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要闻:公募的缺陷:上半年兴证全球亏了基民百亿元,还能收二十亿元管理费吗
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大幅震荡,赚钱效应很弱,增加了基金经理的投资难度。上半年公募基金的整体业绩不佳,但是各家之间分化差距拉大,马太效应加剧。
(相关资料图)
好的会一直好,差的却很难变好。2021年业绩表现就已经较弱的兴证全球,在今年上半年有90%以上的权益、FOF产品收益为负,业绩排名倒数,让投资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望。
粗略测算,兴证全球上半年给基民亏损了将近180亿元,但估计还能收约20亿元的管理费,让不少投资者心寒。
亏损近180亿元和将近20亿元管理费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兴证全球的总管理规模为6018.78亿元,去年末管理规模为5901亿。其中上半年新发基金184.2亿元,扣除新发基金规模,兴证全球目前的管理规模相较于去年末缩水67亿元。
表面上看缩水规模不是很大,其实这是因为上半年固收类资产规模大幅增长,股票型、混合型资产缩水高达200多亿元。
这其中,兴证全球的5只超百亿元的基金产品全部中枪,跌幅超13-17%不等,缩水规模超180亿元,也就是说,仅这5只百亿产品造成基民亏损就大约有180亿元!
众所周知,基金公司主要通过收取管理费来挣钱,无论行情如何,基金公司只要管理规模够大,就能“躺着赚钱”。
早在2021年上半年,兴证全球的管理费收入就有超26亿元之多。在2021年上半年,就因为董承非业绩太差,但又收了超10亿元的管理费引发舆论哗然!
根据去年的数据,侦探哥大致粗算一下,上半年兴证全球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费应该也在20亿元左右,甚至超过。
今年上半年即便是在给基民亏损将近180亿元情况下,兴证全球可能还能收到超20亿元管理费!当然,具体的数据,可以等到8月底年中报表出来之后再细看。
真的想说,公募行业当前的商业模式,公募公司与基民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这种矛盾几乎是无解的“你死我活”的矛盾。
兴证全球2021年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其实,兴证全球基金在过去十年业绩还是比较优异的,过去的兴证全球坚守初心,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原则,只做精品,以“基金持有人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经营原则。不会盲目跟风选择新发产品,更不会在股市存有泡沫的情况下,选择入场。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角度,用心经营好已发产品,会选择新发有核心竞争力、持久生命力的产品。
2007年10月、2015年4月在股市面临巨大泡沫时,兴证全球能牺牲公司盈利为投资者考虑,提示风险,建议赎回,149家基金公司仅此一家!也因此,成为基民口中“最良心的基金公司”。
但是近两年,兴证全球发生了重大人员变动,顶流基金经理董承非的离任几乎是兴证全球业绩下滑的开始。董承非于2021年10月21日离职,由乔迁或者谢治宇作为继任基金经理,乔迁作为新生代基金经理,其投研能力还需验证。谢治宇比较擅长食品饮料、家电等传统价值板块。
董承非是一位历经多轮经济周期的优秀大佬,在业内一向以风格均衡稳健著称,风险控制意识较强。从历史业绩来看,其管理时间较长的2只基金任职回报均不错,其管理6年以上的兴全新视野任职回报92.78%,管理7年以上的兴全趋势投资任职回报326.81%。
随着大佬董承非的离任、谢治宇的风光不再,加之兴证全球似乎也缺少深谙当下高景气度行业的投研人才,兴证全球的众多产品业绩大幅回撤!
作为曾经的兴证全球基金的粉丝之一,侦探哥失望了长达近2年时间,毕竟手上持有兴证全球的基金,持有快两年了,还在亏!
根据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乔迁和谢治宇并没能延续董承非的优秀业绩,所谓时间不等人,如果不能扭转局势,过往的忠实粉丝还能够剩下多少呢?
(截图来自天天基金,2022年8月17日)
谢治宇管理规模大幅缩水
业绩排名后20%
我们来看下今年上半年兴证全球的业绩表现。
目前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有兴全趋势投资、兴全合润、兴全合宜(A/C合计)、兴全商业模式优选、兴全新视野。其中,兴全趋势投资和兴全新视野原由董承非管理,后分别交接给谢治宇、乔迁进行管理。
侦探哥从Wind截取了股票、偏股和FOF等产品,选自2022年之前成立的产品。下图可以看到,除了兴全优选进取三个月A和兴证全球合衡三年持有A,所列出的其他28只产品的业绩均为负!跌幅在10%以上的有17只,占比近57%。
其中,5只百亿基金产品跌幅均在10%以上,粗略计算,规模缩水达180亿元!
