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必读:王君正跳槽华夏基金 接管老牌“10倍基”

来源:一地基毛666 2023-05-08 17:07:29

市场行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沪指收涨1.8%盘中站上3400点,大金融、中字头板块集体大涨

1,沪指今日高开高走,盘中一度涨近2%,站上3400点关口,深成指、创业板指走势较弱。

2,以银行为首的大金融板块大涨,中国银行、中信银行、西安银行涨停,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河涨超6%。

3,中字头个股掀涨停潮,中船汉光、中国外运、中国出版、中国船舶等十余股封板,中国移动涨超5%,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4,个股涨多跌少,成交连续第22个交易日破万亿。截止收盘沪指涨1.81%,深成指涨0.4%,创业板指涨0.25%。

5,主要行业ETF多数上涨,银行ETF涨超4%,军工ETF涨超3%,军工龙头ETF涨近3%。

6,以每日额度余额口径,北向资金截至A股收盘净流入40亿元;以买卖成交额口径,北向资金净买入20亿元。

(华尔街见闻)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百亿私募大幅加仓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8日早间从某第三方机构获得的一份最新私募仓位监测数据显示,4月最后一个交易周,国内百亿级股票私募罕见大幅加仓近5个百分点,在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时的平均仓位已达82.67%,创出近26周以来的新高。

(中国证券报)

“台柱子”频繁出走!中小基金怎么了?72家160人次变动,这一风险浮现

4月15日,宝盈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作为权益产品的担当,张仲维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离任旗下9只产品,曾经的宝盈 五小龙"时代彻底终结。叠加4月1日,陈金伟因个人原因正式从宝盈基金辞职,两位权益大将的离职,意味着本就缺乏顶流明星基金经理坐镇的宝盈基金投研团队更加星光黯淡。中小基金人才流失的现象愈演愈烈,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今年全市场共计有72家中小基金公司(基金管理规模在500亿元以下),发生160人次的基金经理离任情况。其中,富荣基金与恒越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次数最多,均达到11人次。

接受采访的公募人士认为,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确实会削弱公司的投研力量,但基金经理主要负责的是资产配置,投资意见多由细分部门提供,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公司投研体系的辅助与加成。因此,如果基金公司具备成熟完备的投研体系,那么离职影响有限,并非“灭顶之灾”。

(券商中国)

全员营销、无证上岗…基金代销业务罚单密集出具,多地证监局开展现场检查

近日,河北证监局公布了对基金代销现场检查的情况。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至少有2个地方证监局对基金代销业务开展了现场检查。至少有4个地方证监局公布了基金代销抽查机构名单,即将或已经进行现场检查。江西证监局的信息透露,证监会可能对2023年的基金代销机构现场检查做了统一的工作安排。而从基金代销罚单来看,今年以来,已经有15个地方证监局出具了22份相关罚单。

有些罚单明确指向是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有些罚单则只表示“经查”,罚单暴露出了代销机构的一些问题:有的机构基金推介营销话术设计不规范,部分用词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有的机构存在全员营销行为;部分网点员工使用电话开展基金营销活动未纳入统一的留痕和监控管理;有的基金业务负责人、基金销售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还有的未将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投资人长期收益纳入分支机构和基金销售人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券商中国)

私募论战AI行情持续性 关注“中特估”价值重估

今年ChatGPT掀起投资风潮,不少私募积极参与AI领域投资。经过近期的波动后,私募对AI板块的投资思路出现了分歧,有的认为要谨慎对待波动、待潮退后再挖掘,有的觉得对有业绩支撑的企业可无惧波动、长期持有。同时,“中特估”行情兴起,不少投资者开始关注央国企的价值重估,私募认为一些央国企具备估值性价比和盈利优势,未来行情还会持续,但能否产生溢价还要进一步观察。

(中国基金报)

私募积极调研三大领域 深入挖掘结构性机会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回暖,私募机构跑步入场,积极开展调研。从调研动向看,电力设备、机械设备、传媒这三大领域最受青睐。多家私募表示,会在医药、消费、AI等领域深耕,挖掘优质个股。

(中国基金报)

百强名单生变 基金代销江湖硝烟四起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受益于一季度市场回暖,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合计为5.79万亿元,较去年底环比增长2.52%;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合计为8.25万亿元,环比增长2.96%。

