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递:全球著名对冲基金经理之一,老虎基金创始人朱利安.罗伯逊去世

来源:这里people 2022-08-24 22:57:44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作者:王彭


(资料图片)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彭)8月24日,老虎基金创始人朱利安•罗伯逊在家中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0岁。罗伯逊是全球著名对冲基金经理之一。

朱利安•罗伯逊出生于美国南部一个小城镇,1955年从北卡罗来纳大学毕业后,他在美国海军服役。1957年,25岁的罗伯逊加入基德尔皮博迪证券公司,工作了超过20年,几乎担任过从销售到基金经理的各种职位,后来被提升为韦伯斯特管理公司的负责人。

1980年5月,朱利安•罗伯逊和ThropeMakenzie以880万美元的资本成立了老虎基金,专注于“全球性投资”。18年后,当年的880万美元已增长至210亿美元,增幅超过259000%;这期间基金持有人在撇除所有费用后所获得的年回报率高达31.7%。

朱利安•罗伯逊的投资理念以“价值投资”为主,即根据上市公司取得盈利能力推算合理价位,再逢低进场买进、趁高抛售。罗伯逊曾经说过,去寻找200个最好的公司并购买(做多)最好的公司,同时做空最差的200个公司。

有评价称,罗伯逊强调价值投资,随着互联网和科技股走高,他的对冲基金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表现有所下降。作为泡沫科技股的批评者,罗伯逊于2000年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关闭了对冲基金公司,并将资金还给了投资者。

在2000年关闭老虎基金后,罗伯逊努力为那些在基金中工作过的年轻基金经理提供种子资本,创办新的基金公司。“朱利安•罗伯逊是一位著名的投资者,但或许他最大的遗产是催生了许多其他著名的基金经理。”OptimaAsset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迪克森•波德曼评价称。

从800万到200亿再到65亿!老虎基金创始人朱利安·罗伯逊为何败走华尔街?

在华尔街,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的名字堪与乔治·索罗斯比肩。

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立的老虎环球基金是华尔街最早的对冲基金之一,在高峰期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220亿美元,曾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

从800万到200亿

1933年,罗伯逊出生于美国南部一个小城镇。1955年,毕业于北卡罗莱纳大学。在海军服役了一段时间后,1957年罗伯逊加入了纽约的基德尔·皮博迪(Kidder Peabody)公司,这一加入便长达22年。

在这22年中,罗伯逊几乎做了从销售到基金经理的各种岗位,经过多年的职业磨砺,罗伯逊成为了公司的顶级股票经纪人。随后,他又被提升为韦伯斯特管理公司的负责人

但罗伯逊并不满足于当前的成功,于是他选择离开韦伯斯特管理公司,开始创建自己的帝国。

1980年5月,罗伯逊以800万美元创立老虎基金,丹尼尔.A.斯特奇曼的著作《从800万到200亿》详细记录了朱利安·罗伯逊的投资生涯及他的老虎基金。

罗伯逊认为投资就像野兽之间的争斗,谁凶猛谁就可以赢到最后。因此,他旗下管理的6只对冲基金均以猛兽的名字来命名。

老虎管理旗下共有六只基金,都是罗伯逊在20世纪80年代陆续创立的,以各种猫科动物命名。除在1980年创建以其商标命名的老虎(Tiger)基金外,1986年他建立了美洲豹(Jaguar)基金和美洲狮(Puma)基金,1987年组建了狮子(Lion)和虎猫(Ocelot)基金。其中老虎和美洲豹基金较具规模,各管理着数十亿美元资产。从基金的名称,人们似乎可感觉到罗伯逊对冲基金投资策略的进攻性和冒犯性。

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虎基金开始创下惊人业绩——罗伯逊准确地预测到柏林墙倒塌后德国股市将进入牛市,同时沽空泡沫达到顶点的日本股市。

