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今日必读:超40家基金公司半年报出炉 头部公募盈利增速放缓
沪指低开高走小幅收红,光伏等赛道股反弹,热泵、虚拟电厂概念大涨
1.受外围影响,三大指数开盘均跌超1%,随后低开高走,沪指盘中率先翻红,深成指、创业板指跌幅均有所收窄。
(资料图片)
2.光伏等赛道股反弹,三维化学、日出东方、宝馨科技等涨停,英杰电气、禾迈股份等涨超10%。
3.虚拟电厂概念股大幅走强,金智科技、北京科锐涨停,恒实科技涨逾15%。
4.煤炭、石油等周期板块午后拉升,惠博普2连板,开滦股份涨停,中煤能源一度大涨超8%。
5.空气能热泵概念股继续走强,大元泵业、万和电气、日出东方、冰轮环境、康盛股份涨停。
6.旅游、食品饮料等消费股再度拉升,黑芝麻4连板,祖名股份、海欣食品、庄园牧场等涨停。
7.指数黄白二线分化,题材概念表现活跃,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近3000股飘红,今日成交8458亿元。
8.截止收盘沪指涨0.14%,深成指跌0.34%,创业板指跌0.37%。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盘跌0.73%,恒生科技指数跌1.23%
医药股跌幅居前,康希诺生物跌13.5%。部分科技股走低,哔哩哔哩跌约4%。物业管理股走低,绿城服务跌约15%,世茂服务跌约7%。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超40家基金公司半年报出炉:头部公募盈利增速放缓中小公司分化明显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8月28日,有超40家公募基金上半年盈利情况曝光。以目前的披露情况来看,上半年,多家头部公募营收净利润增速出现一定放缓;中小基金公司则分化愈加明显,部分公司通过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发力创新业务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也有部分公司未能较好应对今年以来的震荡市,经营业绩下滑;此外,还有部分基金公司连续亏损。
(证券时报)
百亿级私募持仓透视:制造业受青睐
作为专业投资者中的头部梯队,百亿级私募持仓情况备受投资者关注。据统计,截至8月25日,包括景林资产、高毅资产、淡水泉等在内的34家百亿级私募,出现在161家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按照期末收盘价计算)超700亿元。从持仓的行业分布来看,多家百亿级私募二季度增加了对制造业的布局。
(上海证券报)
持仓有助研究私募风格 散户不可盲目“抄作业”
私募基金不像公募基金会有详细定期报告披露,市场主要依靠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信息来研究观察私募的持仓情况。多家三方机构和私募表示,这些信息虽然不完整,但有助于研究私募的投资策略、风格,以及是否言行一致。由于时效性滞后和背后投资逻辑不同,不建议普通投资者盲目“抄作业”。
(中国基金报)
百亿私募二季度持仓曝光 高毅、景林、重阳逆势加仓高质量成长股
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披露接近尾声,私募基金最新持仓浮出水面,36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472只私募产品持仓,涉及264家私募机构。其中,高毅资产冯柳在二季度加仓海康威视、邓晓峰则加仓紫金矿业,景林资产加仓大族激光,重阳投资加仓新和成、移远通信,瓴仁基金新进安图生物。二季度,私募重点布局科技、消费、周期等,逆势加仓高质量成长股。
(中国基金报)
近期股票私募开启加仓模式 百亿私募加仓力度最大
私募排排网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80.99%,较此前一周加仓了2.42%。具体来看,仓位超过八成的股票私募占比升至61.71%,仓位介于五成至八成之间的股票私募占比降至27.71%,仓位介于两成至五成之间的股票私募占比降至9.20%,仓位低于两成的股票私募占比降至1.38%。分规模看,百亿私募加仓力度最大,目前仓位水平最高。截至8月19日,百亿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84.61%,较此前一周加仓了8.75%。
(新华财经)
李晓星隐形重仓股曝光:科大讯飞、海螺水泥现身 还加仓啤酒
8月29日,银华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披露2022年中报,其隐形重仓股随之曝光。从持仓来看,李晓星管理的2只百亿规模产品银华心怡和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基金,隐形重仓股均出现了不少“新面孔”,不过两只基金持仓基本一致。
(澎湃新闻)
公司动态
年内仅44.14%只量化私募产品获正收益 千象资产成“大赢家”进化论资产排名靠后
朝阳永续私募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今年以来,6891只量化产品平均收益率为0.94%,其中仅44.14%只产品年内取得正收益。相较于7月底的统计,正收益产品比例增加约10%。收益率超20%的有335只,占比约5%,其中来自头部量化私募的产品较多。(市场资讯)
三方机构“一哥”蚂蚁基金公布半年报,基金保有规模继续增长,营收利润大幅缩水
作为第三方机构的“扛把子”,蚂蚁基金拥有至少1.3万亿元的公募销售保有量规模,但盈利则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据恒生电子2022年半年报,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下称蚂蚁基金)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3.97亿元,同比减少近7%;净利润约0.83亿元,同比减少超74%。
(华尔街见闻)
产品动态
固收类基金维持投资“高温” 长盛安逸A等绩优基金或可替代“橱窗基金”
区别于债券基金认申购热度保持“高温”,近期部分热门基金限购却频频加码,从单笔申购限额50万元降到1万元,再到一天最多购买100元甚至更低,类似“橱窗基金”可望而不可及。以2020年就开启限购的中长期纯债基金——长盛盛裕纯债A为例,银河证券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19日,该基金近2年以13.79%的收益率在938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已创出1.2202元的累计净值新高,但可惜的是,该基金单日累计购买上限仅为100元。
(大众证券报)
人事变动
新趋势?又有公募老将加盟保险资管!此前已有多位公募基金大咖转战保险资管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原兴银基金权益业务总监、基金经理杨坤已入职人保资产,任公募基金事业部副总经理。此前的7月28日,兴银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杨坤因个人原因离任兴银景气优选混合、兴银科技增长1个月滚动持有混合、兴银鼎新灵活配置等基金的基金经理。不久前,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孙芳因个人原因离职。券商中国记者曾从业内获悉,孙芳下一站将加盟平安资管。
(券商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