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出租车“爱的奔赴”,致敬身边的抗疫“平民英雄”
昨天,原定早上8点接病人的王秋英,提前40分钟赶到元一柏庄,接上坐着轮椅出来的80多岁老太太,赶往嘉兴市第一医院就医,“老人家去医院做血透,大概需要4个小时,中午我再去医院接她回小区。”
眼下,嘉兴疫情形势严峻,随着“三区”管控区域的不断扩大,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如何解决“三区”血透病人、老年病患等就医难问题。
曾经,坐公交车、出租车等立马能解决的出行问题,现在因为疫情防控要求,成为棘手难题。
3月28日,嘉兴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在出租群发出一则征集令:征召应急车辆志愿者,转运血透病人、老年病患等。第一时间,王秋英、钱卫斌报名。
“24小时待命,随时有需要,随时出发”
昨天下午3点,记者打通王秋英电话时,她正开车前往市第一医院,准备送一名病人回长新公寓,“送完这个病人,我还要立马赶去医院,再接一个病人去晴湾。”
这几天,王秋英一直都是这么忙。早上6点多离开居住的宾馆,晚上午夜时分才回去。“我记得有一天,我刚回到宾馆没多久,就接到送两个病人回家的单子。回来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点多。”
3月31日晚上,她接到一个单子,送市第一医院的病人回家。距离约定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为了节省来回跑的时间,她把车子停在城南路上。当晚,风特别大,气温骤降,“我开了车里的空调取暖,刚好中间没有接到其他单子,我趁机打了个盹。送了这个病人后,我又送了三波人。”
披星戴月,奔跑在嘉兴街头,转运“三区”的病人,王秋英不觉得辛苦,她觉得只要能帮到人,一切都值得。“有一天,我接了一个病人,一个星期没有做血透,已经有点扛不住了。看到有车来接他去医院,他非常感激,说是‘有救了’。”
“这些病人很难,我们能帮一定帮。”和王秋英一样,24小时待命的钱卫斌这几天都没好好睡个觉,昨天早上6点半,他根据前一天约定的时间,去秀洲区高照街道接一个病人,到小区门口的指定地点,就见到一个小姑娘孤零零站在那里。“小姑娘才16岁,太可怜了。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及时提供帮助,这是我认为最值得的事情。”
“愚公移山,再艰难也能挺过去”
“我参加抗疫,丈夫刚开始有点担心,觉得会不会有危险。我就说‘在困难面前,你不管,他不管,还有谁来管?我们必须站出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家’,最后他被我说服了。”为了疫情防控需要,王秋英已经4天没有回家,一直居住在公司安排的宾馆,“丈夫现在很支持我,家里的事情我全部脱手,由他一个人管。”
支援平湖的百名嘉兴出租车驾驶员,王秋英、钱卫斌也在其中。在平湖鏖战疫情的八天八夜,他们被众志成城的精神感动,也看到战胜疫情的希望,“平湖能挺过来,我们嘉兴市区肯定也行。”王秋英说,这些天,大家在出租车司机的群里说起疫情,都有战胜的信心,“大家说,‘愚公移山’,我们一定能把疫情一点点‘消灭’,相信再艰难,我们也能挺过去。”
抗疫,勇往直前。“不是只有我们在战斗。”王秋英、钱卫斌说,标本运输,核酸检测医护人员接送,转运病人……“在这场战疫中,有太多我们的同事和同行冲在前面。大家勇敢而有信念,相信战胜疫情就在不久的将来。”
据嘉兴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统计,目前,嘉兴市本级有423辆出租车、340辆大巴车应急待命,随时投入到抗疫中去。
在这次抗疫中,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平民英雄”,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待到山河无恙,大家一起眺望祖国壮丽风光。(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