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家私募近一年调研超300次,哪些私募“劳有所得”?

来源:私募排排网 2022-04-29 18:13:38

对于基本面投资方法来说,调研上市公司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正值五一劳动节之际,私募排排网“勤奋名单”来袭,近一年,哪些私募机构占据勤奋“C”位?我们不妨一睹为快。私募排排网统计发现,近一年,平均每周就至少调研1次的私募机构为286家,24家私募机构一年调研超300次,上海地区“勤奋”私募最多。哪些私募“劳有所得”?

勤奋C位花落谁家?24家私募一年调研超300

投资是每天默默工作、长期研究的过程。公开数据显示,超过3000家私募机构出现在了上市公司公开的近一年调研名单中,其中,24家私募机构一年调研的次数超过300,百亿私募超过半数。25家积极调研的私募中,14家为百亿私募,占了58.33%。他们分别是淡水泉、高毅资产、盘京投资、煜德投资、景林资产、敦和资管、泓澄投资、汐泰投资、聚鸣投资、中欧瑞博、盈峰资本、趣时资产、凯丰投资、同犇投资。

淡水泉一年调研了上市公司641次,“看”了346家上市公司,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天就有1—2位研究员或基金经理参与到了和上市公司的交流中。高毅资产近一年调研了上市公司635次,涉及到356家上市公司;盘京投资近一年调研次数也超500次,覆盖313家上市公司。

此外,除了百亿私募青骊投资、名禹资产、明河投资、拾贝投资、鸿道投资、悟空投资、健顺投资、彤源投资、中意资产、混沌投资等勤奋的私募管理人也成功登上“勤奋C位”,非常注重通过调研的方法考察企业,近一年的调研次数远超同行。他们近一年孜孜不倦地调研了超300余次,“看了”200到300家上市公司。

“定量的东西很多时候是精确的错误,定性是模糊的正确”,要不断去跑企业,要有感觉上的认知。而且,多跑调研就是希望可以比别人领先一点发现景气度,可以先得出一个未来。”一位偏向“景气度”投资的基金经理曾经表示,在他个人看来,判断景气度的方式之一,就是频繁调研。

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企业调研更受宠,上海“勤奋私募”数量居首

一些新兴行业的认知壁垒很高,要把行业研究明白,就要做大量的上下游验证,要有大量的资料收集。在这个背景下,超越原本的认知壁垒。从私募整体的调研偏好来看,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的上市公司更受私募机构调研偏爱,主板企业则略受冷落。具体来看,私募对深证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证主板的调研占比近似为6:5:6:3。

主板大型企业偏多,中小板主要针对中型企业,而创业板大多是有一定规模的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科创板则是偏向于成长中的创新企业。由于上市条件相对宽松,企业之间的“质地”存在较大的差别,创业板和科创板里面的企业也更加需要长期的跟踪和调研。

此外,数据显示,近一年,平均一周至少调研一次的私募机构有286家,来自三个地区的管理最多,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上海以48.79%的“勤奋”私募占比占据“勤奋城市C位”。此外,也有不少“勤奋私募”来自广州、杭州、成都、澄迈。

平均一周至少调研一次,哪些私募管理人“劳有所得”?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近一年调研次数在52次以上的私募机构为286家,也就是说这286家管理人平均每周就参与一次调研。哪些管理人既勤劳,又有结果?

年初以来,权益市场跌了不少,尤其是股票市场,受到俄乌冲突、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通胀、国内二次疫情爆发等因素的“夹击”,整个一季度市场出现快速的单边下跌,沪深300指数一季度跌幅高达14.53%,下跌14.06%。股市多个板块的估值明显回落。

去年深陷泥潭的大盘股泥沙俱下,近一年沪深300的跌幅为17.12%,而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指数一季度更是基本抹去2021全年涨幅,近一年的涨幅收窄为0.71%。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近一年勤奋调研,平均一周至少调研一次的286家私募机构的平均收益率为-3.14%,超越沪深300指数表现。而以下这些管理人,近一年管理的基金不仅跑出了正收益,还收获了不错的收益率。

截至2022年3月底,勤奋调研并且劳有所得,一年期业绩表现居前的管理人就包括了玄卜投资、涌贝资产、鸿凯投资、成泉资本、玖歌投资、环懿私募基金、银石投资、远信投资、正圆投资、睿扬投资、鸿道投资、衍航投资、昶元投资、南土资产、玄元投资、亘曦资产等。

其中,远信投资、正圆投资、睿扬投资、玄元投资、仁桥投资是百亿私募中近一年不仅调研次数居前,业绩也排在前列。仁桥投资属于防守型,正圆投资风格偏进攻型,远信投资、睿扬投资、玄元投资的风格介于前两者之间。

实际上,除了公开的信息,私募机构也积极把握一对一的调研考察机会。正圆投资廖茂林表示,科技股的投资,调研是非常重要的验证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逻辑的方法,2010年以来,独立调研上市公司超200家,团队调研超1000家。

远信投资黄垲锐指出,在今年开年以来的这轮调整之中,他们近期加强与核心股票池公司的调研交流,了解公司经营动态,确认公司近期基本面是否有积极显著的变化,他们系统梳理并调研了重仓企业,探究宏观因素对有些公司影响到底如何。

我们在考察机构管理人时,除了考察机构的业绩、管理规模、基金数量、最大回撤等风控数据,也不能不进行定性的分析,比如说机构的风格持续性、投资理念,如何进行行业和个股的认知迭代等。

有用就收藏、点赞、分享一键三连吧~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