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消息丨中欧曹名长,“过气一哥”能否卷土重来?

来源:网叔点财 2022-07-15 15:53:30

“牛市捡烟屁股的基金经理,迟早被干掉”。


【资料图】

“RNM,退钱!”

“我们尊重老同志、敬重老同志、感恩老同志。”

近年来,基民对曹名长的评价不友善,且充满戏虐。

问题出在了业绩上,

众所周知,曹名长是典型的深度价值风格,

其代表作是中欧价值发现,

2019-2020年,由于市场风格偏向成长,这只基金大幅跑输了沪深300。

2021年起,大小盘分化割裂,市场风格由成长转为了价值,

大多数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业绩表现都不错。

但曹名长拉垮了。

如果只看老曹的收益,赚了24.05%,你或许还会觉得很优秀。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来看同期其他价值风格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

丘栋荣赚了62%,是老曹的两倍有余;

老曹的弟子袁维德也赚了47.8%,是老曹的近两倍;

……

三年多的平庸战绩拖垮了许多昔日曹名长粉丝的信心。

这位曾经的“价值一哥”也变成了“价值遗哥”、“过气一哥”。

时代的沙尘扬起,许多人发出疑问:

曹名长还能枯木逢春,再度崛起吗?

一、曹名长究竟何许人也

曹名长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

90年代的名校研究生,妥妥的天之骄子。

不过他起初的职业生涯并不算一帆风顺,1996—2006长达十年间,他先后辗转于三家证券公司担任研究员。

直到2006年加入新华基金,才顺利晋升为基金经理,管理新华优选分红混合。

或许是在投资方面有着某种天赋,亦或许是得益于10年研究员生涯的默默沉淀。

曹名长一鸣惊人。

他管理的新华优选分红混合,在其任职的9年时间里,取得了501.94%的神级回报。

之后陆续接手的几只基金业绩也十分出色。

除了新华鑫利灵活配置,全都远远跑赢同期沪深300.

曹名长也成了公募史界少有的能穿越牛熊的基金经理

他成了基民眼里的香饽饽,被称作公募界“价值投资一哥”

2015年老曹跳槽到中欧基金,成为中欧“四大天王”之一。

在中欧的前三年,曹名长的业绩表现依旧可圈可点。

以其代表作中欧价值发现为例,截至2018年6月6日,该基金回报率为43.60%,大幅跑赢了同期上证指数(-13.88%)。

但2019年起,市场风格逐渐转向成长风格。

以半导体、新能源、消费、医药为首的成长股和价值成长股迅速崛起;

而金融地产等深度价值股却一蹶不振。

“逆市而行”,曹名长遭遇了滑铁卢。

2018年后半段至2020年,老曹的中欧价值发现“每况愈下”。

熬了三年,终于在2021等来了价值风格,但和同为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相比,老曹业绩依旧拉胯。

逆市赚不到钱;

顺市也拉胯。

曹名长饱受争议……

二、曹名长的生涯战绩

曹名长担任基金经理15年有余,生涯年化16.70%

这个回报率算高吗?

纵观公募界2539位基金经理,复合年化高于15%的有347人,

但投资是长跑,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你的收益来源于实力而非运气。

我们把从业年限拉长到10年,复合年化仍高于15%的基金经理,仅有9位!

如果再把从业年限拉长到15年,在这些老将中,复合年化仍高于15%的基金经理,仅有4位!

曹名长正是其中之一!

可见,虽然老曹现在备受争议,甚至被戏称为“价值遗哥”,

但他依然是属于我国最顶尖那批基金经理。

三、曹名长代表作

曹名长共掌管过11只基金,目前在管的有4只。

由于老曹先后在两家公司担任基金经理,且从业时间都超过五年,客观起见,网叔从两家公司里分别选出一只基金作为其代表作,分别是新华的“新华优选分红混合”和中欧的“中欧价值发现”。

(1)代表作档案

①新华优选分红混合:

任职总回报501.94%......

任职复合年化22.30%......

老曹的巅峰之作,可以载入中国公募基金的史册。

如果你在2006年7月花10万元买入这只基金,到2015年6月已经是60.2万了。

②中欧价值发现:

任职总回报91.00%。

任职复合年化10.13%

如果你在2015年11月下旬花10万元买入这只基金,到现在能赎回18.88万。

这样的业绩表现和他的传奇地位比起来,相差甚远。

(2)代表作近三年战绩

最近三年,曹名长管理的代表作是中欧价值发现。

三年来涨了45.83%,最大回撤-22.75%,年化收益率14.09%

虽然收益率跑赢了沪深300指数(9.94%)。但这业绩被其他同类基金经理按在地上摩擦……

丘栋荣和袁维德都是价值风格,袁维德更是老曹的得意弟子。

从近三年的业绩看,丘栋荣和袁维德两位晚生后辈的收益率都大幅领先曹名长。

颇有一种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意味。

再来和近期业绩表现同样不佳的朱少醒对比一下,老曹的收益率虽不如朱少醒,但是回撤控制的不错,算是这只基金为数不多的亮点。

不过,对于权益类基金经理来说,收益低、赚不到钱就是原罪,即使回撤控制的再好也不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曹这三年来饱受非议。

