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消息:测试|投资也有“手感”吗?
在篮球场上,无论是业余篮球爱好者还是职业球员,很多人都相信“手感”。他们用“手风顺”“手热”“着火”来形容连续命中投篮那种令人振奋的势头。同样,很多人在投资中也会习惯性根据直觉来做出判断。本期的投资心理账户测试希望通过两个小测试帮助你认识你的行为会不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
STEP1:测一测
1. A和B为同一只球队的队友,平时B的球技比A好。但在一场比赛中,A已经连续3次进球,而B连1次也没有进过,当下一次进球机会来临时,你更愿意由谁来完成进球任务?
A. A球员
B. B球员
2. 在挑选基金时,你发现有一只基金连续3年净值增长位于市场前列,此时你会?
A. 挖到一只宝藏基金,买!
B. 通过了解基金的其他信息再决定是否买入。
STEP2:学一学
热手效应(Hot Hand Effect):热手效应(hot-hand effect)源于篮球运动,指比赛时如果某队员连续命中,其他队员一般相信他“手感好”,下次进攻时还会选择他来投篮,可他并不一定能投进。仅凭一时的直觉,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就采取措施就叫做热手效应。人们对“热手效应”的感知,本质上是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对随机性所产生的错觉——将每次随机试验之间独立的概率建立起联系。
这种认知偏差同样容易出现在金融市场里,比如挑选基金经理、评选分析师、预测公司盈余、预测市场、挑选股票等等。那我们应该如何规避投资中的“热手效应”呢?为了避免此类“热手效应”,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重要事件都能够当做是我们的第一次学习,用充分的调查和理性分析来做每一个重要的决定。在投资中也是如此,对于热销的基金,不必过于追捧,部分热销基金是“报团取暖”的“伪”主动管理基金,过去表现特别好的基金,它将来的收益率并不一定高。而且,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实际上存在边界,追逐“千亿基金经理”未必是件好事哦~
资料参考:《普通投资者的行为金融:基金热销背后的“代表性偏差”》,腾讯新闻
注:本信息仅用于鹏华基金投资者教育宣传,测试结果仅供参考。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材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自:鹏华基金鹏友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