困扰着冯明远,信达澳亚的“困扰”又在哪儿呢?
走?
(资料图片)
冯明远是信达澳亚的“一哥”,曾经管理着信达澳亚的半壁江山,业内都这么说。
基民小H也听说过。
“冯明远要奔私?我不信!”一听到冯明远的消息,小H就比较烦躁。“我买的信澳智远三年封闭期还没过呢,基金经理怎么可能就奔私了呢?”
2022年1月12日,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期正式首发募集。
彼时,媒体在这只基金发售时对基金经理冯明远是这样形容的:
不少投资人都是看重了基金经理冯明远的名气,随后该只基金也不负众望的提前结束募集,冯明远也在股吧里发文感谢投资人的支持。
在感谢信中,冯明远还表示:“从基金投资来说,最好能有一个三年甚至以上的投资计划,来享受我们国家发展的红利。这也是信达澳银智远设置三年持有期的初衷之一。”
很多投资者选择有封闭期的低流动性产品,基本都是看好基金经理之前业绩或有公司知名度背书。
再看目前信达澳银智远三年的业绩,已经亏掉了近30%。
“亏损,再加上三年期没到,我觉得冯明远不会走,咋能那么不负责任呢?”小H说。
基民的愿望是朴素的,但现实是,单就今年开年以后,已有多位基金经理在封闭期内离任,其中多只基金在该基金经理任职期内没有实现正收益。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以目前市场上成立的170多只三年持有期基金为例,在第一个三年持有期内,发生基金经理变更的基金多达30余只。
基金行业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行业,俗话说“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面对变动,基民只能选择接受,这会让基民产生一种“无力感”,进而影响投资体验。而对于产品本身来说,还需要看继任者是否有能力管好产品,但这毕竟需要效果后验。
封闭期间离职的基金经理,是否还能受到投资者的信任,所在公司是否还能被投资者选择,都会在后续市场中有所体现。
冯明远出走的消息持续传出,对其本人和信达澳亚基金在投资者心中的信任度都是有负面影响的。
留?
“我也觉得冯明远暂时不会走,但信达澳亚的去冯明远化却是一直在进行。”业内人士表示。
冯明远,2014年1月从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跳槽到信澳,担任研究咨询部研究员一职。2016年10月19日,冯明远开始担任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基金经理,从研究员变成基金经理,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是其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转变。
信澳新能源是冯明远的成名作,该基金目前的回报率为239.16%,同类平均收益率仅为50.49%,在同类564只基金中排名第4。
此后几年,天时地利人和的冯明远在信达澳亚的支持下,管理规模一路飙升,2020年初,基金收益排名公布后,冯明远成为了百亿基金经理。
凭借出色的业绩,冯明远成为了公募圈炙手可热的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的管理规模从百亿到四百亿。
信达澳亚也不断加码,冯明远从权益投资总部副总监、联席投资总监,到2021年6月,升任信达澳亚副总经理。彼时,是机构和基金经理最和谐最高光的时刻。
从2020年初冯明远成名后算起,2020年至2022年,管理规模的飙升使得信澳共收取了19.64亿管理费,虽然期内为投资者创造的利润是-15.93亿。
从这些情况来看,信达澳亚和冯明远似乎都没有“分手”的理由。
但,另一方面却是,冯明远在信达澳亚的角色和分量一直在削弱。
2022年7月,冯明远卸任了信澳精华配置混合A类和C类的基金经理,管理时间分别为4.56年和1.05年,任期回报率分别为134.28%和-0.82%。
2023年1月和2月,冯明远又先后卸任信澳匠心臻选、信澳先进制造、信澳核心科技三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职,任期内回报率分别为22.45、171.74%、98.21%。
2023年以来,信达澳亚旗下有25只基金收益率收正,而冯明远管理的基金在自家公司排名中仅在40名左右,整体收负。
2023年中报显示,冯明远管理的5只规模超过10亿的基金,前十大持仓股,除了顺序有些许变化外,其余是一模一样,高度分散的持仓风格使自己的基金变成类指数型基金的模式,不变的是,稳如泰山的管理费。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