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资讯】大咖研习社 | 国泰基金周珞晏:2023年,该如何布局基金?
2022年已正式过去,2023年的基金投资征战正在开始。2023年究竟该如何布局基金?哪些类型基金更有投资价值?权益类基金应该如何筛选?这成为不少基金投资者关注焦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这2023年初这个关键时间点,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国泰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周珞晏。
问:展望2023年,您计划怎么做大类资产配置?股票和债券如何配比?目前情况下哪类资产性价比更高?
周珞晏:基于对国内权益市场偏乐观态度,权益部分至少需要标配,并择机进一步增持至超配。A股和H股经过2022年的调整,随着各项重要会议的召开,“发展经济“重新回到最重要的位置,资本市场的中长期慢牛值得期待,目前的阶段是高胜率和高赔率并存。
债券相对保守。债券市场短期波动可能会延续,但经历了去年底下跌后赔率有所好转。由于2023年经济复苏是大趋势,因此以阶段性机会为主。短期持仓可能聚焦短久期品种,一方面受益于流动性折价的修复和已相对较高的静态收益率,同时避免政策推动下的“强预期”带来的债市调整的风险。全年来看随着国内经济复苏,2023年债市性价比不如股市。
简而言之,目前股票至少标配。债券可以保守一些,短期聚焦短久期的品种。全年看经济复苏,所以债市2023不会很强,但也未必很差,可能有波段性机会,尤其考虑到全球经济其实是下行的,与国内经济错位。但肯定是股市性价比更高。
问:站在目前去布局后市,您相对偏爱哪几类基金(比如固收+,货基,黄金,QDII,权益ETF)?理由是什么?
周珞晏:权益类基金最为看好:结构上我们关注偏均衡的产品,可择机在金融消费成长三个品种中进行配置,同时适当进行一些轮动。
黄金:经历了一系列通胀数据以及联储的沟通,市场对加息节奏的预期暂时趋于稳定。叠加对基本面的观察,不倾向于美债实际和名义利率短期有大幅下降的空间,黄金短期可能平平,战略性机会仍需时间。
QDII:比较看好港股,美股相对谨慎。
固收+:增强收益方面,重点关注不仅配置价值股,在成长上也会选股的基金。
问:如果布局主动权益类基金,您会如何选择?价值风、成长风、均衡风更偏好哪一类?
周珞晏:2023年一季度市场风格可能还是偏价值,之后或向成长风格切换。关注均衡配置的权益类基金,成长风格产品可在超跌之后逐步配置,其中重点看好符合国家政策精神的信创、清洁能源、安全等方向。金融消费谨慎追高。
问:布局指数型基金,您认为应该如何筛选?哪些赛道您更看好?
周珞晏:偏成长风格的,信创相关,安全相关(如军工);新能源将择机布局。稳增长领域也可以持有和关注,但由于反弹已持续一段时间,需要关注“弱现实”对“强预期”的兑现情况。
问:去年底债券市场大幅调整,您认为布局这类产品的时机到了么?品种上应该如何选择?
周珞晏:短期而言,理财赎回的负向循环趋于结束,配置资金增加使得多空至少达到平衡。
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债市难言乐观,但也不必过度悲观,中性假设下2023年长端利率为区间震荡。流动性折价修复、信用债高性价比、国内基本面复苏难以一蹴而就,海外经济仍有衰退风险皆给债市提供了阶段性机会。
全年来看,债市大概率不是牛市,短期或有修复,但聚焦在短端,防守反击适当小幅博取机会。
问:QDII基金明年值得布局吗?哪类品种更被您看好?港股市场自去年底出现一波反弹,您如何看待港股基金的投资价值?
周珞晏:港股基金投资价值是比较高的。无论从AH溢价、或是港股本身估值分位数都指向了中期的高回报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的政策支持吸引外资回流,前期的全球环境也阶段性偏正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定调对平台经济由整改转为了扶持。而国内“强政策”推动下港股反弹力度更强于A股。
但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些,也需要对港股相对于A股也面临一些掣肘。一方面我们全年对美股市场观点谨慎,港股受海外市场影响较大;另外港股上市公司中,成长风格企业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缺乏今年有较大机会的信创军工新能源等投资标的。因此往后看全球股债表现和国内政策和基本面是否延续正面都值得观察,目前反弹以互联网企业超跌反弹逻辑为主,长期发展可能未必好于A股中好的科技企业。
问:2023年投资需要格外注意哪些风险?您对投资者有哪些建议?
周珞晏:目前高频数据显示中国在1-2季度走出疫情,国内经济会逐步企稳发力是完全合理的假设。但从风险角度来看,对疫情始终要保持一份谨慎。参考其他国家经验,疫情每隔一段时间会有反复,并对经济造成影响。当然长期来看新增确诊人数的峰值方向上会逐渐走低,但2023年疫情经历起伏反复的风险是存在的。
全球角度而言,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在下半年宽松持有偏乐观的预期,不排除美元、美债收益率上半年的强度高于市场预期,或者下半年的下行力度弱于市场预期。除此之外,美国经济本身是软着陆还是衰退还需要观察,如果出现衰退,将对全球风险资产产生阶段性冲击。
对于个人投资者的建议,资产配置的研究是有一定难度的,建议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可以选择FOF基金,实现大类资产配置的“一站式服务”。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