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他被当作偷盗者,却给派出所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近日,建设派出所在短短几日内接到十几起报警,皆来自南杨社区的一位独居老人。内容如出一辙,要么就是她的钱被偷了,要么就是她的银行卡、身份证被偷了,偷盗者已明确,希望派出所赶紧过来抓人。
(资料图片)
接到报警后,建设派出所再一次火速出警,赶往现场。随之揭开了一段暖心故事。
这个“偷盗者”不是别人,而是建设街道南杨社区党委委员、安乐路北党支部书记、浙江省道德模范朱水源先生,他是该社区独居老人、残疾人、结对帮扶对象的服务者,二十多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颤巍的身体,帮助着每一个他了解到的困难者,还创立了“钥匙帮”志愿服务品牌,报警的独居老人正是他的服务对象之一——商阿姨,因年近百岁,又患有老年痴呆,谁都不认识,什么事也都不记得,这才有了这些报警事件。
了解到这样的故事后,6月30日上午,建设派出所邀请朱水源先生来所给全体民警、辅警上了一场特殊的党课,讲述了他平凡而又传奇的一生。
现年72岁的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从小喜欢读书,梦想长大学业有成,能成为一个文学家。14岁那年,正当他满怀梦想、立志学业时,家庭经济困难,迫使他辍学走上打工之路。曾在蚕种厂采过桑、砖瓦厂拉过车、煤饼厂送过煤、环卫处刷过马桶,直到1968年才在市第三建筑公司当上了一名工人。
他,双目患有残疾,视力只有0.04,哪怕相距只有一米也看不清对方的脸。朱水源先生原本是属于需要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但他却克服了种种困难,不计回报地捐资助学、帮扶老人,并把奉献视为毕生追求的事业。朱水源先生平均每个月要走访老人300次,一天至少花6个小时,累计服务时间超过20000小时,去年他更是完成了4000次的老人走访。
结合南杨社区的实际和老年人的需要,朱水源先生在南杨社区试点开展“钥匙帮”和爱心车队志愿服务项目。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常让上门服务的志愿者不能第一时间提供救助,现在他们可以将钥匙交给志愿者,以便需要服务的时候能直接上门。
说到这,朱水源先生从包里掏出了大大的两串钥匙,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开门的钥匙,更是打开老人“心门”的钥匙。同时,社区志愿者也自发组成了爱心车队,每周接送社区里2位需要做血透的病人去医院。
除了积极投身社区工作之外,朱水源先生在公益助学上也奉献了自己的一分力量。1992年朱水源先生成为浙江省第一批“希望工程”参与者,30年来,他累计捐资超35万元,帮助超50余名学生助学解困,并在2017年获得了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同时于2019年11月、2020年6月,牵头成立了高照中学“思源育人公益联盟”、三水湾中学“同心思源教育公益联盟”。
一边是为老人服务,一边是公益助学,朱水源先生都是全身心投入。他说,“趁我眼睛还看得见,身体还能走的时候,多为老人们、为社会干点事。”
听完朱水源先生的感人事迹,在场的民警、辅警都感触颇深,真切感受到了道德模范的力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奉献精神。
最后,建设派出所举行了“行风监督员聘请仪式”,并由所长黄斌向朱水源先生颁发了特邀行风监督员聘书。(图片由南湖公安提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