四、曹名长的投资风格

在一次会议上,老曹说:“每次听完科技、新能源这种新兴行业的演讲,就很激动!就想买,但是一看估值,不敢买。”

看似一句玩笑话,却是曹名长投资风格的缩影。

老曹属于 “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者,对价格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力求买到最具性价比的公司。

与此同时,他也受到“费雪投资理念”的启发,看公司会看的比较长远。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未来,眼光至少要放在三年以上,如果公司在三年后的竞争力会下降,那即便当前表现不错,也不值得投资。”

所以,曹名长评价自己是15% 的费雪加上85% 的格雷厄姆。

(1)选股:自下而上、低估值、精选个股

所谓自上而下,“下”指的是个股,而“上”就是宏观、行业。

简单来说,就是从公司入手结合宏观行业格局,挑选出竞争格局稳定、估值较低、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标的,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

而作为深度价值风格的践行者,曹名长选股有四大标准:

①估值低;

②流动性好;

③业绩确定性高;

④抗风险能力强。

其中控制风险是首要的,不盲目追随市场热点,也不追随高估值。

具体选股方法是:综合PE(市盈率)、PB(市净率)、PS(市销率)等指标,寻找有较大安全边际、较高性价比的公司。

他认为,价值投资最本质的是估值,永远要在一个好的价格进入,在此前提下,再选择好公司。

以他代表作,中欧价值发现为例。

其重仓的标的估值都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PE和PB都极低。

通过以上方法选出低估值且能持续而稳定增长的公司,一方面赚取企业估值回归的钱,一方面赚取企业经营的收益。

(2)资产配置:均衡配置、分散持股、长期持有

曹名长在行业配置上也相对均衡,不会出现过度集中的情况,一方面力求在不同类型的领域都挑到好股票,另一方面也为了平衡风险与收益,中庸为上。

以中欧价值发现为例,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汽车、建筑等深度价值板块,单一行业仓位很少超过30%。

在持股集中度上,大多数时候都低于同类平均,只有市场出现明显机会时,才会适度重仓。

在换手率上,维持在1倍左右,说明曹名长一旦看重一只个股,就会长期持有。

这种保守均衡配置、分散持股、长期持有的投资风格充分体现了曹名长价值投资的理念

通过均衡配置和分散持股来分散风险、降低波动,然后通过长期持有等待价值回归。

因此,曹名长的基金波动小、回撤控制能力强。

(3)持仓:高仓位,追求超额收益

与选股、投资组合上的保守相比,老曹在基金的仓位管理方面,较为激进。

以中欧价值发现为例,其股票占净比未跌破过90%,甚至在2018年熊市也是满仓运行。

这体现出了曹名长的攻守策略。

一方面,通过均衡配置和分散持股来降低风险和波动。

另一方面,通过高仓位运作来争取超额收益。

五、关于曹名长的争议

争议一:2018年以来,业绩表现不佳

2017年11月,老曹主刀的中欧恒利三年定期开放混合深受基民追捧,资产总规模一度高达74亿元。

三年之后,中欧恒利迎来第一个开放日,年化收益率仅为3.77%,远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4.17%),让人大跌眼镜。

之后基民赎回71.01亿元,中欧恒利规模缩减超九成。

出问题的不仅仅是中欧恒利。

再来看曹名长的代表产品中欧价值发现

2018年底资产规模为100亿,到了2020年,只剩下27.42亿。

2018年底时,中欧价值发现的机构持有比例高达90%,这就意味着机构在疯狂地赎回曹名长。

2021年,市场风格转为价值,老曹表现依然不佳

前两年业绩不好,还能归结为市场风格不合曹名长的胃口。

但是2021年,市场风格的转为价值,

很多深度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赚的盆满钵满,

可曹名长依然不温不火。

四年了,昔日那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曹名长依旧没有回来。

这样让很多人对曹名长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曹名长究竟能不能梦回巅峰?他的基金还值不值得继续持有?

一切的一切,都有待时间进一步检验。

只是,普通人的投资中,又有多少个四年呢?

争议二:一拖多,挂名还是培养新人

曹名长自从加入中欧一来,最多时的时候,同时挂名了7只基金,其中每个基金都搭档了其他基金经理,一共带了6个新人。同时还兼任策略组负责人。

这些事情都大量消耗老曹的精力。

让人怀疑曹名长是否还有时间和精力花在投研和管理基金上面。

最后,希望曹名长能早日走出低谷,卷土重来。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