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能把基金经理们的优势集于一身,那就好了”
“资产配置是投资市场唯一的免费午餐。”当下,资产配置已经成为市场普遍认同的投资理念,耶鲁基金的掌舵人大卫·斯文森此前更是坦言“长期而言,决定投资收益的核心因素是资产配置,选时和选股不是很重要。”
相信投资者对于资产配置理念并不陌生,也有很多投资者将资产配置作为自己投资操作的指引。不过,想通过资产配置,实现降低投资波动的同时收获稳定的投资回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任何资产或策略,其收益与风险就像是孪生兄弟,希望获得该类资产或策略的收益,就必定要承受该类资产或策略可能出现的风险,无一例外。
那么,从多资产、多策略的角度来考虑,能否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策略组合,从而实现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呢?
(资料图片)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我们以简单的股债关系来举例,在国内市场中,股票与债券在一定时期是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的,特别是在股票市场出现大幅上涨或下跌期间,债券市场在 “避险效应”或 “资金流出效应”的作用下,与股票市场会出现一定的负相关性。那么,在此期间,通过调整投资组合中股债的比例,就可以极大程度上抵消单一资产在这个阶段出现的风险,从而获取波动更小、更为稳定的投资回报。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更宽广,从美林投资时钟来看,债券、股票、大宗商品、现金这四类资产,对应经济的衰退、复苏、过热、滞涨四个阶段,均可以获得超额收益或最大程度的回避风险。那么,根据经济周期来调整债券、股票、大宗商品、现金四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就可以在更长的时间阶段、极大程度上抵消单一资产出现的风险,从而获取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
近年来,A股整体呈现结构化行情,曾经各板块同涨同跌的局面明显弱化,常常出现部分板块大涨,部分板块小涨甚至不涨的情况。以代表价值风格的上证全指价值指数(000058.SH)和代表成长风格的上证全指成长指数(000057.SH)为例,近年来,两者的相关性明显下降,相关系数从0.9降至0.6左右,假如风格没选对,就只能望“涨”兴叹。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选的基金经理是个深度价值型选手,那么在成长风格主导的市场中,大概率会跑输市场平均水平,反之亦然。每个基金经理也有自己的能力圈,几乎没有基金经理能够在所有的市场风格下都做得很好,也鲜有策略在每一种市场环境下都能胜出。
“假如,能把基金经理们的优势集于一身,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无论事衰退还是过热,都能够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取相对稳定收益,那就好了”。于是,符合“免费午餐”特征、资本市场的 “智慧结晶”——FOF产品就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对普通投资者来讲,投资主要的痛点和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买什么、何时买。市场上已有上万只基金产品,如果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跟踪,很难从中挑选出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更不用说进行合理配置和持续的调仓管理了。此外,基金净值会随市场涨跌而波动,在这种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投资者心理压力大、持有体验不佳,甚至会在下跌时恐慌卖出而遭遇实际亏损。
FOF投资主要是资产配置和精选投资产品。资产配置是建立在底层股、债等大类资产以及各类投资策略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宏观经济和政策的理解与把握,对中观行业和微观公司的跟踪和价值判断,做出有效性评估,筛选出在不同市场环境中适应力高、性价比占优的产品或策略,最终落实到构建合适的组合。FOF通过投资于多只不同风格特征、不同策略的基金分散风险,可以降低单只产品对组合的影响,帮助净值曲线走得更平稳,从而改善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随着投资市场上品种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复杂,普通投资者越来越难以驾驭和管理自己的投资,而作为将复杂的投资品市场与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连接起来的桥梁,FOF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国内FOF产品的规模已经实现了从0到2000亿的跨越,相信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FOF产品将会在投资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