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文:让非遗“照进”现代生活!桐乡屠甸这场“民俗嘉年华”看点满满

来源:嘉兴在线 2022-06-13 05:41:59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擦亮“风雅桐乡”品牌,今天上午,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桐乡市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暨第三届乡村民俗嘉年华活动在屠甸镇启幕。

今年遗产日的非遗主题活动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此次活动紧扣主题,与“美篆屠甸”相结合,推出桐乡·屠甸“美篆生活”体验节,将相关传统美食类、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展示及体验活动带入大众生活,让居民进一步了解非遗、走进非遗、感受非遗。

活动现场,30位桐乡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获颁证书;来自桐乡各镇(街道)、桐城委的风雅桐乡十二乐章24支男女舞龙队伍巡游表演、精彩角逐,吸引不少村民的驻足停留。

在非遗项目体验、展示区域,蓝印花布、竹编等体验项目,绣塑、蚕茧作画、传统音乐、民俗表演无一不让在场的居民啧啧称奇。尤其是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之一“美篆屠甸”篆刻体验,由君匋艺术院的书法篆刻名家蔡泓杰老师现场坐镇,展示篆刻制作技艺。同时还引入线上篆刻、书画体验,让人穿越时空限制,与钱君匋大师进行艺术共通。不仅如此,参加活动的市民还可以在现场当一回手工艺术家,篆刻一枚心仪的橡皮章。

记者了解到,橡皮章刻印是屠甸镇完全小学的特色,它的刻印过程和传统篆刻相差无几,只是橡皮章相较于石头更为柔软,更适合学生学习,打好印刻基础。

(资料图)

非遗糖画、彩陶泥人、非遗驴打滚……在非遗美食购物区,各式各样的非遗美食、农创、文创产品通过线下非遗购物节与线上直播带货相结合,使得这里瞬间成了“吃货们”的天堂。

马吉林是新市马氏竹编技艺非遗传承人,从事竹编已有60多年时间。“竹编顾名思义,以竹条为底,主要做竹篮、蚕匾、畚箕等生活农用具,编织的图案十分多样化,以‘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居多,由于这是一项细致活,需要靠耐心和信心来沉淀技能,因此,我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将这份技艺代代传承。”

来到百亩观光田野,一场“风雅桐乡”十二乐章书拼图比赛如火如荼地展开。据了解,这场比赛以“风雅桐乡”十二乐章篆刻作品为基础,由桐乡各镇(街道)、桐城委的选手参赛,用拼图的方式展示新时代人文桐乡全景图,彰显“风雅桐乡”独特气质。而亲子小游戏,则是以蒙眼识“字”趣味游戏的方式,让游客能够体验一把夏日田野玩耍的乐趣。“这样的非遗民俗文化活动挺好的,不仅能感受非遗的乐趣,也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红星村村民徐诗怡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还设置了打卡换礼品环节,参与者可以获得“风雅桐乡”凉扇,“美篆屠甸”盲盒印章、印泥等精美小礼品。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传承,近年来,屠甸秉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理念,充分挖掘文化内涵,重视文化传承,开拓文旅融合新思路。

“此次乡村民俗嘉年华活动是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展示非遗、体验非遗、共享非遗,充分展现桐乡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不断擦亮十二乐章‘美篆屠甸’篇章文化品牌,助推‘风雅桐乡’建设,让‘风雅桐乡’尽绽芳华。”屠甸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图片由屠甸镇提供)

关键词: 本次活动 自然遗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