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独家】基金观点 | 汇添富过蓓蓓:聊聊北证50指数,值得投吗?

来源:一地基毛666 2022-11-30 22:45:34

汇添富基金过蓓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新观点:

蓓蓓说:聊聊北证50指数,值得投吗?

这几天,随着首批跟踪北证50指数的基金首发,北证50成了热门话题。但相比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很多投资者朋友对北交所并不算太了解。北证50指数到底是一只怎样的指数,可投价值几何?

今天来和大家简单聊聊。

1. 什么是北交所?

要了解北证50指数,我们首先得了解北交所。因为北证50成分指数,是北交所的首只宽基指数,它是按照市值规模和流动性,选取了北交所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

2021年9月,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我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就是北交所的由来。

北交所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迈出关键一步,它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交所从成立到现在已经1年了,一直在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

截至11月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21家,其中100亿元以下公司为118家,占北交所公司总数的97.5%;而且121家公司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新能源、科技软硬件、新材料等领域,是实至名归的创新、科创型中小企业的聚集地。(资料来源:中金公司,《北交所系列九:北交所周年回顾》,2022年11月8日;开源证券,《北交所成立,中小创公司迎历史性机遇》,2021年9月25日)

2. 北证50指数是如何构成的?

北证50成份指数(指数代码:899050;简称:北证50),是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组成的。

指数总市值1316亿元,占北交所总市值的71%;指数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支出占北交所全市场的比例均超65%。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科创属性突出:覆盖16个细分领域,集中在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

数据来源:Wind、聚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2-11-14

3. 北证50指数值得投资吗?

一方面,它的“专精特新”含量高,里面有47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这和我国制造业升级的战略方向是很契合的。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背景是中国的制造业升级,是解决我国产业中 “卡脖子”问题的利器,培育出一大批具备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成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关键主体。

数据来源:Wind、聚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2-11-15

其次,北交所是资产端扩容潜力较大的市场。我国要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出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止到今年,工信部已经评选了四批共计8997家。而当前上市的公司仅690 家,还不到10%,从目前三大交易所的市场容量来看,北交所的扩容潜力最大、发行效率最高、包容性最强,以后是有希望诞生出高成长大市值公司。

再次,截至11月4日,北交所P/E估值约19.0x,显著低于科创板41.0x和创业板37.1x的估值水平,未来估值中枢有望迎来整体上移。(资料来源:中金公司,《北交所系列九:北交所周年回顾》,2022年11月8日;开源证券,《达根知底耕良田,专精特新看成长》,2022年11月16日。)

4. 我要投资北证50指数吗?

北证50指数的成长性是比较强的,对应的,就会有一定的波动性。从数据上看,从成立基日到2022-11-18,北证50的累计收益为正,波动率为20.85%,这个波动率是低于创业板指的26.12%和科创50的26.22%。

整体而言,我会建议对北交所有一定了解,看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关注,最好你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有股票基金投资经验,这样在持有时,可以更加心里有底,也了解自己投资了什么标的。

数据来源:Wind、聚源、中证指数公司,2022-04-29至2022-11-18.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

参与投资的话,最近新发的北证50指数基金是不错的选择,它兼顾了低费率(相较主动管理基金)、申赎灵活(无持有期限制)、持仓透明(复制跟踪指数)和风险分散的特点,是个比较不错的工具。

也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汇添富北证50,这只基金由我们的基金经理晏阳管理,晏阳是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此前在指数编制、研究和管理方面,都有很丰富的经验。

富国基金张圣贤

最新观点:

新能源车要熬不住了吗?