兴证全球权益类产品2022上半年业绩
作为兴证全球的顶流基金经理谢治宇,管理超百亿元的产品有三只,分别是兴全趋势投资、兴全合润、兴全合宜。当然,谢治宇也是兴证全球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总计有805亿元,占据了权益类规模的半壁江山。谢治宇的管理业绩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大。
可惜,谢治宇在2022上半年的业绩依旧让人失望,所管理的产品跌幅均超10%。兴全趋势投资、兴全合润、兴全合宜,2022年上半年收益率为-17.41%、-16.88%、-13.02%,同类基金排名均在后20%!而同期沪深300指跌幅-9.22%,上证指数跌幅-6.63%。
众多基民高呼,买谢治宇的产品真不如买个大盘指数!确实,这样的管理业绩谁敢买?反正现在侦探哥是会躲得远远的。
2022上半年兴全趋势投资VS大盘跌幅
我们来看看这三只产品是如何做到上半年业绩如此拉跨。其实从4月26日以来,大盘反弹了不少,一些光伏、汽车等高景气赛道反弹超30个百分点,如果产品持仓压准了景气赛道,今年上半年业绩还是表现不错的。
侦探哥从Wind截取了上半年的前十大重仓持股。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宁德时代、德方纳米、通威股份、舜宇光学等新能源、半导体高景气赛道,谢治宇持仓了较多的地产及地产后周期、传媒板块,像保利地产、海尔智家属于地产及后周期,芒果超媒、快手属于互联网传媒。
谢治宇在管产品的持仓情况
今年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后续又有停贷断贷事件的发酵,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政策依然没有大幅宽松。地产板块几乎没有任何好的基本面,板块行情催化剂也遥遥无期。
谢治宇在一季报中表示,“本基金报告期内股票仓位较为稳定,将坚守对基民信托责任,继续精选个股、挖掘公司长期成长价值,努力平衡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空间与短期估值,不断寻找具有良好投资性价比的优秀公司。”显然,说法和做法不太一致。
侦探哥想问下,为什么要重仓布局地产及后周期呢?更何况是价值投资者,应该见到地产拿地数据环比改善、地产销量数据环比增长,在右侧布局才是明智的选择!搞不懂,为什么要先左侧重仓布局地产及后周期板块,承担着下跌的巨大风险,去预期未来政策的大幅宽松,这是不是有违价值投资理念?!
另外,传媒也是在A股市场投资风险非常大的板块,受政策风险、国家监管因素较大,今年以来一直都没有行情,不知道重仓芒果超媒、快手是出于什么原因?
整体来看,虽然加仓了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标的,但是整体上半年依旧延续去年的投资风格,还是主要分布在家电、酒店、化工、传媒等多个行业。2021年就是快手、芒果超媒呈现较大的跌幅,拖累了整体的业绩,今年依旧如此。
众多FOF产品业绩亏损
部分产品重仓自家基金
除了权益资产业绩表现不佳外,兴证全球旗下部分FOF产品业绩折戟,规模也大幅缩水,并且存在“自产自销”的现象。
截至目前,兴证全球基金旗下有7只公募FOF产品,除了兴全优选进取三个月A收益率仅1.77%,其他6只产品今年以来净值均遭遇不同程度的回撤。
其中兴证全球积极配置三年封闭运作A上半年跌幅最大,业绩表现在同类基金中靠后。兴证全球积极配置三年封闭运作A成立于2021年11月19月,今年上半年基金净值回撤高达8.82%,最大回撤达到16.43%。
另外,部分FOF产品重仓自家产品,业绩表现同样很弱。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成立于2019年1月25日,规模有17.7亿,今年上半年跌幅为4.57%,最大回撤达10.12%。
下图为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我们可以看到光环新网、海康威视、三七互娱、海尔智家出现频率极高。海康威视受制于美国制裁,最近几年股价跌跌不休。三七互娱、光环新网等传媒板块尚无行情催化,海尔智家受累于“躺平的地产”,这些股票今年以来均遭遇较大回撤。
2022上半年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重仓股
兴证全球基金近年来发行的多只FOF产品,不少带有“养老”、“稳健”等字眼。但是像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重仓股却持有一些风险回撤较大的股票,这着实不太合理。
另外,从重仓的基金来看,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前十大持仓中有4只是兴证全球自家产品,且规模合计占比近19%。这种持仓是否合理呢?是否存在损害基民的利益?我想,很多投资者都会有这样的疑虑。
2022上半年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重仓基金
兴证全球曾在官网明确表示“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以‘基金持有人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经营原则的公募基金而言,相关FOF产品的持仓合理性值得推敲。
对比FOF产品业绩、持仓,似乎与基金合同中的表述难以匹配。如果从为投资者负责的角度出发,所谓的“稳健、养老”难道不应该是在全市场范围内进行选择吗?
董承非离开后的兴证全球,业绩不断遭遇“滑铁卢”,这让投资者不断失望,兴证全球未来能否重新获得优异的业绩,就侦探哥看来,目前似乎还没有什么拐点。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