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5%!百亿私募逼近预警线,中性策略又香了?
今天大A在内忧外患之下一口气暴跌5%,很多股票多头策略的表现可能进一步恶化。
就在前两周,市场还在传多家百亿私募希望下调预警线和清盘线的消息。紧接着,百亿量化私募灵均被爆出多款产品已经跌破预警线。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灵均旗下的多只量化产品单位净值跌破预警线,年内亏损超19%。
同时,灵均中泰系列产品已经跌至0.75附近。
今年大A持续疲软,尤其是小盘股明显落后,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明显弱于中证500,后者也明显弱于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时间区间2022.1.1-2022.4.15
由于量化策略的组合非常分散,一般会涉及几百只股票,所以当市场风格偏向小盘股时表现会比较好一些。
比如去年二三季度时,小盘股表现非常活跃,量化私募也着实火了一把。但在今年风格切换之下,量化私募做出收益来确实也很难。
01 中性策略咸鱼翻身
其实不只是量化表现拉胯,今年绝大多数产品表现都不怎么好,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
截至4月19日,有1165只私募基金累计净值低于预警线(0.8元),786只净值跌破止损线(0.7元),其中绝大多数为股票多头策略产品。
在这种行情下,相对价值(也叫中性策略)产品、CTA和债券策略产品的表现相对漂亮一些。
华宝证券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该机构观察的6大策略产品中,相对价值产品收益率中位数表现最好,为0.62%,而最大回撤的中位数仅为0.40%。
即使在第一季度,相对价值表现也不俗。收益率略微低于CTA和债券策略,最大回撤仅次于债券策略产品。
去年一度被嫌弃的中性策略,今年一下子咸鱼翻身。
所谓相对价值策略是一种比较中性的策略,它旨在通过发现两个产品之间的定价错误来获取超额收益。
举个例子:
假设A和B两个白酒股的价差常年保持在100元之间,但在某天盘中突然扩大到120元。这个时候,相对价值策略就会买入价格低的B,卖出价格高的A,等价差回到100元时获利。
一个做多,一个做空,对冲掉了部分的系统性风险β。即使两只白酒股都涨了,只要A的涨幅大于B,最后仍然是赚钱的。
在实际操作中,对冲的品种会更复杂,可能涉及到可转债、期权、股指期货等。
在不看好未来市场大行情的情况下,或者没有主线行情的情况下,β收益可能指望不上,所以中性策略还是比较看好的。
02 量魁夺魁
在今年的中性策略产品收益靠前的机构中,既有量魁这样的多策略并重的选手,也有衍复这样的传统量化强手。
目前量魁已经公布收益数据的产品里,有5只中性策略产品,仅有2只成立不到一年的产品处于盈亏平衡点,另外3只表现都不错。
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相同,但收益相差不小,收益最高的是另外两只的2倍左右,同时最大回撤相差也比较大(最大的6.37%,最小的3.81%)。
君喆认为,这可能是产品风格定位(激进-稳健)的不同导致的。相比之下,衍复今年的中性策略产品表现相对比较一致,
几只产品的基金经理是高亢,MIT毕业的学霸,这也是衍复的灵魂核心人物。早年高亢在锐天时曾创下最短时间内达成百亿规模的记录。
量魁和衍复两家各有所长。
量魁偏向于中高频,优点是对流动性依赖低,但缺点是策略容量比较低。目前量魁规模在20亿左右,如果以后规模大了,可能面临策略迭代的挑战。
衍复则主打中低频策略,所以策略容量也更高一些,按高亢的话说,在200-300亿。但缺点是对流动性要求高,如果出现流动性枯竭时,回撤可能稍微大一些。
好在目前策略容量和流动性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03 抄底还是求稳?
从配置的角度看,眼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借助一些成长风格的股票多头策略抄底。另一个是降低预期,以中性策略和债券策略做底仓求稳。
至于抄底还是求稳,君喆认为,答案取决于你对未来市场行情的看法以及手头的弹药。
行情方面,君喆会在后面详细的展开讲,但总体来说不看好今年有趋势性的大行情,或是像前两年那样的结构性牛市,大概是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磨底过程。
如果弹药充足,可以抄个底,但也要做好体验不太好的心理准备。
当然了,盈亏同源,中性策略产品对冲掉了β风险,在大跌时表现相对较好。但大涨时,也就失去了β收益,表现也会相对落后一些。
但这种择时的问题恐怕不应该是今年要担心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