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头条!基金公司自购潮又开始了?市场机会来了吗?
昨日多家基金公司出手自购,南方基金出资1亿元自购旗下3只基金产品。
来源:财联社
(资料图)
很多人问局长,这是不是代表着这些公募机构对权益类资产的长期看好呢?带着问题,局长和大家一起,探究探究吧!
我们统计了历史最近四次的公募自购潮,从数据来看,四次公募基金自购潮后股票指数表现:
2015年持有6个月的4.01%到持有3年的38.31%,盈利概率更是从持有6个月的62.98%到持有3年的88.86%。
2018年持有6个月的7.72%到持有3年到56.88%,盈利概率也是从持有6个月的73.50%到持有3年的100%。
2020年持有6个月的4.98%到持有2年到14.61%,盈利概率也是从持有6个月的62.00%到持有2年的84.84%。
就连2022年2月14号只持有六个月也有28.57%的盈利概率。
除了自购外,还有一个我们经常用的指标“股债利差”,也显示市场进入了值得配置的时候。
股价利差=股票盈利收益率(1/市盈率)-市场无风险利率
股债利差越高,股市越具有投资价值。简单理解,市盈率越高,它的倒数越小,股票盈利收益率越低,超越无风险收益率的值越小。从中看出自购公募基金市场无风险利率也相对较小,收益率也更高。
最后基金公司愿意用自己的钱购买这只基金,表示与投资者同进退,态度诚恳,更值得信任。站在利益的角度,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共进退,也希望大家看到低位布局的机遇。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配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