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记·“疫”情笔记】时间都去哪儿了?争分夺秒与疫情抢时间
嘉源集团建设管理部、战略发展部经理、驻海宁市海昌街道狮岭社区市级部门党员干部志愿者 蔡梦珂
4月10日 星期日 晴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空气中却充满了“宁静”的力量。夜渐渐深了,有些居民已经熄灯,但是忙碌了一天的社区干部们,依然在为守护万家灯火而坚守。
4月5日接到驰援海宁抗疫任务后,便连夜赶到了派驻社区——海昌街道狮岭社区。说实话,真正来到抗疫一线,我只能算是一名新兵,深感使命光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如何协助社区做好抗疫工作,抓手在哪里?接到指令的那一刻我便在思考。社区是疫情防控是第一关口,是战场的最前线,不容有失,关键时刻必须要把社区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无限放大,构建起同心同向、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才能打赢这场硬仗。
当晚来到社区的第一件事,便是了解社区基本情况和防疫工作,并与社区朱书记、海宁联挂干部一起讨论狮岭社区的防控组织体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健全与优化,制定了“1+4+7+29+200”的战斗军团组建目标:即设置1个指挥部、划分4个大网格、配备7名网格员、细分29个微网格、组织200名志愿者。同时明确分工任务,设置了核酸检测组、物资保障组、巡防劝导组、重点人员管控组、应急处置组等工作小组,大家一个萝卜一个坑,各领其命,各司其职。
在此作战体系下,这几天的防疫工作秩序,7000多人的吃喝拉撒,总体上有条不紊。当然也有酸甜苦辣和诸多艰辛,因为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是关键,争分夺秒因此成了常态,大家体会最深的,就是“时间都去哪儿了”。
忙里忙外一转眼指针就过了十二点,第二天五点左右又要张罗核酸检测,遇到紧急任务和突发情况,如接受生活物资、连夜排查和转移密接人员,那通宵也是常有的事,以至于我们社区的副书记韩徐生不由感叹:“泡面盒饭算标配,洗澡睡觉才美味”。
但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狮岭社区还没有出现“确诊病例”,总结下来,在完善的作战体系下,还要念好疫情防控“三字经”。
一是念好“快”字经,当好硬核管控“守门员”。对排查发现的密接、次密接人员,社区第一时间组织上门采取隔离管控措施,并立即上报街道,对相关人员转移处置,目前狮岭社区转移密接人员集中隔离80人,居家隔离次密接人员47人,迅速高效阻断社区传播链条。
二是念好“喊”字经,当好防疫政策“宣传员”。社区巡防劝导组每天以社区大广播、流动小喇叭、微信网格群为载体,营造防疫氛围,宣传防疫政策,派驻社区后已连续发动居民参加了4轮全员核酸检测,同时引导社区居民平时不出户、不聚集,做好自身防护,让社区能够“静下来”。
三是念好“跑”字经,当好上门服务“快递员”。按照“党员多跑腿、住户少出门”的原则,由物资保障组开通了急需物资在线下单服务,发动微网格员、组织志愿者为社区群众配送肉蔬2532份,采购生活物资600多份,代购药品400多件,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做到隔离不隔爱,隔墙不隔心。
既然来到了狮岭社区,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守护好这一方百姓,尽自己所能,守望这一方土地再次绽放勃勃生机。(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