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同期声】疫情保供“急先锋”,建议打造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
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圈划重点、仔细记录,今天上午,嘉兴市人大代表朱卫康参加嘉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得非常激动,深受鼓舞,为嘉兴的蝶变跃升喝彩,也希望能在相关工作方面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朱卫康是平湖市农产品展销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自从3月嘉兴发生疫情以来,一直在一线忙物资保供工作。3月13日,平湖通报出现新冠肺炎确诊阳性感染者,这座城市就此进入了病毒传播速度与疫情防控速度的对战状态。
“我们马上组建了3个采购团队,既要保证每天蔬菜的采购量,还要确保封管区域的物资配送。”即便是现在回忆,朱卫康仍然不忘当时的紧急情形,语气也随之变得急迫。在防疫吃紧的阶段,朱卫康带着团队轮班上阵,“最多的一天,我们为1.5万户家庭配送了物资,包括蔬菜、肉类和粮油产品等,保证居民在居家隔离期间的生活不受影响。”
保供应就是稳局面。随着疫情发展,尤其是3月底嘉兴蔬菜批发市场发生疫情,平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同步封闭后,保供难度增大。“我们打通了与丽水的山海协作通道,由他们帮助组织衢州等地的货源发到嘉兴,每天发送的物资都在100吨以上,保证了一些小型农贸市场、社区超市的货源。”市民们看到市场里每天都有堆成小山的新鲜农产品,仓廪实,心自安。
受到疫情影响,原本销往上海的平湖本地农产品出现滞销情况,“政府帮助我们协调,在打开外部采购渠道的同时,首先确保收购本地的农产品,打通内部流通环节。”3月以来,朱卫康共收购本地滞销农产品230多吨,从地头到餐桌,既保证蔬菜的新鲜,又解决了农户的烦恼。
“菜篮子”工程是事关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民生工程,尤其是遇到类似疫情这样的特殊情况,“劳动力和物资的紧缺问题在特殊时期会尤其凸显,所以我建议政府在‘后疫情时代’加快建立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以保障突发状况下的‘菜篮子’安稳。”
朱卫康建议,从“一格局、一平台、一队伍”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建立流通体系,包括“一社区一生鲜”的社区生鲜超市格局、区域农产品一体化智慧平台、疫情保供临时工作后备队伍等,“比如区域农产品一体化智慧平台,可以将我市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平台纳入统一管控,各产销单位在农产品‘一进一出’时自主上报,在疫情期间可实现‘产-销’之间的信息对称,既解决了销售方的采购难困扰,也解决了生产方的滞销问题。同时,可进行价格监管,如此一来,囤积抬价造成的扰乱市场和滞销问题也迎刃而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