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基金被“抄底”,2022年或为成分股“业绩底”!
春节以来,受美联储加息预期、俄乌紧张局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海外资产波动很大,尤其是3月以来,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部分海外资产大幅波动。
为了更好回应广大投资者关注,天弘基金近期在北京举办了“全球巨变下的海外投资机会”小型研讨会。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天弘越南市场股票基金经理胡超,天弘基金国际业务部投研人员陈桥分别围绕“2022年海外变局下的投资策略”、“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简析”发表主题演讲。
恒生科技指数暴跌,基民抄底加仓!
天弘基金首先分享了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A类代码:012348,C类代码:012349)的用户观察情况。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基金3月以来实现了每日份额净增长,新老用户整体保持每日加仓,老用户仍是购买主力,约15%的投资者采用定投模式参与。
从用户数量看,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基金最新用户数达到了45.8万人,在全市场指数基金(不含指数增强)中有望排名前5%(对比2021年中报数据)。其中,近一个月进场的新用户约6.8万人,占比约15%。
对于为何选择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基金,根据调研数据,有63%用户表示最初因为“看重中国互联网公司未来的发展”而投资,27%用户看重“黄金坑”抄底是最初申购原因。
主题演讲环节中,胡超认为,2022年全球投资主线将会受到特别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今年是疫情之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全球经济增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经济增长意味着企业盈利增长具有良好的土壤,这是一个确定性很强的利好因素。
海外也存在四大利空因素:首先是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具体而言就是美联储加息、缩表;第二是通胀的抬升导致风险收益率上升,对权益资产造成压力;第三就是地缘政治造成供应链矛盾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第四就是大国关系还存在不确定性。
胡超指出,2022年中国的政策对于全球资本市场投资有非常大的影响。从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来看,2022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更加关注国内货币政策的走向;地产政策是否存在边际放松;民营经济政策是否存在“纠偏”等一系列存在不确定性的利好因素,这些很可能是市场向上的强有力的催化剂。
对于海外市场的投资机会,胡超表示,当前标普500静态市盈率约为23X(处于过去2年及5年均值之间),2022/23年EPS增速预期分别约为16%/10%,前瞻估值分别为20X/18X,已经具备中长期投资性价比。
而受流动性、持有人结构等影响,港股估值持续低于全球大部分市场,当前港股估值处于自身历史估值的偏下水平,他认为投资者可以关注或稀缺、或便宜的资产;新经济的代表如互联网巨头、医药创新公司、特殊行业等,以及A/H溢价较大带来的价值投资机会。
而作为新兴市场的越南市场,胡超认为越南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市场,估值合理且盈利增速健康,可以帮助投资者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的情况,有效分散聚集投资的风险。
作为天弘恒生科技指数的基金经理,胡超重点分析了港股的投资机会,他认为,恒生科技指数被市场认可为中国科技的旗舰指数,被称为中国版“FAANG”,港版纳斯达克等。在新经济公司总市值占比持续提升情况下,科技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同时,港股市场制度优化改革,直接受益于中概股回归。恒生科技指数涵盖了多个重要主题,其中综合性互联网占50%,科技硬件占25%,在线医疗与云服务分别占9%。
具体来看,互联网产业涵盖了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巨头企业,是港股市场的稀缺资产;科技硬件大多都是稀缺行业龙头,国家意志赋能行业发展;在线医疗符合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空间广阔;云服务受益于数据爆发导致算力需求激增,市场前景长期向好。
胡超强调,产业互联网仍然是后流量时代的核心路径;半导体会是高端制造国产替代的主线;而电动化+智能化能够推动汽车和手机行业融合,带动电子产业链新一轮成长;无论从技术趋势、市场需求趋势以及中期市场规模看,云计算都是计算机乃至整个TMT领域未来最核心的主线之一。
2022年大概率为业绩底部!
虽然目前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大幅下挫至历史底部,龙头公司的估值均触及历史底部,但根据市场一致预期,2023/24年,恒生科技的EPS盈利增速分别为36%/27%,2022年大概率为业绩底部。从中长期来看,科技股的增长一般会比短期的增速更快,这是投资于中国科技股的一个重要逻辑。
陈桥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恒生科技指数由30家最大的香港上市科技公司组成,成分股业务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按照成分股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6大类,包括平台经济(非电商&电商)、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SaaS等,涵盖了绝大部分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及新兴科创企业。
陈桥在对比中美科技龙头企业时指出,目前中国科技企业的估值水平是比较低的,所有中概股的市值加起来还不及苹果一家的总市值,可以看到中国科技企业未来较有潜力。
他表示,中美科技龙头业务主要面向电商、游戏、广告、流媒体、云计算及本地生活等万亿级赛道,也正是这些赛道才能足够的空间使科技龙头进一步成长。通常而言,科技龙头一般在一个赛道处于相对垄断地位,而成熟期后便开始向其他赛道延伸。
市场对科技龙头的估值一般也参考传统现金牛赛道及新赛道(如有)。核心赛道的未来增速在很大程度将决定公司的当前的估值水平。陈桥认为,从估值角度看,未来三年CAGR较高的业务及具备垄断某一赛道属性的科技龙头,市场一般能给予较高的估值水平及涨幅。
在细分板块分析中,陈桥表示,智能汽车或将复刻智能手机光学辉煌,成长路径类似新能源汽车。汽车作为下一个“5G+AIoT”时代的智能终端则有望沿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趋势不断演进,车载摄像头作为自动驾驶技术迭代过程中的重要传感工具,有望再造一个手机光学市场。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