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颐璇拟任基金经理陈曙亮:在情绪面的底部 更应有布局勇气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复苏缓慢的趋势逐渐明朗,A股也频繁在上证指数的3200点上下徘徊。这和许多投资者所预期的复苏行大牛市有所出入。不过,一些人在震荡中看到了波动,也有一些人在震荡中看到了机会。
(资料图片)
本期,我们邀请浦银安盛FOF业务部总监陈曙亮,与我们聊一聊市场情绪面见底时,应如何把握布局机遇。
Q:您认为决定投资体验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A:各位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我认为想要争取实现资产增值的目标,提高投资体验,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播种的时机。
A股的股市持有者结构和很多发达国家不一样,导致它出现一种牛短熊长的特点——涨的时候很凶猛,跌起来时间也会比较长。所以播种的时间会很关键。
如果我们在2019年上证指数2440点的时候,或者是2500-2600点之间买入,那么即使我们在2022年经历大跌,到现在为止的市场表现来看,获取收益的概率还是相对乐观的。所以我自己在购买基金时,就常会选择在便宜的时点买入,然后就不再进行频繁操作了。
播种的时机是决定能否获得优良回报的关键要素之一,我个人认为它比风格或产品类型的选择更加重要。
Q:既然选择便宜的时点很重要,如何判断何时是合适的投资时点呢?
A: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择时确实是很难的。不过我们也有一些专业的定量指标可以参考。比如说估值,历史上A股每次估值见底时大盘的估值都在15-20倍之间(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7/5);也可以看成交量,历史上每次见底时成交都是很低迷的。
这些指标都共同指向了何时是冬天,何时是春天。
所以如果在成交低迷、估值便宜的时候去买,那未来的展望空间是比较大的。
Q:为什么说现在就是一个布局性价比较高的时点呢?
A:首先,从近期A股各大指数的估值来看,当前市场上很多优质的公司布局性价比都是比较高的。
举例来说,当前上证指数的PE-TTM是13倍,处于近三年的30%分位,也就是说性价比高于过去三年70%的时间;沪深300的PE-TTM是11.8倍,处于近三年的15%分位,意味着性价比高于过去三年85%的时间。(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7/6).
第二就是从基金销售的维度,大家都知道现在基金销售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常说应买在无人问津时,卖在人声鼎沸处。当你在没人买基金的时候去买基金,比如说去年四月份,十月份,大概率持有到现在是不会被套牢很多的。反过来如果在2020年的高点去买基金,到现在亏损就会比较大。
我认为,既然以前在市场高点的时候贪婪去买不赚钱,现在就应该换一种方式,在一个相对低估值,相对无人问津的时候,去迈开脚步。性价比就会高很多。
Q:很多人近年购买持有期类型的产品的体验并不好,为何还应该布局长期限的基金?
A:在前面的回答里,我们在讨论现在是否是个好时点的问题。结合上述的数据来看,我个人认为现在是个较为适合做多的时点。但有些投资者也会说,近两年常听到这个理论,但购买基金的体验感仍不佳。
实际上,我们要认识到,投资不应该采用线性思维,过去在跌,不一定意味着接下来还一直会跌。
所以不是说长期限的产品一定体验会不好,而是在合适的时点去布局比较关键。
Q:如果考虑在当前时点布局,建议关注哪类资产?
A:有的投资者认同当前应该加点子弹了,却难以判断是买中特估还是AI,选择价值还是成长。
我认为,选择一种能够跟上市场上涨的资产很重要,因为很多产品会跑输市场。
我们做过内部的研究发现,很多基金由于其自身的风格不符合当时市场的风格,就会跑输公募基金的平均数。
我们现在的A股市场风格轮动是非常非常频繁的,所以就难以判断当前选择的基金是否能跟上下一阶段的市场风格,给投资造成很大的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组合中的权益部分,我们建议关注偏股基金指数增强的策略。
这种策略优势不在于选出一段时间中收益最高的基金——因为收益最高的基金是带风格的,它们常常不能做到当风格切换依然能跟上市场平均收益。
而布局类指数型的产品,如果市场整体上涨,偏股基金指数自然也会上涨。偏股基金指数增强策略的优势就在于它在争取跟上公募基金的收益中位数方面更有优势。
当我们的目标是争取跟踪偏股基金指数,那么在行业的配置上,就也会是较为均衡的。这就节省了不停买卖表现不好的行业的冲击成本、摩擦成本。
所以说,对于权益部分的投资,我们认为偏股基金指数是很值得关注的。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如需购买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且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