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减持海康威视、冯柳却大举加仓!陈光明、邓晓峰更集体现身
【A股医药板块基金持仓:平均市值18.59亿元 药明、迈瑞依旧最受青睐】
目前,随着公募基金2021年报披露完毕,各基金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医药行业重仓股及其变化情况亦浮出水面。
持股市值上,386家医药上市公司平均获得基金持仓的市值达18.59亿元。其中,持股总市值排名前十为:药明康德、迈瑞医疗、凯莱英、爱尔眼科、智飞生物、泰格医药、长春高新、恒瑞医药、片仔癀、博腾股份。(科创板日报)
【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基民要立马赎回么?】
今年公募行业再度掀起离职潮,董承非、周应波、赵诣、崔莹等明星基金经理离职,他们原来管理的明星绩优产品由别的基金经理接管,投资者该如何看待,是去是留?另外,明星基金经理的离开,对基金公司带来哪些影响,人才是否能接续上,也备受业内关注。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来解答这些问题,他们认为投资者可以给予一定的观察期,来考察新任基金经理,再做申赎的打算。人才流动是基金行业正常现象,新任者也能延续辉煌,基金公司需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中国基金报)
【基金公司纷纷宣布:终止合作!】
近期,基金销售市场的一个现象引发关注:一批基金公司宣布终止与违规或暴露风险、存量规模较小的第三方销售机构的合作。而终止合作的事情之前只零星出现过几起。
基金公司终止与第三方销售机构合作突然高发,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实施一年多,开始显效。基金销售逐渐告别盲目签约的“野蛮生长”时代,进入精细化、规范化发展时期。(中国基金报)
【万绿丛中一点红!31只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秘笈是啥?重仓两大板块,看好这些方向】
4月以来,股市持续维持着震荡走势,却有基金逆市创下新高。
据wind数据统计,31只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在上周(4月11日~4月15日)创下历史净值新高(注:剔除2022年新成立的基金),其中不仅有主动权益类基金,也有固收+基金、QDII基金等。
虽然基金类型五花八门,但从其持仓来看大多遵循着两大脉络:一是稳增长逻辑下的地产股,二是通胀和供需偏紧逻辑下的能源资源股。这也是今年为数不多上涨的两大方向,其中中证细分房地产产业主题指数年内上涨7.76%,中证800能源指数年内上涨20.56%。(券商中国)
【多只基金面临大额赎回,股票仓位整体承压?】
4月12日,惠升基金发布公告称,因惠升领先优选4月11日发生大额赎回,决定自2022年4月11日起本基金A类、C类份额净值精度调整至小数点后8位,小数点后第9位四舍五入。而此前的3月14日,前海联合基金曾发布公告称,旗下基金新疆前海联合添和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前海联合添和纯债基金”)3月11日发生大额赎回。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募基金大额赎回的新闻屡屡传出,但根据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的研究,并基于基金业协会披露的基金规模数据,他测算得到今年1月基金净申购金额约为1600亿元,2月净赎回200亿元,从今年1-2月的数据看市场的下跌并未给基金带来明显的赎回压力。(第一财经)
【“招保万金”获公募基金增持,国企、央企地产股机会或贯穿全年】
近一个月来(3月16日~4月14日),地产股拉升明显,不光地产指数(399241.SZ)涨幅33.45%,更有多家房企股价翻倍。市场有人喊出“地产股机会能演绎全年”。《红周刊》在采访中,不少职业投资人表示,地产股投资机会会呈现两极分化,这缘于基本面的分化。由于政策的边际放松,房地产板块会有短期的贝塔机会,但普涨时间不会持续太长;而国企、央企背景的地产股,基本面更优秀,投资机会仍可能贯穿2022全年。(证券市场红周刊)
【风口浪尖上的广发旗下基金:持仓股走势高度相似 近一个月大半时间在跌】
4月17日讯,近期市场表现颓靡,新能源等赛道股持续遭到市场抛售,因多只持仓股下跌形态高度相似,广发基金因此被推上风口浪尖。
4月15日,有微博大V发帖称:近期有一批股票,一个月里面可能涨3天(小红盘),跌一个月,这类股票都有一个共同的持仓基金:广发。(财联社)
【最新!张坤减持海康威视、冯柳却大举加仓!陈光明、邓晓峰更集体现身】
最新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公募一哥”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在一季度小幅减持了海康威视,继续位列海康威视第8大流通股东,而高毅资产冯柳则选择反向操作,一季度逆势加仓海康威视。
除了上述两位基金经理之外,睿远基金陈光明、高毅资产邓晓峰等一众公私募大佬也集体通过电话会议参加海康威视的业绩说明会。
广发基金经理刘格菘旗下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广发创新升级等多只基金继续位列华特达因、健帆生物前十大流通股东,富国朱少醒、工银瑞信袁芳一季度加仓春风动力。(中国基金报)
【担心被“强平”?多家百亿私募大动作】
近期,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有多家百亿私募积极跟渠道商量调降产品预警止损线,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市场跌幅较大,让主打长期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阶段性下跌明显,部分产品净值趋近预警止损线,被迫降仓,对投资操作形成掣肘。调降预警止损线是相信投资标的的长期价值,不想在底部“割肉”。但记者发现,私募对预警止损线的看法很不一样,有人认为其不仅是对投资者的保护,也是让私募更关注净值回撤和安全边际,但更多人认为硬性止损机制可能会给客户带来永久损失,也让私募错过性价比高的投资机会。据悉,现在有不少私募和渠道的产品也是不设预警止损线的。(中国基金报)
【一季度新基金成立规模同比骤降74% 春天还有点远?下周40只新基金发行 哪些亮点可期?】
就在此前正式收官的一季度新发市场方面,按基金成立日计算,一季度共成立基金386只,总发行份额为2738.29亿份,较去年同期下降74.36%。
下周40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启动首发,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
从首发时间来看,下周一为高峰期合计首发29只,周二5只,周三4只,周四2只。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上述40只预计发行的新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合计13只、股票型基金9只、混合型基金和FOF分别为8只,QDII为2只。整体而言,下周新发基金的趋势仍是主动权益相对较弱,抗跌的债基较强的局面。(财联社)
【“固收+”也翻车 年内近9成“固收+”产品负收益 却有两家产品业绩亮了】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近九成的“固收+”基金收益率告负,首尾绩差超过30个百分点,最亏钱的“固收+”产品年内跌幅已超25%。
另一方面,在全市场流年不利的局面下,也有部分“固收+”产品逆市斩获正回报。截至4月16日,数据显示,“固收+”基金中有269只在年内斩获正回报,收益率最高的安信民稳增长A,今年以来斩获9.69%的正收益,比排名最后的产品首尾业绩相差36.3个百分点。
此外,安信民稳增长C、安信平衡增利A、安信平衡增利C、安信稳健聚申一年持有A、安信稳健聚申一年持有C、金元顺安桉盛C、景顺长安鑫回报A、景顺长安鑫回报A这9只“固收+”产品,年内收益都超过了5%。(财联社)
【百亿私募业绩“滑铁卢” 一季度平均跌幅9% 仅10家正收益 唯一正收益策略还可持续吗?】
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进入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宽幅震荡。在此背景下,私募基金的收益情况也不佳。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百亿私募机构数量为115家,百亿私募一季度平均收益-9.14%,首尾业绩相差29.81%。一季度多数百亿私募业绩亏损,仅有10家百亿私募取得正收益,其中洛书投资、千象资产、桥水(中国)投资、玖瀛资产、黑翼资产等百亿私募排名靠前。(财联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