从百强名单来看,券商、银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成为最重要的三股力量。其中,百强名单中券商占据51席,较去年底减少2家;银行占据26席,与去年底持平;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占据21席,较去年底增加2家。此外,还包括2家保险及代理机构。

(上海证券报)

掘金排雷“两手抓” 私募今年以来调研超2.5万次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反弹,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机构也加快了调研步伐。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私募累计调研次数超2.5万次,覆盖上千家上市公司,多家百亿级私募调研超200次。从调研方向来看,业绩超预期个股备受关注。业内人士表示,随着TMT板块第一波炒作接近尾声,后续投资热点有望扩散,大消费、新能源、国企等板块值得关注。

(上海证券报)

紧跟热点 公募基金加快调仓动作

最近,公募基金权益类产品短期业绩排名竞争激烈,特别是市场热度从前期半导体、计算机切向传媒、中药、银行之后,一大批重仓基金近一周净值增长迅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市场再现明显调仓的产品,如湘财长弘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几乎全部落在白酒股上,然而这样的偏门配置在最近一个月的组合收益涨势居前,与同期重仓游戏、传媒、医药类的基金收益相仿。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全市场配置的基金来说,紧靠热点题材进行切换无可厚非,但短期热点的持续性或推高切换的风险,不仅如此,“船小好掉头”的要义在基金的调仓上表现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

游戏ETF惊现3只翻倍基,主动权益基金不再霸屏收益榜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5日,今年以来收益排名前六的基金全部为游戏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或联接基金,其中3只为“翻倍基”;排名前十的基金中则有8只为指数基金,指数基金霸屏收益榜。

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突出,被指数基金大幅跑赢的现象实属少见。究其原因,是基金在长期的政策压制下对游戏板块配置一直较低,因此今年的超预期上涨也让众多基金经理“措手不及”。另外,主动基金的持股方向一般没有指数基金集中,仓位也相对逊色,业绩难免会落后于ETF。

(证券时报)

业绩PK主题 基金一季报持仓“失真”现象凸显

在人工智能板块飙涨以及基金排名压力下,近期基金经理的一季报持仓“失真”现象愈加明显。一方面要避免风格漂移的形象,另一方面又要业绩,持仓“失真”似乎成为基金经理一种折中又“聪明”的操作。缺乏基本面、脱离估值但仍然具有后续股价表现的人气股票,正进入许多基金经理的持仓,但这些持仓却并没有在最新公布的一季报中显现。

(证券时报)

产品动态

这只消费基金十周岁了

从2013年5月3日成立至今,汇添富消费行业基金走过了十个年头,不断见证着日新月异的消费变迁,也为投资者提供着亮眼的业绩回报。而这只基金只是汇添富深耕消费品投资的一个缩影,得益于全面的产品布局、稳定的优秀团队、多元的配置思路,汇添富在消费品投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中长期业绩,成就了汇添富消费品投资的“黄金十年”。

展望未来,汇添富消费行业基金经理胡昕炜表示坚信中国的增长潜力,看好中国消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将继续在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品牌崛起、服务消费爆发等方向进行重点投资。

(中国证券报)

首发产品“四马奔腾” 基金共管模式引发热议

从1人管理到4人管理,单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数在逐渐增加。于5月底发行的工银领航三年持有混合基金(下称“工银领航”),将成为全市场首只4人共管的公募偏股混合基金。此次“四马奔腾”引来了市场热议:这是基金业应对单人能力圈和策略制约的管理模式创新;但从过往一段时间来看,或是受有名无实和内部因素制约等原因,共管基金并没体现出明显的投资优势。

分析人士认为,基金经理历来以独管基金为豪,人越多沟通成本越高。为防止出现“多个和尚没水喝”局面,基金公司应合理配置管理人数,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制度上保障决策机制的顺畅高效。

(证券时报)

人事变动

王君正跳槽华夏基金 接管老牌“10倍基”

近日,华夏基金公告称,新任王君正为华夏回报混合、华夏回报二号混合基金经理,记者注意到,王君正于去年9月离开工银瑞信基金,其曾和鄢耀一起管理的工银金融地产混合,在2014年时夺得了当年的公募冠军。值得一提的是,王君正来到华夏基金掌舵的公募产品并非新发基金,而是华夏基金的两只老牌基金,其中华夏回报混合还是一只十倍基,不过该基金近几年表现比较一般。

(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