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门:巴菲特:基金投资的五大症结

来源:多元思维财经 2022-10-25 22:57:49


(资料图)

我们之前说过,如果从总体上看,主动基金的业绩不可能超过指数。这是通过数学计算可以确定的事实,简单来说就是,指数等于平均,而主动基金的总体成绩就一定等于平均水平,那么主动基金在收取更高费用的基础上,留给投资者的就一定更少。

本期视频要讲的是,即便不从总体上看,某单个主动基金的业绩,从长期上也无法超过无人管理的指数,这里的长期一般指10年以上。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早在1965年,巴菲特就给出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他把主要原因归结为以下5点:

1.群体决策,巴菲特认为,只要是一个群体,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决策,投资管理工作就几乎不可能达到一流水平。这一点其实比较反常识,按理说大家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后的决策不应该是更好的决策吗?不,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投资决策与一般的管理决策仍有不同,好的投资决策往往是反人性的。而一堆人聚集在一起,却往往会出孕育乌合之众的心理特点,关于乌合之众的心理特点,我在往期的视频中有详细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往期的视频。说回刚才的话题,投资往往是反人性的,而一旦形成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又往往是最暴露人性弱点的,所以巴菲特认为,群体决策是大基金赶不上指数业绩的第一个原因。

2.第二个原因,则是机构之间有很强烈的保持一致的倾向,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抱团取暖”。巴菲特认为,无论是策略,还是投资组合,机构往往都喜欢向更大的机构抄作业,到最后,大家的投资策略和标的往往特别集中,就投资那么几个行业和赛道。这就很容易造成局部的泡沫,而等到泡沫破裂,大家纷纷踩踏出逃,就比看谁跑得快。这一过程,就把本应是理智的投资行为,变成了非理智的博弈行为。

3.第三个原因,巴菲特提到了机构框架的束缚,其实就是基金的条款设置,会让基金经理有道德风险。这一般会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大部分基金的管理费,都是根据基金规模计算的一个固定比例费用,不论基金盈亏与否,每年都有。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基金经理是以规模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业绩最大化,因为规模越大,他赚的管理费就越多。

而第二方面,由于条款的设置,基金经理的投资操作往往不能太灵活。而如果他非要特立独行,那么就会面临被下岗的风险。比如,某一行业主题的基金经理,是无法灵活投资其他行业的。他所作的投资决策,都是以保住工作为前提的,即便有什么特别好的机会,如果可能对职业生涯有威胁,他也不会去做。也就是说,特立独行可能会同时带来基金业绩上的回报,与个人职业生涯上的风险,这在基金经理个人看来,前者是投资者受益,而后者是他个人冒险,对他来说是不相称的,所以他就很难有什么创新的动机。但是平均水平很“安全”,很多时候他考虑要保住自己的饭碗,就要去主动追求平均水平,甚至是保持平庸。而无论是追求规模,还是追求平庸,其实都是“以公谋私”的一种表现。这其实就是经济学上常讲的“道德风险”。

4.第四个原因,巴菲特指出,是僵化地固守某些不理智的分散投资策略。巴菲特认为,适度分散才是合理的,而任何过度分散都会带来投资业绩的下滑。那么怎样才算是适度分散呢?这和你管理的规模,以及自身的能力圈大小和精力有关。分散的适度性是因人而异的,而基金往往都教条式地进行大量分散,导致对每一个投资标的都研究不足。

5.最后一个原因,巴菲特只说了两个字,惯性。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巴菲特说的是人性,人性是很难改变的,即便他已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也会依照习惯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人有保持自身一致性的动力。就拿巴菲特自己举例子吧,他自己说过,芒格在他耳边苦口婆心劝了十几年,他才终于改变了捡烟蒂的投资习惯,而改为关注成长型公司,也就是从“以便宜的价格买普通公司”,变成了“以合理的价格买好公司”。巴菲特改一个投资习惯尚需十几年,更何况普通人,对于一般的基金经理来说,可能整个职业生涯就是在不断地重复以上1、2、3、4点错误。

以上就是,为什么长期来看单个基金的业绩往往也不如指数,巴菲特所给出的5点原因,其中融合了我个人的理解和总结。关注我,带你解读更多巴菲特的投资智慧。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