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点:拒绝“传闻牛”!券商私募发声看多:A股站在新一轮牛市起点
在经过上周的快速反弹后,11月7日大盘延续惯性走势态势,但涨幅开始明显收窄,两市成交量开始小幅萎缩。截至收盘,沪指报收3077.82点,上涨0.23%;深成指报收11207.73点,上涨0.18%;创业板指报收2454.69点,上涨0.14%。
(相关资料图)
盘面上,文教休闲、供销社、石油、元宇宙等板块涨幅居前。航空、半导体、工业母机、旅游等板块则处在跌幅榜前列
券商私募纷纷发声看多
随着大盘持续反弹并逐步走出底部区域,业内看多的声音也在持续放大。
中信证券指出,上周以来,政策、经济、汇率和地缘环境预期全面迅速改善,市场从情绪性恐慌交易,转向基于政策预期的博弈性交易,全面修复行情的右侧买点已经确认。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四大信号预示着市场正走出底部。第一,私募基金仓位低位;第二,股票风险溢价处于极高水平,位于三年均值1倍标准差以上;第三,股票回购力度的加大;第四,大股东加大力度增持。
大盘走势方面,如果把今年4月底当作中期的市场底部,那么参照2018年底和2020年3月市场中期底部后的行情演绎,中期底部后市场都会经历一轮明显的反转行情。自今年5-6月后的反弹行情后,后续会不会出现类似的反转行情,那么四季度和明年初的行情值得期待。
与此同时,私募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基金经理也不约而同发声,表达对A股的乐观预期。
今日,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了《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她表示,A股很可能已经走过了本轮下跌的最低点,站在新一轮长期牛市的起点。
李蓓分析称,在上周末的市场低点,A股总体估值已经接近历史最
低水平,A股总体的风险溢价也接近了历史最高水平,市场的下跌主要因为市场信心的缺失。不过,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所有国家都遭遇了重大挑战,而中国已经在全球制造业、全球商品贸易的竞技场上胜出了,从而给中国股市的胜出铺好了基础,中国经济也充满生机和希望。
因此,后续随着企业盈利的持续回升,对国际形势的担忧也将逐渐弱化,市场会找到信心。
今年5月初,李蓓曾发文《做多A股,买入中国制造》,回过头来看,她颇为准确了预测了市场拐点。因此,此次李蓓再次唱多A股备受市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李蓓发声唱多,前不久,宁泉资产创始人杨东也在一次小范围交流中表达了对A股的乐观看法。
杨东表示:“我觉得又到了一个把握好周期的关键时点。市场明年肯定会有明显改善,但是改善到什么程度,需要持续跟踪,但总体来说,现在市场处于底部区间,站在客户的角度,以及站在将来发展财富的角度来说,现在是成效比较好的时候。”
资管“老将”胡建平执掌的拾贝投资,11月1日也发声看多A股。
拾贝投资分析称,如今中国资产已经跌到了之前少有的便宜,按照以往的各种经验,市场大概率已经出现重要的底部。“未来我们觉得周期的力量仍是存在的,疫情防控也会继续优化,虽然我们很难预测具体优化的时间和步骤,但市场极端便宜的时候很容易‘给点阳光就灿烂’,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去寻找新的增长。”
养老金新政正式落地
长期增量资金入市可期
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并同时发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实施办法》规定,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
简单说,未来个人养老金将可以购买投资类产品,这些产品包括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其中,理财产品可能还是以稳健型的产品为主,而公募基金,则不仅包括追求稳健增值型产品,也包括积极成长多种类型。
目前来看,个人养老金可以购买的公募基金产品类型为养老目标基金,也就是现在市场上的养老目标“FoF”。而根据《暂行规定》要求,公募个人养老金产品要满足:“最近4 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 万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2 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
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这一利好,对于A股市场,有着两层重要含义。
首先,这不仅仅在于个人养老金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投资选择,而是资本市场将迎来长期增量资金。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这是一个更加注重安全性的大事情,对于养老金投资的安全性、保值增值的功能考虑会更加慎重。而在此时管理层落地相关政策,其实也说明一个问题,当前的A股市场,处于一个明显的估值洼地,未来下跌空间更加有限。
第二,每一轮股市要迎来牛市行情,都需要增量资金的介入。比如过去的QFII、社保资金的入市,融资融券杠杆资金的入市,沪股通、深股通等北向资金的入市,都能引领市场掀起牛市。而如今,个人养老金的入市进入实操阶段,也就意味着新一轮行情已在酝酿之中。
华创证券指出,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已经成为健全我国养老体系道路上的必然趋势。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将带动长线资金入市,助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也将通过投资收益反哺个人养老金发展,提升对居民养老保障的服务能力。养老金融领域料将竞争激烈,公募基金、商业银行、理财公司、保险机构将各显神通。
落实到最直接的层面,比投资先行一步的是解决居民缴费意愿的问题,当前解决缴费意愿的核心是金融机构的营销推广力度+投资运作后带来的收益率水平。预计账户端的银行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将优先受益,公募基金凭借资产端的投研能力也将表现突出。同时,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设以及后续逐步落地,也将为保险行业带来“保险+养老”的新风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