在1992年后,他又预见到全球债券市场的灾难。1993年,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对冲基金——老虎基金(伙同量子基金)攻击英镑、里拉成功,并在此次行动中获得巨大的收益,老虎基金从此名声鹤起,被众多投资者所追捧,老虎基金的资本此后迅速膨胀,最终成为美国最为显赫的对冲基金。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老虎基金管理公司的业绩节节攀升,在股、汇市投资中同时取得不菲的业绩,公司的最高利润率(扣除管理费后)达到32%,老虎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后迅速增大,从1980年起家时的800万美元,迅速发展到1991年的10亿美元、1996年的70亿美元。

在1998年的夏天,其总资产达到220亿美元的高峰,一度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罗伯逊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盛极而衰

1998年是老虎基金总资产的高峰年,但也是它开始走向衰落的一年——投资四处碰壁,资产价值一落千丈。

1998年期间,俄罗斯金融危机后,日元对美元的汇价一度跌至147:1,罗伯逊预期该比价将跌至150日元以下,于是命令旗下老虎基金、美洲豹基金大量卖空日元,但日元却在两个月内急升到115日元,老虎基金损失惨重。

据统计,单单在1998年的9月份和10月份,老虎基金在日元投机上累计亏损就接近50亿美元。当然,在日元投机上的损失,对拥有220亿美元的老虎基金而言,还不足以致命。

然而祸不单行,老虎基金在股票投资上连续失误,致使老虎基金逐渐走向没落。1999年,罗伯逊重仓航空集团和废料管理公司的股票,可是两个商业巨头的股价却持续下跌,老虎基金再次被重创。1999年第四季度,老虎基金再次判断失误,先后大力吸纳英特尔、戴尔电脑等公司的股票,结果“高买低卖”的老虎基金再次被重创。

而且这一次不仅没有人向罗伯逊伸出援手,投资者反而釜底抽薪,共撤走了77亿美元资金,给了“老虎”最致命的一击。

从1998年12月开始,近20亿美元的短期资金从美洲豹基金撤出。到1999年10月,又有50亿美元的资金从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撤走,投资者的撤资使基金经理无法专注于长期投资,从而影响了长期投资者的信心。

因此,1999年10月6日罗伯逊不得已要求从2000年3月31日开始,旗下的“老虎”、“美洲狮”、“美洲豹”三只基金的赎回期改为半年一次,但到2000年3月31 日,罗伯逊的老虎基金规模已从230亿美元的巅峰跌落到65亿美元。

在基金规模跌落到只剩65亿美元的情况下,罗伯逊不得以宣布结束旗下六只对冲基金的全部业务。老虎基金倒闭后对65亿美元的资产进行清盘,其中80%归还投资者,罗伯逊个人留下15亿美元继续投资。至此,曾经在金融市场叱诧风云的老虎管理集团分崩离析,寿终正寝。

2000年3月30日,在罗伯逊写给投资者的最后一封信中,他这样感叹道:“我曾在过去很多场合说过,老虎基金以往多年的成功,要诀是我们坚持的投资策略——买入最好的股票及沽空最差的股票。在理性的环境中,这一策略十分奏效。可是在不理性的市场中,盈利及合理股价不受重视,宁炒当头起及网络股成为主导。”

“我们很难估计改变何时出现,我没有任何心得。我清楚的是:我们绝不会冒险把大家的金钱投资在我完全不了解的市场。故此,在经过仔细思量之后,我决定向我们的投资者发回所有资金——即结束老虎基金。”

即便如此,老虎基金在成立至清盘的20年里仍然实现了85倍的高增长,相当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回报率的三倍,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环球指数涨幅的5.5倍。

罗伯逊表示,无论如何,过去20年是相当愉快及充实的。最近的逆境不能抹去我们过往彪炳战绩。不论是顺境或逆境,亦不论是胜是负,我每次说话,都是我及老虎基金全体员工的真心话,容我们在此衷心向各位致谢。

价格无法创造价值

后续媒体和分析人士在针对老虎基金的复盘文章中指出,老虎基金倒闭虽然与时运不济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罗伯逊固执的经营理念和独断专行的管理作风。

