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涨追不追,逢低买不买
作者:无声来源:雪球
最近纳斯达克出现了一些波动,看看前一段时间相关的QDII产品申购的火爆程度,再看看当下的局面,看起来又有投资者做了追涨的动作,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有一段站岗的时间?(数据来源:wind,(纳斯达克指数(IXIC.GI) 区间涨跌幅:-4.35%,2023.08.01-2023.08.10,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QDII基金规模合计3588.0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2023年的3、4月份,那个时候AI的行情如火如荼,成交量也放得很大,很多投资者也是在那个时候做出了买入的动作,但6、7月份AI就迎来了比较大回撤,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被动出局?(数据来源:wind,人工智能 (931071.CSI)区间涨跌幅:10.20%, 2023.03.01-2023.04.28;人工智能 (931071.CSI)区间涨跌幅:-5.19%,2023.06.01-2023.07.31)
(资料图)
今年的市场在综合类指数比较稳定的前提下,也有两个非常突出的反差,一个是外部市场趋势性上涨VS国内市场震荡盘整,一个是某个细分行业阶段性急涨VS大部分行业震荡盘整;
这两个反差,在结合担心A股和港股持续调整的当下,那冲击可就是很大了。
从规律上来讲,这里其实就是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涨,追还是不追?一个是,跌了,要不要逢低布局?
这里不讲具体行业的差别了,就从市场的基本规律上,讲一些简单的逻辑参考吧。
第一、涨了,要不要追?
答:1、市场开始反转向上的时候,可以追,因为市场正式见底反转了,这个时候上涨,不管是哪个细分方向或者是风格,一旦开始上涨,就证明资金形成了共识,大概率会有大机会。即便是判断错了,由于市场已经正式反转,容错率也会很高。
2、盘整很久的底部区域也可以追,但动作要快,不能太慢。因为底部区域盘整久了就可能出现了价值,即便是短期又不涨了,但从中长期的投资逻辑来说也是成立的,容错率一样很高。
但是底部区域的追涨动作要快,因为资金的属性决定了,它们来去都很快,容易有落袋为安的想法。
3、什么情况下不要追呢?市场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上涨了,出现了明显的泡沫和风险,这个时候大概率不能追;
市场刚刚开始趋势性调整的时候,任何反抽都不要追;
市场在底部区域盘整很久后,某个细分方向已经涨了一定的幅度了,可能也不要追。
第二、跌了,要不要逢低布局?
1、当市场已经盘整了很久,进入到明显的中长期底部区域时候,是可以做好逢低布局的,如果这个时候再因为一些利空的冲击出现急跌,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可能也是值得逢低布局的。
这种情况也是主打一个估值便宜,安全性高,未来随着行情的逐步回暖,修复的潜力和空间很大。
2、市场反转初期,当一个表现非常突出的细分指数突然出现一定程度的大幅回撤,如果估值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泡沫,基本面也不错,这种情况下,一般也是可以逢低布局的。
当市场发生反转的时候,资金从一个表现很好的方向换到另一个方向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但只要没有明显的泡沫,还有不错的基本面,此消彼长之间,资金大概率还是会回来的。
3、那么什么时候不能逢低布局呢?
当市场开始出现泡沫并开始调整的时候,不管是不是还有后续的行情,下跌了,跌多了,大概率都不是买入的理由,这个时候要注意系统性风险。
当市场基本确认进入到调整期的初期,这个时候,大概率也不是逢低布局的时候,可以留一部分长线资金,但后续的布局要慢慢来,尽可能把主要仓位放在长期盘整之后,放在中长期的底部区域。
选择不同,结果不同。
抛开行业和细分风格,单单从大趋势来说,相信我们处理好这几点,应该对于投资收益有所帮助。
那么,现在这一刻,到底该怎么做呢?答案,就在每个人的选择里,未来不同的收益体验也在等着你。
我是无声,每天坚持研究分析基金,
每个交易日一篇投资观察和思考,
每个交易日一条《基金大复盘》视频,
每周日发布周策略报告,
随时保持高效沟通和交流,一个坚持努力提高研究能力的基金投顾人。
觉得内容有价值,觉得基金投顾组合值得信赖,觉得顾问交流很重要,就点个赞,留个言,转发一下吧。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