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报!检验危化品企业一线员工队伍应急救援技能,这场竞赛的12支队伍“卷”起来了
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今天,由嘉兴市应急管理局、嘉兴市总工会、共青团嘉兴市委员会、嘉兴市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竞赛,在嘉兴港区三江嘉化应急救援基地训练场举行。
烈日下,由各县(市、区)重点企业、社会救援力量组成的12支队伍在综合体能、带压快速堵漏、背空呼救援、三人三带接力出水击靶4个项目中淬火加钢,锤炼本领。
“嘉兴港区是嘉兴市最大的化工园区,三江嘉化是省级应急救援基地。”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该局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竞赛,旨在检验各地专业危化品救援队伍的综合实力。
(相关资料图)
同台竞技
当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前方危化品管道发生泄漏。”“立即处置。”如此紧张的情景,来自带压快速堵漏项目比赛现场。
哨声一响,只见2名参赛队员紧密配合,在烈日下迅速穿戴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如离弦之箭般飞向百米外的事故发生点。
一名队员率先到达指定位置,迅速打开高压水枪,降低所处环境中的危化品密度,赛场瞬间水光四射。水雾的掩护中,另一名队员携带堵漏器材冲向泄漏管道,使用木槌将密封件楔入其中,彻底堵住危化品泄漏的口子。
“这是速度的较量,更是体力的考验。”结束一阶段的比赛,浑身湿透的南湖区卫星化学代表队选手杨清环坦言,路过身边的水池,都想跳进去游个泳。
他向记者介绍,高温环境下的竞技,比平时工作中的训练更加紧张严格、贴近实战。“每快一秒钟将漏点堵截,企业的安全就会更多一分保障。”他说。
赛场上,队员的汗水不断洒落地面,赛道边,来自嘉兴港区消防大队的专业裁判员对选手们赛场上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评判。
随着裁判手中的红旗整齐划一地落下,综合体能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动作迅速的同时不失规范,稳健地抱起假人向前冲刺。
危急情况下,抱着体重100斤的成年人,能跑多快多远?参赛队员们与救人速度较起了劲。
“100斤的假人还是很重的,但是实际情况下,我们营救对象的质量很可能大于假人。”金钟海是平湖市独山能源代表队的队员,也是独山能源消防站的一名战斗员。他告诉记者,为了赛出风格,赛出水平,除了平时训练外,他们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集中训练。
系统训练
锻造专业危化品救援队伍
去年年初,市应急管理局筹备在各县(市、区)各自组建一支危化救援队伍,以便及时解决各地日常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般突发事件。去年年底,该项工作业已完成验收。
“既是‘验兵’,也是‘比武’。”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救援处处长杨达全介绍,此次参赛的队伍都是由企业一线员工组成的专业危化品救援队伍,所设置的竞赛项目聚焦日常生产实际,以促进各支队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更复杂的实战环境未雨绸缪。
桐乡市雄鹰代表队是12支队伍中唯一一支来自民间救援力量的参赛队伍。依托桐乡雄鹰救援队的防化救援队而组建,在专业训练、实战处置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此次比赛,他们交出了一份来自民间救援队伍的答卷。
三人三带接力竞赛中,3名队员齐心协力、缜密配合,在模拟火场的环境下,快速将三个水带连接连在一起,水柱一举击中红色靶点;背空呼救援的发令枪响后,各位参赛选手原地穿戴好防护服,背上空气呼吸器,迅速将被困人员救出火场,并在平地上进行心肺复苏。
“这次竞赛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锻炼机会。从中可以检测到我们存在的不足,对以后的救援工作也能带来一些正向的指引。”桐乡雄鹰救援队指导员徐明松表示,演练能让大家在交流中弥补差距,更好地应用于实战。
经过激烈角逐,港区陈山油库代表队、港区合盛硅业代表队、平湖市独山能源代表队分别获得团体总分成绩前三名。
“锤炼危险化学品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此竞赛为契机,我们将切实把技能竞赛打造成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提高技能的平台,推动我市各类危化专业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