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动态丨今日必读:私募魔女又刷屏 牛真的回来了?

来源:一地基毛666 2022-11-07 22:53:08

市场行情

A股三大指数均走出6连阳,两市成交再度破万亿

1、A股三大指数今日横盘震荡,收盘集体小幅上扬,日K线均录得6连阳。


【资料图】

2、虚拟现实概念股集体拉升,中文在线、欧菲光、湖北广电、天地在线、恒信东方等十余股涨停或涨超10%。

3、油气、有色金属等周期股走强,仁智股份、北方铜业、大中矿业等封板。

4、体育概念股午后大涨,三夫户外、舒华体育、力盛体育、中体产业等多股涨停。

5、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000股飘红,今日成交再度破万亿。

6、截止收盘沪指涨0.23%,深成指涨0.18%,创业板指涨0.14%。

7、以每日额度余额口径,北向资金截至A股收盘净流出近27亿元;以买卖成交额口径,北向资金净卖出40亿元。

8、主要行业ETF涨跌不一,有色金属ETF涨超2%,传媒ETF涨超1%。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盘涨2.69%,恒生科技指数涨4.06%

科技股涨幅居前,商汤涨约35%,哔哩哔哩涨约9%。半导体股上涨,华虹半导体涨约17%。地产股走高,旭辉控股集团涨约16%,碧桂园涨约11%。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公募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债基发行超六成,平均仓位超21%,最新核心策略来了

前10个月权益市场震荡、债券等固收资产受追捧睐,新基金发行、老基金规模和仓位变化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特别是在7只“百亿”同业存单基金和多只政策性金融债等产品助力下,今年前10个月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达7458.32亿份,占总发行份额的比例超过了60%;三季度债券平均仓位水平提升至21.56%,增加1.29个百分点。此外,近20只排上11月发行档期的新发产品中,依然不乏同业存单基金、嘉实长三角ESG纯债基金等产品。公募投研人士直言,当前股债性价比仍处于极端位置,市场对票息资产的追捧力度较强。四季度交易核心将回归经济基本面,后续关注3年、5年AAA城投债骑乘策略,以及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流动性较好、可投规模较高的产品。

(券商中国)

私募魔女又刷屏 牛真的回来了?

十月中旬发文称“已经抄底”的私募魔女——李蓓今天又刷屏了。据李蓓执掌的半夏投资公众号,今天上午发布的一篇题为“站在新一轮牛市的起点”的文章在各大投资群疯狂刷屏。李蓓之所以如此受追捧,主要可能是因为她分析比较准确,业绩也做得相当不错。李蓓认为,A股很可能已经走过了本轮下跌的最低点,站在新一轮长期牛市的起点。第一步是风险偏好修复,第二步是经济和盈利的企稳回升。过去一个月,我们经历了残酷的龙战于野;明年二季度前后,随着经济和盈利的企稳,将会见龙在田;2-3年后,市场会找到自信,展开新的中国故事的宏大叙事,迎来飞龙在天。

(券商中国)

超900亿资金涌入!借道ETF抢筹,多只基金份额创纪录,这只份额已增16倍

9月中旬以来,市场持续震荡,而ETF资金在持续涌入。据Wind数据统计,9月14日至11月4日,全市场ETF基金区间净流入额合计达910.23亿元。多只ETF基金份额也在近期创出新高,包括市场上目前两类大幅反弹的基金:一是跟踪科创50指数的相关ETF,目前全市场8只科创50ETF产品份额合计达到608.4亿份,较年初增长超一倍;二是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已有基金较成立时份额增长16倍。

(券商中国)

行情反转?基金"抄底"发行抢占先机,仍有少许空仓待布局

三季度,沪深指数均下挫逾10%,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新发规模明显下降。据统计,三季度公募新发基金规模3803.66亿元,相比二季度下降了419.52亿元。其中,市场成立了主动管理的权益类产品共125只,募集规模为563.89亿元,环比有所回暖,但依旧处于2019年四季度以来的低位。在A股接连下跌,或是持续回暖之际,也有基金经理按捺住操作的冲动,以空仓应对波动,而不是盲目左侧抄底或右侧追高。

(券商中国)

景顺长城杨锐文:个体成功建立在时代的贝塔之上,投资框架要符合中国国情

日前,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杨锐文,他表示,投资逻辑和投资框架要讲究实用性和有效性,要贴近中国国情,理解中国国情,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今年,在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下,A股市场剧烈波动,基金重仓股大跌导致基金净值出现较大回撤,对此,杨锐文表示,自己时刻在反思是否犯错,通过不断动态调整,优化组合,平滑净值,希望在未来收复失地。他希望未来为投资者创造的绝对盈利额,即全部持有人的盈亏总和,能够力争达到或超越管理基金的总规模,如果真到那一天就是真正的圆满。

(券商中国)

赎回压力已有边际改善!“固收+”基金投资重回稳健,这两大操作最关键

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固收+”基金在转债和股票这两大风险资产的配置上更偏稳健,其中股票仓位明显下降,且增配了煤炭、房地产、石油石化等表现相对较好的价值板块;债券配置则稳中有进,增配利率债和更具有机会的非政策性金融债,为受到股市波动冲击的“固收+”基金贡献了稳定收益。

(券商中国)

公司动态

富国、中信保诚基金旗下均有基金暂停大额申购

富国基金发布公告,自2022年11月8日起,对单个基金账户对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型基金各类基金份额日累计金额超过500万元(不含500万元)的申购、定投及转换转入业务申请进行限制。

中信保诚基金发布公告,拟于2022年11月7日起,暂停信诚中小盘混合型基金A类份额的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大额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额100万元(不含1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韬韫投资等5家私募被开纪律处分决定书!出清劣币 逾500家违规私募被注销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11月以来,中基协开出了10张纪律处分决定书,剑指上海韬韫投资等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高管的违法违规行为。另据统计,今年以来被中基协注销的违规私募机构已超过500家。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严监管下,“伪私募”“乱私募”将被加速出清,私募管理人唯有不断强化专业合规能力,交出一份持续的诚信记录,社会认可度才会不断提升,整个行业也将步入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上海证券报)

1000万元!又一家官宣自购!

自10月17日易方达、华夏、广发等头部公募大手笔自购掀起自购潮后,11月以来又有多家公司宣布基金自购。11月7日,财通证券资管发布公告,表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拟于近期出资1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旗下产品。

(中国基金报)

产品动态

首只中证碳中和60ETF正式获批

11月7日,记者从上投摩根基金获悉,上投摩根中证碳中和60ETF正式获批,成为市场首只跟踪中证碳中和60指数的ETF,从而为投资人提供了又一布局“碳中和”主题的投资工具。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