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0573】爱拼才会赢!3名市场经营户的战“疫”30天
一场春雨,不期而至。雨后,满目郁郁葱葱,更显勃勃生机。
“一天天都在好起来。”坐在档口,看着人来人往,是嘉兴水果市场经营户陈建福习惯的放松方式,“30天了,熟悉的市场又回来了!”
此时,在海宁皮革城的一间店铺里,钱玉宇正在仔细整理样衣。趁着这段时间相对空闲,他与设计师忙着研发新品,为销售旺季的到来做足准备。
在桐乡濮院的王改地,望着窗外的雨,不由得想起曾经的打拼岁月。随着假期的到来,抖音粉丝129万的她,正在找货源、排直播计划,积极酝酿着新一轮冲刺。
3月28日以来,因多起疫情,嘉兴水果市场、濮院羊毛衫市场和海宁中国皮革城等在全国居于龙头地位的专业市场先后按下“暂停键”。30天过去了,这些专业市场已全面重启。对于每一个努力拼搏的市场经营户而言,明天依然充满期待。
“爱拼才会赢,我对市场有信心”
受访者供图
昨天下午,位于嘉兴经开区的嘉兴水果市场车来车往,每一个人都是步履匆匆。福闽果业总经理陈建福终于有时间盘点一下复市后每天的营业额:100万不到,100万多点,110多万,120多万,130多万……
19岁从福建漳州来到嘉兴,经过30年的打拼,将2个档口发展到如今的25个档口,这个“爱拼敢赢”的闽南汉子自带不服输的劲头,“这波旺季还剩20多天,我们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然而,回想起嘉兴经开区“3·28”疫情,酸楚的感觉依然会涌上心头。
当天早上5点不到,陈建福一醒来就发现手机上有一长串的未接来电,几乎都是市场领导和店里经理打来的。“不好,肯定有事!”他第一时间赶到市场,却发现大门已经关闭。原来,因有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涉及嘉兴水果市场,市场被列入临时封闭管理区,焦虑的情绪在市场内外弥漫开来。
七万多箱,价值七八百万元,陈建福盘了盘档口的货,心情沉到了谷底。根据防疫要求,陈建福开始了“14+7”的居家隔离。
隔离的日子里,他还是习惯性地打开手机上的监控。空无一人的档口里,准备发往全国各地的水果小山一般堆着。“芒果和圣女果这些不耐放的,没几天就烂了,就算是沃柑、枇杷这些耐储存的,也顶多十来天。”不看监控不放心,看看监控心更急。
“陈总,还在市场的水果怎么办?”“陈总,这些水果能转运吗?”哪怕是隔离期间,电话从没停过,大家积极商量着对策。
客商的焦虑他都懂,时间就是水果最大的敌人。
好在政府给他吃了颗“定心丸”。在党员干部的接力支援下,陈建福滞留在市场内的一大半水果被顺利转运到了冷库。
穿着防护服本就笨重,再搬上一二十斤一箱的水果,志愿者们的脚步略显迟滞,但一趟又一趟,搬上又搬下,每个人都不含糊……看着手机监控里如蚂蚁搬家般转移水果的场景,陈建福鼻子发酸,“感动啊!”
隔离的日子里,陈建福大多靠健身和做菜打发时间,并积极为市场复市筹划着、准备着。相对于他的不急不躁,客商们可没那么好的心态,“隔离这么久,客户都要跑光了”“重开后,生意还能不能恢复”……对此,陈建福并不担心,“市场刚开,我就来了,相信会有办法的。”
“市场减免一点,经营户帮扶一点,客商损失一点”,市场复市前,一则帮扶方案迅速扩散,焦虑情绪随即降温。“大家都分担一点,我们的损失就少一点。”乐观的陈建福没有告诉大家,这波疫情中他承担了200多万元的损失。
4月20日零点,陈建福跑进跑出,忙得热火朝天。经历20余天闭市后,被誉为“华东第一果市”的嘉兴水果市场按下“重启键”。原本空荡荡的档口再次被全国各地发来的水果填满,“30年了,我知道,爱拼才会赢,我对市场有信心。”
“坐不住了,我必须去干点什么”
开开 摄
昨天下午1点30分,海宁中国皮革城,一只蓝色口罩遮住了大半个脸的钱玉宇通过扫码、测温、检查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后,进入了皮革城H座,径直向四楼的“情缘人间”店铺走去。
来到这间只有30余平方米的店铺内,钱玉宇的心舒缓下来。打开灯,在柔和的灯光下,一款款新潮的女式皮装显得“神采奕奕”。
钱玉宇是海宁人,16岁就跟着老师傅学习做皮衣,后来在周王庙镇开了工厂,主攻女装,生意红火后,又在皮革城里租了店面,作为样衣展示窗口。平日里,他总是两头跑,每天能向全国各地发七八十件皮衣。
但周王庙“3·16”疫情和海宁“4·2”疫情的接踵而至,打破了这种宁静。“那些日子,天好像经常下雨,就像我的心情,冷飕飕的。”钱玉宇怎么也没想到,短时间内会遭遇两起疫情,险些让他心灰意冷。
3月28日,钱玉宇接到通知,因疫情升级管控措施的周王庙镇即将迎来解封。3月31日,恢复信心的他赶到工厂,带领员工生产了30多件皮衣。随后,又通过网络,接下了一个近6000件皮装的订单。
走在路上,春风拂面,一切似乎都在好起来,谁料疫情再次突袭。4月4日,海宁启动Ⅰ级应急响应。4月6日零时起,管控措施进一步升格,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全域按管控区要求进行管控。
“我在周王庙镇接到通知时,真想直接‘躺平’算了。但看着形势越来越严峻,还是坐不住了,我必须去干点什么,干脆就报名当起了志愿者。”当天,钱玉宇赶赴集合点,随车带领25名高风险人员去镇海集中隔离,至晚上8点才返回。
从镇海回来,钱玉宇除了居家医学观察,就是做志愿者参与一线抗疫,“亲历疫情逐步好转的过程,心情真的不一样。”4月16日深夜,海宁下调应急响应至Ⅲ级。翌日,窗外车声隆隆,解封了!
