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闻】巴菲特这位「股神」,真的是金融市场最后的「圣人」吗?(四)

来源:陈思进 2023-02-03 20:51:11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作者陈思进具有欧美大型证券公司的工作经验,并担任央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的学术顾问,让本书融会了国际性的金融观点和与贴近的华人思维,更整理了阅读财经新闻的四大原则,让你一见新闻就能快速切中要害。

本文摘录自《看懂财经新闻赚钱门道》,乐金文化出版,全球发行

【神话背后的巴菲特】


【资料图】

文/陈思进

(接上)纵观半个世纪以来,能够入巴菲特法眼、并重仓投入的公司,其实并不多。他投资的最主要特点,是着眼于传统产业而很少接触新兴产业,比如高科技类的股票,并且在每个行业中只选择表现极佳,以及前景最好的前二、三家公司。

举例来说。他投资的保险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的通用再保险公司,以及盖可保险公司(GEICO,美国最大的汽车保险业公司之一);因为保险公司有着稳定的现金流,通过精算严密的计算,风险可控,获利可期。在日用品和消费品方面,他投资了最著名的可口可乐(波克夏.海瑟威公司持有近10%的股权,是最大的股东)、全球规模最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强生公司等;这类公司基本上不受经济周期影响,能够源源不断的带来可观的获利。

在金融领域,波克夏.海瑟威公司是美国运通(金融服务业内最有价值品牌的公司)、富国银行(全球最大市值的银行之一)、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美国第7 大银行)的最大股东。而在高科技公司方面,巴菲特早期唯一投入的只有IBM,在2011年曾持有8.5%股权,是当时最大的股东。可是后来巴菲特承认:「投资IBM是我错了。」这笔投资巴菲特投入了130多亿美元,但不断亏损,结果用将近六年的时间,以清仓而告终,换来了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教训,更坚定了他再也不投资无法确认投资价值——高科技公司的信念。

因此,对于巴菲特来说,无所谓错过了投资Google、亚马逊和脸书,而是坚持持有像可口可乐、通用再保险公司、美国运通那样的能够不断做大的传统公司。至于所谓「高科技FANG」四大家中的苹果公司,巴菲特也是到了苹果成熟之后才投入的。因为,他已经确定苹果可持续获利的前景了,因为在巴菲特来看,苹果公司已经更像一家消费品公司,而不仅仅只是高科技企业。

总之,投资自己所熟悉的产业,能把公司财富蛋糕不断做大,能使股东不断分享利润,而非那些能投机抄底捞一把的公司。

不过,正如纽约的八岁小女孩疑惑的那样,巴菲特也有偏离他的投资理念「弃轻求重」的时候,像是投资柏灵顿北方铁路公司(BNSF),甚至还背离过「长期持有」的例子。

比如,2007年7月,悄悄的将首次投资五亿美元的中石油股悉数抛售,单单这一笔,「股神」获利了35亿美元。

在股东大会上,近来在金融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比特币,自然也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问及。跟之前巴菲特反复表达的观点一样,这次巴菲特依然表示,比特币就好似「老鼠药」(意思是毒药)一般,购买比特币的人只想着它的价格上升,根本就是在赌博!

这和我这几年来对比特币的观点完全一致。

这里引用一个例子。在某公司的年会抽奖活动中,一名员工中了大奖——十个比特币,这位员工上台致谢时,一边看着大荧幕上比特币的即时价格,一边断断续续的说道:「感谢公司愿意把价值63万的比特币做为奖品给员工;我觉得非常幸运能够抽到59万的大奖;我得好好规划怎么花这57万;毕竟55万不是一个小数目⋯⋯」

虽然这是一个夸张的例子,但从某种程度上描绘了比特币的价格跌宕起伏之特性,涨跌幅度每小时在5%、每天在10%之间,在其他金融市场可能是涨停或跌停的节奏,而发生在比特币的交易上,简直太稀松平常了。

从金融角度而言,比特币本身并不会产生财富,只能靠价差获利,这显然是违背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投机行为。投入比特币就和投资黄金一样,本身不产生任何价值。

巴菲特的老伙伴蒙格也称比特币就是无价值的人造黄金,巴菲特的好友比尔.盖兹也表示比特币是非常傻瓜的投资。

在黄金问题上,巴菲特也表示了他的一贯观点:「比如从长期来看,投资黄金的复合成长率非常低:黄金不能保值。」

从历史的资料来看,黄金的「保值」属性是经不起推敲的。差不多从1980年代到2000年,足足有20年的时间,黄金没有大涨过。考虑到通膨因素,再考虑到1990年代美国股市的繁荣,在很长一段时间,黄金实际上在贬值。

直到2000年之后,黄金才开始强势起来,给予人们黄金能够保值的假象。然而,根据华顿商学院教授、联准会和华尔街优秀投资机构的顾问杰诺米.席格尔(Jeremy Siegel)的分析,从1801年至今的200多年中,投资黄金的1美元仅仅变成1.4美元。也就是说,随着金价的上下波动,投资黄金200多年的实际年收益率近乎为零。(待续)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