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失守“中低风险”
上周,A股接连遭遇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二,“股票大跌”“基金大跌”等热词纷纷冲上微博热搜。让投资者措手不及的是,不仅偏股型基金大幅下挫、股票账户变绿,连一向稳健的货币基金七日年化也跌破2%,标榜中低风险的债券基金更是争相破净。时值315,主打货币基金等“中低风险”产品的天弘基金成为众矢之的,一众投资者大呼上当受骗。
余额宝年化破2,规模腰斩
说起天弘基金,余额宝是绕不开的话题。数据显示,自2013年5月29日诞生以来,余额宝以远超银行活期的年化率和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仅用了半年时间便突破千亿大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规模为1853.42亿元。到2017年底,余额宝规模已经达到1.58万亿元,4年间规模呈指数级别增长。而天弘基金也在余额宝的冲锋陷阵下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基金公司成为业界大牛。
然而,凡事都有峰回路转的时候。自2022年2月19日开始,余额宝的七日年化就没超过2%,且呈持续走低趋势,截至2022年3月20日,余额宝7日年化为1.954%。不仅年化创新低,余额宝的规模也大幅度缩水。截至2021年12月31日,余额宝净资产为7491.17亿元,与2018年高峰时期的1.689万亿相比,已然腰斩。
针对规模不断下滑的原因,天弘基金曾对外表示,系天弘基金主动与支付宝平台一起,采取分流等方式降低了天弘余额宝规模,而主动降低余额宝规模与基金运作风险无关。2021年4月央行的一纸文件,要求相关平台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另一方面,虽然余额宝的管理规模近年来持续下降,但就目前而言,其仍稳为“货基一哥”。2021年四季报数据显示,目前天弘余额宝的管理规模仍居同类排名第一,远超规模排名第二的易方达易理财A。
霸榜黑猫投诉[投诉入口]
截至2022年3月21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天弘基金的投诉多达921条,已回复842条,已完成481条。从数量上看,天弘基金的投诉量位居众多基金公司榜首。值得关注的是,900多条投诉中,有关天弘安盈一年持有期债券C基金的就有258条。
据悉,天弘安盈一年持有期债券C成立于2021年5月12日,近一月回报率为-2.15%,跑输同类基金-1.69%的平均回报率。对于一款标注为“中低风险”的基金产品,众多投资者对目前的回撤幅度表示无法接受,投诉内容也多是关于该基金产品的虚假宣传和诱导购买,用户诉求均是要求解除锁定开放卖出。对此,天弘基金回复称:该基金在蚂蚁财富中显示为中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与合同中描述的一致,不存在宣传与实际不符情况,该基金不保证本金和收益;在基金份额的最短持有期到期日之前(不含当日),投资者不能提出赎回申请,故目前无法进行卖出操作。请投资者理解。
投资者的愤怒不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酵,包括支付宝在内的各大该产品销售平台的讨论区内也是怨声载道。负责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姜晓丽口碑一夜反转,从“固守女神”变为“固收女鬼”。日前,她在天弘基金公众号发布公开信,“理性告诉我们应该乐观起来,虽然未来可能仍然会煎熬一段时间,但只要还留在牌桌上我们就还有机会,这些煎熬很可能是前进道路上的一段波折,事后来看也只是一段小插曲。”
回购28亿自家基金
在“中低风险”产品上吃瘪的天弘基金,在权益类产品上的成绩更加拉胯。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排名,天弘基金未进入前20名。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弘基金11240.25亿的净值里,非货币类管理规模仅2756.7亿,不到总规模的四分之一。面对如此悬殊的产品结构,天弘基金卯足力气发展权益类产品,但效果只能说见仁见智。
3月17日,天弘基金再度发布“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公募基金”公告。公告显示,天弘基金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并与广大基金份额持有人同行,于3月17日运用固有资金1亿元申购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1年。
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天弘基金合计持有的旗下公募基金产品总金额超28亿元,涉及65只产品,均为非货币公募基金。其中,持有权益类基金合计超13亿元,具体看,主动权益类基金持有超10.7亿元,权益指数基金持有超2.3亿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