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天下!今日必读:2022年新基金发行惨淡!混合型新发规模下滑超85%
市场行情
沪指缩量跌0.44%,医药股全线反弹
1,大小指数今日走势分化,沪指全天弱势震荡,创业板指盘中涨超1%,午后涨幅有所回落。
(资料图片)
2,医药股全线反弹,山河药辅、鲁抗医药、卫信康、康恩贝等多股涨停,南新制药、海辰药业、维康药业、君实生物等涨超10%。
3,零售、食品等消费股持续活跃,麦趣尔7连板,中兴商业、大连友谊、新华百货、步步高、桂发祥等多股涨停。
4,此外信创、军工等盘中拉升,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100股飘绿,今日成交6147亿元。截止收盘沪指跌0.44%,深成指跌0.13%,创业板指涨0.48%。
5,以每日额度余额口径,北向资金截至A股收盘净流入15亿元;以买卖成交额口径,北向资金净卖出11亿元。
6,主要行业ETF涨跌不一,创新药ETF涨超2%,军工龙头ETF涨近2%,房地产ETF跌超2%,消费ETF跌超1%。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盘跌0.79%,恒生科技指数跌2.49%
截止收盘,君实生物涨超5%,腾讯控股涨超2%,思考乐教育跌约26%,舜宇光学科技跌超6%。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近30亿增量资金来了!首批北证50指数基金结束募集,3只超募!资金将火速入场
近日,首批8只北证50指数基金陆续宣布结束募集,合计募集规模近30亿元,其中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和汇添富基金的北证50指数基金均实现了超募,在基金发行市场的寒冬下,实属不易。首批北证50指数基金正陆续入市,有望为市场引入长期增量资金,投资者也将有幸参与分享北交所市场中小企业发展成长带来的投资红利。
(券商中国)
2022年新基金发行惨淡:整体规模腰斩,混合型新发规模下滑超85%!发行规模最大的是TA
受市场震荡影响,今年新基金发行情况也相当清淡,尤其是与2020年和2021年两个发行大年相比显得更加惨淡。在不同类型的基金中,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受到的影响最大。股票型基金的发行总份额同比减少了62.53%,混合型基金则是下滑了超过85%,幅度之大令人咋舌。排在第一位的是赵诣加盟泉果基金后的首只基金——泉果旭源三年持有,该基金募集时间仅2天就达到了100亿元规模上限,行业与投资者的热情可见一斑。
(每日经济新闻)
首批北证50指数基金结束募集 多只基金实现超募
2022年收官在即,首批8只北证50指数基金也于近日陆续宣布结束募集,此次最终合计募集规模近30亿元,其中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和汇添富基金的北证50指数基金均实现了超募。机构人士表示,首批北证50指数基金的推出,将为广大投资者通过指数一键布局北交所优质企业提供便捷的投资工具。未来,伴随北证50指数基金陆续入市,还将对完善北交所投资参考体系、提升市场吸引力、丰富北交所产品类型、引入增量资金等具有积极意义。
(经济参考网)
募投资活跃度下降 S基金多点开花 私募股权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2年接近尾声。今年以来,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以及疫情影响之下,私募股权行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募投活动均有所放缓。日前,投中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中国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市场新成立基金共计7784只,同比下降17%;投资数量6798起,同比减少26%,投资规模1514亿美元,同比减少超三成。私募股权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今年以来,国家对于市场的扶持及政策引导显著增强。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用好政府出资产业引导基金,支持民间资本发展创业投资。不少省市都将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放宽引导基金出资比例等利好政策纷纷出台,吸引更多金融活水支持科技创新。
(金融时报)
监管层加大私募基金违法违规查处力度 年内已有2181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登记
2022年,监管层持续加码打击“伪私募”、出清“乱私募”,彰显“扶优劣汰”的监管风格。《金融时报》记者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统计,截至12月26日,年内已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2181家,其中,主动注销1338家,中基协注销的有832家。相比之下,2020年和2021年中基协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分别是608家、593家。
(金融时报)
公司动态
今年基金公司股权变更频繁 华夏基金估值415亿 富国基金242亿 上投摩根143亿 华安126亿
今年基金公司股权变更频频。富国基金16.7%股权、华夏基金13.9%股权、上投摩根基金49%股权实现转让。年内还有华安基金、万家基金、华宝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完成了股权变更。此外,自12月以来,就有银河基金、民生加银基金、红塔红土基金3家公募的部分股权相继遭股东公告转让。
(新浪基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