再次来到皮革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即便一连数日,店铺里没来过一位客商,他依然每天都要去坐一坐,整理一下样衣。
“叮咚——”4月21日,微信里弹出的一条消息让他喜上眉梢,考虑到疫情影响,市场方减免租金近两万元,“这帮我减轻了压力,大家也明白,抗击疫情不是孤军作战,只要有信心,扛过去就是花开!”
这些天,皮装销售开始进入淡季,但钱玉宇没有放弃努力。没有订单,工厂就为其他外贸公司做加工;顾客寥寥,他便与设计师对接,积极研发新品。目前,工厂已完成了6个系列的样衣设计。
“转型直播,我想寻找另一条路”
受访者供图
4月25日下午,风狂雨骤。在嘉兴市第一医院,王改地匆匆忙忙就诊后,便不顾风雨,马不停蹄地直奔位于桐乡濮院的浙江毛衣姐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王改地是该公司负责人,也是濮院当地的网红“毛衣姐姐”。这次急匆匆赶赴嘉兴就医,是因为疫情以来,实在是太忙太累了!
自3月28日嘉兴水果市场发生疫情以来,同样身处专业市场的“毛衣姐姐”就没轻松过,每天都在盘算着应急措施。
“毛姐,我被隔离了!”4月2日早上6点半,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毛衣姐姐”拿起电话,就听公司的一名主播这么说。
顿时,她意识到疫情可能严重了!叮嘱再三后,“毛衣姐姐”麻利地打起铺盖卷,放入车中,直奔公司。
“我必须马上赶过去,即使在公司就地隔离,也还能做很多事情!”4月2日上午11时30分起,桐乡市启动Ⅱ级应急响应。随后,濮院成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
气氛骤然紧张,但“毛衣姐姐”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工作:与公司部门负责人紧急商量应急预案;通知不能到公司的员工居家配合防疫;安排客服尽快居家上岗,确保信息畅通;带领员工抢抓最后时机,对还能发的订单紧急发货……
当天下午4点,一切安排就绪,“毛衣姐姐”选择继续留在公司里,并开始了一段特殊的隔离日子。
静悄悄的公司里,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晾衣间和直播间。“既来之,则安之!我主要就是拍拍抖音,维护好热度。空下来,就打扫卫生,浇浇花草!”这段时间,“毛衣姐姐”还通过网络与客户联系,一起商量毛衫新款。
毛衫之都,时尚重启。4月12日零时起,疫情防控“三区”调整不再涉及市场区域,且应急响应降为Ⅲ级,濮院镇开始有序复工复产复市。
原本每周只做一两次直播的“毛衣姐姐”,开始坚持每天在直播间忙活。每一场直播,不仅有专业讲解,还有时尚资讯和穿衣搭配技巧的分享,成熟知性的直播风格,拢住了不少粉丝的心。
从实体店老板娘,到创立电商公司,再成功转型为抖音商家主播,每一次,“毛衣姐姐”总能乘势而上。严格来说,她早已不是纯粹的市场经营户,但任凭别人怎么劝说,她依然选择与濮院羊毛衫市场比邻而居,“离市场越近,敏锐度就更强,我还是那个‘市场人’。”
转眼五一假期就要来了,“毛衣姐姐”变得更忙了,“转型直播,我想寻找另一条路,希望市场早日恢复昔日的活力。”
为每一个努力拼搏的经营户点赞
□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
建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在市场大市嘉兴已不是新鲜事。从1988年建成首个专业市场至今,嘉兴的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区域特色经济。“中国皮都”“中国毛衫之都”“华东第一果市”等美誉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个“市场人”的努力。
今年3月以来,多起疫情突袭嘉兴,让平湖·中国服装城、嘉兴水果市场、濮院羊毛衫市场和海宁中国皮革城等在全国居于龙头地位的专业市场先后按下“暂停键”,这给产业及上下游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但在战“疫”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政府的努力,也看到了经营户的努力。面对疫情,嘉兴的市场经营户没有选择“躺平”:有的做志愿者冲在一线,有的积极为复市出谋划策,有的千方百计降低损失……生动诠释了“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
专业市场“动起来”,产业链才能“活起来”。嘉兴的果断处置,市场的快速复市,为全国大流通消除“梗阻”,有力推动了全产业链式协同复工复产。
我们要为每一个努力拼搏的市场经营户点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