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作为底仓的三位价值派基金经理
分化的市场。
今年以来,以TMT为代表的板块,一骑绝尘。兴业证券统计显示,3月24日,TMT及电子板块的市场成交金额占比已达到46%。这意味着,当日逼近一半的市场资金均集中在TMT及相关板块中。
另一面的行业,比如新能源、医药等,一跌再跌。想抄底的人,也望而却步。
(相关资料图)
市场的分化行情,演绎到了极致。
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比较纠结。追高TMT,怕被挂;抄底新能源、医药,又怕继续跌跌不休。
分化的市场,更需要压舱石一般的基金经理。
作为投资底仓的基金,我们为何要重视起来:
一是,投资底仓的基金,是我们投资的基本盘,决定了我们整体投资的收益性和稳定性;
二是,投资底仓的基金,能够应对绝大部分市场阶段行情,简单讲就是牛市跟得上,震荡市更抗跌。
什么样的基金,适合做底仓呢?
一个是,注重控制回撤,底仓类的产品,波动上窜下跳是不合适。
另一个就是,收益好。我们投资的最终目的,还是赚钱。
综合下来这类基金的特征就是兼具收益和回撤。
这类风格的基金,往往是均衡价值投资风格。这类基金这两年表现比较亮眼,能打抗跌,也逐步映入投资者的眼帘。
今天我们就先说三位价值派选手。
01中泰资管 田瑀
第一次写田瑀,是在2021年3月份。当时关注这位基金经理,是因为中泰开阳价值这只基金不抱团,业绩逆市上涨。
代表基金——中泰开阳价值优选,管理3年又224天,任期回报120.25%。
基本上三年一倍的表现。远远跑赢同类平均和沪深300指数。
中泰开阳价值优选混合A,前十大重仓占比77.34%,持股集中度比较高。根据年报显示,这只基金持有122只股票,但从持仓占比看,主要集中在前15只股票上。所涉及的行业,也比较为分散。主要包括了游戏、航空机场、环保、造纸、白酒、装修、旅游酒店等。确实是很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几乎没有同一个细分行业。
较低的换手率是田瑀持仓比较鲜明的特点,他的一部分重仓股基本上好几年都不会发生变化。田瑀出手的次数很少,一旦出手就是重仓+长期持有。田瑀前十大集中度非常高,基本上在75%以上;结合年报和半年报看,整个组合持有的股票数量大概率不超过20个。这意味着,田瑀的每一次买入决策,都来自对企业价值的深度思考,不会轻易下手。
特别地,从2020年底开始,机构就盯上了这只基金,连续两年机构占比在50%左右。
作为质量价值旗手,田瑀更倾向于买入高质量的资产。通过长期持有好资产,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他重视“护城河”,当好公司的估值合理或偏低时倾向于长期持有,当好公司估值偏高时会卖出。
02国海富兰克林 赵晓东
国富基金三剑客之一,我最早写赵晓东,是在2019年11月份。作为投资老将,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拉长时间段看,长期业绩与回撤上,都是很不错的。
代表基金——国富中小盘股票A,赵晓东执掌这只基金12年之久,经历了多轮牛熊周期。
我贴了一下近8年的年度表现:四分位排名8年里5年“优秀”、3年“良好”,始终跑在同类平均的前列。
前十大重仓占比38.94%,持股集中度分散。根据年报显示,这只基金持有116只股票,但从持仓占比看,主要集中在前50只股票上。从持股行业看,前十大重仓股里有5家银行,还涉及医美、酿酒、半导体等。总体看,也算相对分散。
特别的要说下,这只基金换手率比较低,近两次披露的换手率都不足100%。也是从2017年起,机构占比一直很高,一度接近90%。
经过多年的牛熊周期,赵晓东形成了一套从安全边际出发的基本面投资体系,风格整体偏价值,但并不拘泥于蓝筹股。他的投资视角,专注于自下而上的选股。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市场所动,换手率也低,所以净值曲线也没有大起大落的痕迹,岁月静好,缓步向上。
作为宝藏价值元老,赵晓东认为,“先求不败而后求胜,坚持以安全边际为核心的价值投资。” 他专注以合理的估值买入真正具有成长性的好公司,致力于通过较小风险获得可持续的超额回报。不扎堆、不追涨,积小胜为大胜。
03中欧基金 蓝小康
这位价值派的选手,我是从2021年6月写过,最近也写过比较深入的文章。这位基金经理还是比较低调的,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中科院的化学研究所博士,骨子里有一种强烈的真理探知欲。
代表基金——中欧红利优享混合A,中长期业绩上,能远远跑赢业绩基准。
前十大重仓股占38.61%,集中度不高。前十大重仓股,涉及有色金属、化工、工程建设、电力设备、房地产、石油等细分行业。行业分散、均衡,没有明显的行业倾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欧红利优享近两年深得机构投资者喜爱,最新的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94.66%。
蓝小康将“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分析相结合,以构建预期收益更高、风险更小、偏绝对收益的资产组合,使得投资者有更好的持有体验。他在主观造成的市场波动中,善于捕捉价值发现的节奏,拒绝纯粹概念式的主题炒作和跟风买入,寻找行业中好公司更具性价比的阶段,追求长期绝对收益的目标。
作为价值派的中坚力量,蓝小康认为,“共赢对我而言,是重要的价值观。”他综合运用四类权益资产策略,差异化收益来源,看好资源品、稳增长、中小市值成长个股的投资机会。
这三位派基金经理,都属于价值派选手。但也略有不同,田瑀属于质量价值、赵晓东属于深度价值、蓝小康属于均衡价值。
为何当下选择“价值派”作为底仓?
这两年的市场行情,热点频出,更加复杂。
赌板块,无论是追涨,还是抄底。都要面临较大的波动,不确定性。
那么作为投资的压舱石,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更能稳住中枢。在不确定的市场中,获取相对确定的收益。
以不变,应万变。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投资不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一定盈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