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3家私募一季度抢跑!幻方量化仍未“开张”,百亿私募仅占10%
受美联储加息与地缘冲突的双重冲击,3月份A股出现较大回撤,虽然在高层政策注入信心后V型反弹,但是整体处于弱势状态。今年一季度A股整体呈现震荡下跌态势,上证指数收报3252.2点,一季度累计下跌10.65%,深证成指下跌18.44%,创业板指累计下跌19.96%。不仅如此,市场风格也是从此前的热门赛道回归房地产和银行等低估值板块。
与2021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行情可谓是一片惨淡,除了恒生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以外,其余指数跌幅均超10%,恒生科技指数与创业板指更是跌近20%。
虽然行情表现云泥之别,但是从私募基金备案产品数量来看,确实相差无几。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共计备案了6309只私募基金,与去年同期6561只相比,跌幅仅为3.84%。
2383家私募一季度备案基金6309只,百亿私募占比仅10%
随着一季度行情拉下帷幕,私募基金一季度备案数据也是随之出炉。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共有2383家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备案了基金,累计备案私募基金数量为6309只,与去年同期的6561只相比,跌幅仅为3.84%。
另从备案基金数量来看,新发基金数量在10只及以上的私募管理人仅82家,其中新发基金数量超过30只的仅有阿巴马资产、华软新动力、梅山保税港区凌顶投资与星阔投资,备案基金数量最高为50只。
包括凡二投资、衍复投资、玄元投资等在内的76家百亿私募今年发行了728只基金,数量占比仅为11.54%。也就是说,百亿私募并非今年新基发行的主力军,另有39家百亿私募年内暂无新基发行。宁泉资产、银叶投资、黑翼资产、申毅投资等26家百亿私募一季度新发基金数量均在10只及以上;明汯投资、宽投资产、玄元投资、衍复投资等百亿私募年内新发基金数量均在20只以上。
从基金发行数量来看,可以用巨头不复当年之勇来形容。在2021年一季度,宁波幻方量化、灵均投资、九坤投资等三家百亿量化私募的备案基金数量分别为132只、94只、66只,可谓是遥遥领先。而今年一季度备案前三的私募发行的基金数量分别为50只、47只、36只,分别来自阿巴马资产、华软新动力与星阔投资。此外,幻方量化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通过封盘,免赎回费来控制规模,今年也是并未发行新基,而九坤投资与灵均投资今年也是仅发行了3只、2只新基金。
巨头私募在2022年新发基金数量放缓的原因,还是与业绩表现有关。在经历去年的量化高光时刻后,股票量化私募自2021年9月开启回调,加之今年又受指数行情重挫,多数量化私募业绩并未修复。在超额收益下滑之后,市场对量化的追捧也是急剧降温。在此背景下,也有不少私募陆续宣布封盘,通过策略优化迭代,来适应规模与行情带来的业绩压力。
百亿私募一季度收益放榜,私募排排网不完全数据显示,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记录的98家百亿私募一季度整体收益为-9.11%,其中实现正收益的百亿私募为8家,分别是洛书投资、千象资产、桥水(中国)投资、黑翼资产、玖瀛资产、展弘投资、思勰投资、明毅基金,占总量的8.16%。
百亿私募乐观看待后市,更有私募满仓做多
对于后市,百亿私募并不悲观,正圆投资华通表示,目前市场具有明显的底部特征,而且这种底部的强度接近于历史上12年、18年的状态,这种强度对投资人长期收益会有显著影响。历史上这样的特征符合:
1. 在两个季度的短期视角来看经济缺少亮点,外部环境极为复杂,内部经济压力较大;
2. 股价便宜,各赛道优质龙头从长期持有两到三年角度,穿越经济周期之后都能得到不错的确定性较高的回报。经济周期就像永不止境的正弦波,历史上这个正弦波的波峰和波谷都是超越每一个个体的认知,但是系统的力量注定未来会向反方向运作,这就是系统层面周期的力量。
这种“短期迷茫、长期乐观”往往意味着这次底部之后是一个较高量级的行情,部分板块会启动三年的趋势行情。
华通认为,我们处于长周期的全社会要素的“转型周期”,提供了强大结构性撕扯的力度。在这个结构性转型的大背景下,有两个重要趋势还未在整体行情中被市场所认知。
首先,我们不仅仅是部分产业的升级,我们是全生产要素、社会关系以及生产力的转型,以全面应对未来的挑战。所以我们的投资机会应该远不限于新半军这种市场认为的主赛道,应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寻找转型中的变化。例如,去消费里找新人口结构的新消费趋势,去传统周期中找到供给收缩的资源,过去几年政策抑制的互联网传媒中寻找能够带动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业务。
其次,我们转型绝不仅是在高景气中享受,而是能人之不能地突破,才能会当凌绝顶。我们要淡化去追求持续的高景气,而应该着眼于那些能够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去科技创新的企业。尽管,市场对高景气、价格上涨等这些明显带来利润增速的要素较为敏感,但转型中的行业也是不断竞争的,转型中的市场是不断波动的,所以超额收益很难依靠单一的景气扩张,而要依赖选择标的物的竞争力。这两个趋势,是未来两年投资的胜负手。
千象资产也表示,针对目前复杂的局势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关于金融战、贸易战等悲观预期,CTA策略搭配剩余资金指增的进攻性,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丹羿投资也指出,整体而言,我们仍处在 “ 滞涨 ” 大环境下,疫情和通胀的缓解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不过展望二季度,也可预期一些边际改善的信号。结构上看,地产、煤炭这类炒预期、提估值的板块或许仍然占优,但它们的投资难点在于缺乏长逻辑的前提下,估值修复可能随时戛然而止。相对而言,公司更青睐储备一些“落难王子”的机会,更多关注那些长期空间大、竞争格局好,短期因为疫情而被压制的高端消费和服务,以及调整时间长、估值不贵的软件类机会。对于前期预期较高、机构重配的部分新能源和半导体,需要更多跟踪基本面,等待分歧解除后择机配置。
有用就收藏、点赞、分享一键三连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