你好,我是张圣贤,一名指数基金经理。我会不定期跟你分享一些自己对于各类行业的看法,以及一些投资方法论,也欢迎关注富国相关的指数基金。期待更多的朋友们一起加入,相互交流学习。

昨天聊完煤炭,今天我们来聊聊新能源车。上周新能源车板块随市场整体继续休整,其中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399976.SZ)上周下跌2.71%(数据来自wind,11.21-11.25)。

昨天煤炭的评论区里,我也看到不少朋友表示“新能源车要熬不住了”。其实此前我也说过,指数即便走出二次探底的迹象,也并非坏事,只要基本面的逻辑尚在,筑底或也只是时间问题。昨天指数低开,几乎达到前期10月的阶段性底部,但最终还是跟随大盘强势拉回了一些。那么这个位置能否企稳,会不会破前期的阶段性底部呢?我们依然回归基本面看。

11月以来,新能源车上险走强,年底冲量效应依旧。2022年11月第3周(11.14-11.20)主要新能源车上险量为12.9万辆左右,环比增长8.15%。(数据来源:wind)

上周,新能源车龙头企业发布公告:受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及电池原材料上涨双重压力,23年1月1日起,全系新能源车价上调2000-6000元不等。由于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以上涨价主要是为了弥补补贴的取消,但从结果来看,可能导致消费者提前购买新能源车,带来12月份新能源车销量的进一步提升。(数据来源:国金证券)

因此总体来看,短期基本面的情况其实并不差。而近期新能源车板块相对收益减弱,我觉得还是由于前期销量受疫情扰动,使得市场对后续销量产生担忧,以及在整体偏悲观的环境下,资金更多抱团稳增长及前期的低位板块所致。

随着近期新能源车销量再次转好,旺季冲量有望来临,同时其他板块也已出现明显修复,后续新能源车板块吸引力有望逐步增强。

回归投资端,短期应对策略依然很简单。在箱体不破之际,如果手上的仓位也合理,可以考虑观望、观察,如突破了再结合届时的基本面另做打算。如果跌破箱体,挑战前期4月底部,而且仍然看好新能源车板块的投资者,依然可以考虑采取择机逢低介入的方式来布局,定投继续坚持。

如果已经满仓投入的朋友,我就劝你短期不要过于关注市场短期涨跌了,给自己放个假,等到了明年再说。我一直和大家说,不要忘了自己当初投资的初衷。此前我也分享过市场中的四类人,如果每一波短期的机会都能把握,自然是最好的。但只有极少数人可能可以做到,而且这里面或也免不了运气的成分。我们应该更多聚焦资产本身的长期价值。

作为基金经理来说, 7月初成长板块行情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也始终和大家强调,不要盲目追高,市场分化要注意,合理控制仓位等等。而短期到了目前的位置,中长期的配置性价比已经凸显,确实是没有必要再过于悲观了。

市场高点的时候,大家天天赚着钱,风险意识可能会弱化,市场低点的时候,大家天天苦着脸,风险意识又可能“过强”。可能这就是市场吧,但希望看我文章的朋友们,还是能够挺过今年的冬天。挺过去,就是春天了。

华安基金蒋璆

最新观点:

【华安基金蒋璆】自上而下深耕景气赛道,自下而上精选优质个股

大家好!我是华安基金蒋璆。

今年投资面临的宏观环境较往年更加纷繁复杂,市场风险偏好波动较大。三季度市场对于短期利空因素反应较为充分,而忽略了经济结构长期向好的趋势。站在当下展望未来,长期利多的因素或正逐步累积,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时或成为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触底上行的拐点。目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相对底部区间。一旦基本面改善趋势得以确立和强化,市场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我们将积极挖掘市场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主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重要性,无论是从盈利还是估值考虑,国内经济趋势及政策取向对于A股的影响力无疑要大于海外因素;二是确定性,短期经济面临波动,但长期向好和结构优化的方向较清晰。因此,立足国内长期因素,我们对科技成长、高端制造等新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将自上而下深耕政策和景气的共振上行赛道进行重点布局,同时自下而上精选具备长期竞争优势和短期积极变化的公司。具体来说,我们将以宏观政策主导下的科技兴国、中观产业升级下的制造崛起、微观盈利驱动下的业绩为王作为核心配置主线,重点关注三类投资机会:一是创新和安全驱动的军工、半导体、高端制造等升级产业链,二是绿色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双碳产业链,三是稳增长加码对应的基建、出行服务等产业链。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