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讯!不一样的“读书基金”非典型性定投

来源:嘉实基金 2022-09-16 22:51:07

人的行为方式、行动的坚持性和行动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动机。行为动机的性质不同,对人的行动具有的推动力不同。

今天跟我们分享定投故事的主角是一名专业投资人士“JM”,他平时工作很忙,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但是他有一个特有意思的投资小习惯,从投资动机和实际操作上都比较非典型:每个月从收入里扣除2%,定投1只货币基金,这个账户里的钱绝对不能超过一个数,且必须拿来读特定的书。

我是JM,80后,职业是二级市场投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研究生毕业到现在快十年了,对于投资这项工作,我觉得自己的投资框架和方法论日渐成熟,不过个人方面依然保持着一个定投小习惯。

从刚刚开始工作起,我会要求自己每个月必须从收入中拿出2%投入一个货币基金定投账户,随着收入的增加,扣款额度相应会提升,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大家可能会好奇,我为什么拿货币基金做定投?这个行为到底有什么意义?

的确,从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特征来看,长期定投应该选择波动大、长期收益高的股票型基金,货币基金波动不大,长期回报很一般。但无论是刚接触投资还是现在已经实战多年,我依然坚持,原因在于我把这个定投账户当成自己的“读书基金”。

我不是买不起书,我的“读书基金”定投账户有两个特殊设定——

第一,账户的余额不能超过我设定的数目,在达到这个数目之前我必须拿来买书。

第二,用这个“读书基金”的钱买的书不能是工具书、娱乐的书,得是能够对人生、价值观有所滋养的书。

我们总说,在投资中,投资收益是由风险决定的,投资目标则是由投资需求决定的。如果我的“读书基金”定投股票型基金,钱可能很快就多起来了,而我依然没有时间来看,这个账户就失去了“买特定书的基金”的意义。定投货币基金,虽然收益率低,但是正收益、流动性好,什么时候我想看书都可以支取,收益率低点正好,“强制”要求我看书的目标期限就会远一点,我的工作真的很忙,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有限,我只能慢慢地攒、认真地选、静静地看。

我的这个定投行为或许不是主流认知里的定投,主流认知中的定投选品最好选偏股型或者股票型基金,分批买入分摊集中投资的风险和成本,长期坚持静待时间的价值。但我这种特殊目标的“微”定投,像涓涓细流,也能给人生带来一些滋润。

——JM

在往期的“定投有我”栏目分享中,很少有人像JM这样做着奇特的“读书基金”定投,更多人做定投都是奔着人生大规划去的。

比如说,《自由珠宝设计师宝妈的副业:每天定投20元起》规划的是孩子教育和自己养老,《靠定投买房的真实样本分析》展示的是坚持定投二十年攒钱买房的故事,《40岁国企员工 65万元投资中的本手妙手俗手》分享的是用定投来解套,他们都知道定投可能只能“慢慢变富”,但如果能“快快变富”、更快实现人生规划当然更好。

但就像JM说的,无论是人生大规划还是生活小梦想,只要能给生活带来一丝滋润就有努力坚持的意义。

在JM的分享中,小编觉得有三点可以延展开来聊聊。

第一,明确投资目标。我们在开启基金定投之前总会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话,“请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选择适合的产品”,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通过相应的测评来定量匹配一个范围,投资目标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指标,有的人希望基金能日涨10%,有的人则希望每天都涨,这些都是偏离科学认知的“梦想”。

如果你希望通过基金定投来实现买房、育儿或者养老这样花费大、周期长的目标,那最好目标收益率适当定得高一点,给自己规划的定投周期长一点,在选品时优先选长期收益较高的偏股型或者股票型基金。如果你希望通过定投来实现三五年的“旅游规划”、“进修规划”,那风格稳健的偏债型混合基金或许更合适。如果你像JM那样并不追求高收益、能跑得赢通胀且流动性好,定投货币基金,坦白说,未尝不可。

第二,给自己的投资匹配一个心理账户,能够让自己坚持得更有耐力。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著名的“心理账户”理论提出,人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存在内心的不同账户里,对待不同账户里的钱心理不一样。

按照钱的去向,心理账户细分

设置心理账户的好处是“让每份钱都有明确的用途”,对于自制力不强的人来说,可以让自我消费需求拥有“硬性边界”。而对于JM这样自制力强、目标明确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投入都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督促自己在书籍里得到休憩和慰藉。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投资目标实现的概率和行动力,那么就把投资目标具象成心理账户,这样你波澜不惊的投资行为会被赋予一种不一样的意义。

第三,定投选品。JM不想自己的“读书基金”过早触及硬性边界,所以选择了收益低的货币基金。这种行为算不上不明智,小编在和身边的人交流时发现,不乏有人会定投货币基金、短债基金或者纯债基金,他们担心波动太大,希望短期理财稳健的同时保持流动性,有点“零存整取”的意思。此处强调一下,基金定投不等于储蓄,即便是货币基金也存在波动。

当然,如果你愿意付出更长的时间去换取更收益,那可以选择中长期(一般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历史业绩表现较好的偏股型或者股票型基金,这类产品或许不会出现在一两年的净值增长排行榜前十,但拥有真正穿越牛熊的能力,值得你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坚守。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有效理财方式。上述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