正是因为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罗伯逊笃信自己的投资理念,那就是重点投资属于传统经济部门的“价值股”,对那些公司没有盈利但价格飞涨的高科技股却避而远之。

“我对风险与回报有着不错的直觉。这正是成功投资的基本要素。”罗伯逊在回忆自己的投资生涯时曾表示,最开始时自己是个专门寻找低价股票的“小气鬼”,但逐步认识到寻找更有增长前景的股票才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一家公司拥有很高的确定性增长,市盈率就不会成为你‘冒险’的阻碍。”

罗伯逊认为,自己并非改变了投资风格,而是更多地意识到并非价格创造价值。“如果你能够以25倍的市盈率购买一只股票,但你有信心这家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这样的公司相比于只有7倍市盈率但未来增速可能只有3%-5%的公司更有价值。投资者应该综合公司市盈率和增长前景来判断能否赚钱。”

但遗憾的是,在倒闭前两年时间老虎公司所投资的大多数“价值股”惨跌,如老虎公司持有近25%股份的美国航空公司股价,从1998年4月的每股80美元跌到了25美元。

亨尼西集团首席策略师查尔斯·格拉丹特指出,规模过大也是老虎公司存在的问题之一。他认为,当对冲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资产额超过100亿美元后,对冲基金的功能就会逐步退化。

在管理方面,罗伯逊几乎事事要干预,而且只相信自己的投资战略。如在美国航空公司的股票开始下跌后,罗伯逊不仅没有及时抽身而退,反而继续增加投资,以至于最后无法脱身。因此,后期老虎公司的一些最优秀的管理人员相继离开,另立门户。

有分析指出,老虎基金之所以在90年代成绩斐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罗伯逊从华尔街上重金招募了第一流的分析师,从而往往能在金融市场的转折关头押对正确的方向。一般来说,大多数对冲基金不会拥有很多分析员,通常借助于投资银行的证券分析力量。但老虎基金这样大规模的对冲基金则不同,旗下明星级分析员的报酬甚至远远超过在投资银行工作的同行。

在结束旗下基金运营后,罗伯逊依然在不断传播着自己的投资理念。2000年以来,他一直在帮助自己的旧部创立并培育精选对冲基金,这些经罗伯逊指导的对冲基金被业界称为“虎崽基金群”。

就连杜拉基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也曾表示罗伯逊教会自己的三件事:

1.不断地深入发掘自己的想法,因为你很快就会发现,在所有的想法中只有20%是有用的。

2.建立全球的信息网络,在这方面“罗伯逊简直就称得上一个超级名片夹”。

3.注重公司管理层,即便拥有不错的资产,但管理层不够优秀,也会慢慢侵蚀公司的价值。

如今的罗伯逊已经退休,但他投资了其他对冲基金,主要是由他自己已倒闭老虎基金前雇员所经营的基金。这些所谓的“虎崽”(Tiger seeds)基金管理着约50家世界顶级对冲基金,包括斯蒂芬·曼达尔的Lone Pine、安德烈亚斯·哈尔沃森的维京、罗伯·西特隆的DiscoveryCapital

Management、菲利普·拉方特(Philippe Laffont)的Coatue Management、李·恩斯利(Lee Ainslie)的Maverick资本和切斯·科尔曼(Chase Coleman)的老虎全球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

丹尼尔·斯特奇曼在他的《从800万到200亿》中写道, 当罗伯逊坚信价值哲学时,他的投资者却放弃了希望。罗伯逊知道价值投资策略最终会得到报酬,但是他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得到,尤其是他的投资者,在他一次又一次交易和亏损之后越来越没有耐心了。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在那一段岁月里,价值投资不再管用。

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丹尼尔·麦克法登曾说的,国际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几乎可以肯定将导致未来再次爆发金融危机,美国也不排除导致未来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因素。九层高台,起于垒土,致富和挣钱也同此理。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