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点赞 | 收获满城“才气”——“嘉兴人才日”5岁啦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人们的印象里,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总是和能级更高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捆绑”在一起。
北上广深,一度成为国内人才集聚的代名词。
然而近年来,一些地级市频频登上各大人才吸引力榜单,成为吸引人才的“流量”担当,人才吸引力指数直逼一线城市。
在这些新晋地级市中,位于长三角中心腹地的嘉兴就是杰出代表。2021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榜显示,嘉兴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全国城市第22位、全省第3位,仅次于杭州和宁波之后。在青年人才上,近三年嘉兴新引进大学生超过31万人,并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超过不少“万亿城市”。
目前,550多万常住人口的嘉兴,人才资源总量已经突破123万人。嘉兴用硬核的人才数据证明,这座以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两个文化”闻名的江南水乡名城,正在成为长三角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各方人才近悦远来,嘉兴的秘诀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座城市给予人才的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
从无到有——浙江省内首创城市“人才日”
2018年4月8日,“嘉兴人才日”横空出世。
站在2022年,看“人才日”这三个字,也许稀松平常。但是回望5年前,嘉兴创设城市人才日,走在全国前列,在浙江省内也是首个。
为人才设立一个节日,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做一个“开创者”,一定要敢为天下先。这一点嘉兴倒是天然具备。
嘉兴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也是红船精神的诞生地。红船精神的第一条,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有了设立人才日的果敢与决断,还得有谋实人才日的定力和水平。
2018年,嘉兴第一个人才日主题定位为“在最红的地方遇见最好的你”。
“最红的地方”彰显了嘉兴的城市基因,也展现了嘉兴人深入骨髓的红船精神,“最好的你”彰显了嘉兴对待人才的“痴心一片”:人才若来,嘉兴必不负你。
这一天,位于嘉兴科技城的“智立方”落成开馆。“红船服务”总联盟、嘉兴科技大市场、人才服务银行、嘉兴注册会计师协会、嘉兴律师协会等10家机构正式入驻,这是浙江省首创的“一站式”人才创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至今仍是嘉兴人才的一大地标性建筑。据悉,已累计服务人才超过4万人次。
这样的开篇,也成就了“嘉兴人才日”陆续上演的精彩故事。
浙江省首个人才服务综合体——“智立方”从有到优——人才归属感尊荣感“拉满”
如果说2018年-2020年的人才日,只是嘉兴人才工作部门倡议的一个“民间”节日。那到了2021年,这个节日就有了正式的“官方”背书。
2021年4月,经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确定每年的5月18日为嘉兴百万人才共同的节日,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一座城”的名义庆祝“一嘉人”的节日。
启幕活动上,嘉兴市委书记张兵以城市之名发表《致人才礼遇词》,向来嘉、留嘉、爱嘉的人才告白:来了这座城,就是“一嘉人”。选择嘉兴,就是选择城·人之美。
点亮一座城,同是一“嘉”人。当晚,嘉兴点亮全城上百栋标志性建筑,上演主题灯光秀向全市人才致敬。“人才日”灯光秀让这座城市的夜晚更加缤纷绚烂、美轮美奂。不得不说,身在嘉兴的人才,当天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拉满”。
嘉兴人才日,是对创新者、奋斗者、追梦者的崇高礼赞。当然,不只是在5月18日当天,在日常的每一天,在嘉人才都将拥有专属的灿烂和美好,每一天都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好日子。
清华学子张靖,目前正在嘉创业。2020年5月,正直新冠全球爆发初期,张博士跨越半个地球回到祖国,把3D骨骼打印技术带到了禾城。
初到桐乡,张博士人生地不熟,公司所在园区给予了“保姆式”落户服务,迅速为其解决办公场地,多渠道联系介绍为其引荐招聘到公司急需的首位员工。
“令我感动的是,嘉兴政府的办事效率非常高,我们企业注册、选址、招聘等,都享受到了‘一条龙’服务,政府常常把我们的问题提前想到,并给出了解决方法,十分周到和暖心”,张靖说。
同样感受到宾至如归的还有国际钢琴大师马克西姆。为保障其在嘉兴开展钢琴教学研究,嘉兴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外国人来华工作证办理、人才安居、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创造舒适“软环境”,让国际人才安心在嘉兴落户发展。
城市和人才最好的关系就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
2021年,嘉兴城市财政自给率超过100%,位列全国第4;财政总收入排名地级市前5位,所有县(市)的财政总收入都超1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浙江省最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居浙江省首位……这背后,人才第一资源的支撑功不可没。
今年5月18日,嘉兴将迎来第5个城市人才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城市与人才“美美与共”的故事还将续写怎样的动人篇章,让我们一起期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