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嘉”观察】5年前在晚报“青春日记”栏目亮相的她,如今视野更开阔

来源:嘉兴在线 2022-04-25 22:15:19

今天上午,嘉兴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前,我早早地蹲守在嘉兴大剧院,等待代表委员入场。

8点30分左右,代表委员陆续抵达。他们身着正装,都戴着口罩,即便是熟人,也不太容易认出。

这时,一位女孩向我迎面走来,披肩发,一身黑色西装,干净利落。

“是鲍记者吗?”我一懵,没认出是谁,有些尴尬,随即看了看她的出席证,上面写着“刘惠婷”。

“原来是你啊!”刘惠婷可是我的老朋友了。

第一次见到刘惠婷,还是10年前。2012年,她大学毕业之后,辞职回到桐乡濮院油车桥村,帮助父亲经营粮油农机合作社,后来还成农村合作社的一名农机手。

那年我下乡采访,恰逢秋收,看着她开着收割机“驰骋”金黄的稻浪中,好不潇洒。但一问她问题,却总是不好意思开口,只是一个劲地笑。

在之后的日子里,这个不怕苦、不怕累的女汉子开始钻研农机、引进技术、申请专利,后来,由于技术过硬,被社员一致推选为油车桥粮油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成为村民致富的领头人。

2017年,刘惠婷当选为嘉兴市第八届人大代表,成为这一届最年轻的代表。那一年两会,她还在《南湖晚报》两会“青春日记”栏目里亮相,讲述了自己初次履职的心路历程。

近年来,刘惠婷的身上添了很多“光环”,比如“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团干部”“浙江省最美巾帼新农人”“嘉兴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虽然之后再也没有采访过她,但听到这些消息,真挺为她高兴。

如今,刘惠婷也不再是那个羞涩的小姑娘了,面对记者,她落落大方,侃侃而谈。

刘惠婷告诉我,这些年来,合作社利用在农机方面的技术优势,开展水稻种植全程托管业务,通过农机服务当起了“田保姆”,已经发展成一家以粮油全程机械化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

现在,合作社不仅拥有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粮食加工设备等各类农业机械,还购进了无人机,大大提高了为稻田播撒农药的效率。

今年,刘惠婷又当选为市第九届人大代表,有了5年的履职经验,她的视野也更加开阔。

她说,这些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越来越好,但她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印象最深的,就是马路两侧杂乱无序的线杆。新杆不断增加,旧杆无法去除,村内的线杆纵横交错,甚至影响了农机使用。所以,她建议把电线杆的设立纳入农村整体规划,由相关部门统一管理,既不妨碍美观,也能节约成本。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刘惠婷一样投身农村,在田野中播种梦想,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而他们也有了一个新称呼——“新农人”。

刘惠婷说,她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农村,成为懂技术、有知识、擅经营的“新农人”,让现代化农业运用得更广泛,让农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部分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关键词: 人大代表 美丽乡村 农业机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