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提醒: 这样做,可以降低新冠病毒经物品感染的风险
❖
今年以来,国内多地召开的本地疫情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有多起疫情均研判不排除经境外物品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这意味着新冠病毒通过进口邮件快件、进口物品等“物传人”的风险值得警惕。那么,作为普通市民,该怎么来预防“物传人”呢?市疾控中心发布温馨提醒。
A
“物传人”不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
现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排出的病毒可以污染物品表面,病毒在物品表面不会增殖,在常温条件下病毒短时间内会降解失去感染活性。并且在不同的物品表面病毒存活的时间也有差异,在纸巾和印刷品等材料上存活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24小时。新冠病毒在物品上的存活时间还受到环境因素和病毒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低温、潮湿、密闭环境和病毒浓度高的条件可能会延长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新冠病毒对消毒剂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可以快速灭活新冠病毒。
Q
物品“核酸阳性”会导致人感染吗?
物品核酸阳性有两种可能:一是物品上确实有活病毒存在;二是病毒已灭活或存在病毒核酸片段。只有在人体的某个部位(如手部)接触到被高载量活病毒污染的物品,短时间内再触碰鼻子等部位,使病毒进入呼吸道,才能导致人体感染。由此可见,要实现“物传人”的条件比较苛刻,只要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被阻断,比如说物品表面做好消毒、处理可疑物品前规范配戴口罩和手套、接触后做好手卫生,就不会被感染。
Q
怎么预防“物传人”?
嘉兴的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人物同防”的原则,强化入境人员闭环管理措施的同时,加强进口物品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对国际邮件、冷链食品、工业企业物品和商场超市、专业市场进口商品分类管理措施,加强重点人员和进口物品的核酸检测、物品和场所的消毒,加强一线人员个人防护,筑牢进口物品防控风险屏障。
在此,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加强防护,避免新冠病毒通过快递等物品造成“物传人”:
收取快递物品时应做好适度防护,如戴口罩、手套,人员保持一米距离或无接触收件等;快递外包装尽量不带回家,如要带回,可采用消毒湿巾六面擦拭消毒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全过程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处理完快递后,双手要在流动的清水下用洗手液清洗,或者用快速洗手消毒剂消毒。
接收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快递或物品时,要戴好口罩和手套,采用75%的酒精或“84消毒液”对内外包装进行消毒,也可以在阳台等室外空旷的地方存放几天(确保入境一周以上)再打开,包裹内物品也建议消毒。处理境外邮件或物品的全过程,应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处理完快递后,双手同样要清洗和快速消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