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不住手怎么办?这3类基金能帮大忙!
买基金频繁申购赎回,是不少朋友在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金投资更是如此。不过,有时候道理都明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就像电影《后会无期》里一句经典台词,“我们听说过许多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究其根源,无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时,更好的应对方式可能是寻找外力帮助,比如,可以适当配置部分有封闭期的基金,利用基金规则来帮助避免非理性交易。
01 封闭运作基金买卖的规则是什么?
封闭运作的基金,这类基金在固定期限内是不能申购和赎回的。当然,这类基金有不少都支持在场内上市交易,如果想卖出份额,可以通过交易所卖出(如果场内交投不活跃,也不排除短期内卖不出去的可能性)。例如,下面这只:
02 基金有封闭期,有什么优势?
首先,基金如果有封闭期,最为明显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管住频繁交易的手。“基金赚钱,但是基民不赚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频繁交易、无法做到长期持有;二是,高买低卖、追涨杀跌。
如果我们持有的基金封闭运作,在运作期内无法赎回,其实就相当于变相地强制拉长了持有基金的时间,帮我们管住自己“追涨杀跌”的手,避免恐慌情绪带来的非理性交易。
其次,这类基金规模稳定,更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在封闭期内,基金的规模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基金经理不用预留太多现金来应对赎回的需求,反而可以更好地执行投资效率更高的策略,来增加投资盈利的概率。
再次,长期持有,有利于提高盈利概率。以普通偏股型基金指数为例进行测算,数据显示持有的时间越长,获得正收益概率和总收益率会越高。从3个月到5年,获得正收益的概率从60%提升至89%,持有期间的平均收益率也从5.29%提升至65.56%。
同时,长期持有还可以帮助我们降低频繁交易带来的成本。绝大部分基金的赎回费率都会随着持有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如果持有一只基金在2年以上,一般也不收赎回费了。
03 封闭运作模式的基金有哪几类?
封闭运作模式的基金主要有下面几类,比如:封闭式基金、定期开放基金、和持有期基金。这些基金该怎么辨认,互相之间又有什么不同?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封闭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不难辨认,名字里一般都会标注封闭期,比如“3年封闭”。这种基金的规模在设立时就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总额固定不变。
在基金的存续期间,不支持申购和赎回,不过这类基金大多支持上市交易,如果投资者需要变现,可以通过交易所卖出(不排除因为流动性差而卖不出去的可能)。
封闭式基金在封闭期满后,一般会转为普通开放基金,可以随时申赎。需要提醒的是,封闭期一般只有一次,如果你看重的是产品的封闭功能,就需要关注该类产品的首次发行。
定期开放基金
定开基金就是定期开放的基金,名字里一般都会带“定期开放”几个字。
定开基金平时都处于封闭期,只有在固定的开放期内才可以进行交易,并按照“封闭→开放→封闭→开放”的模式循环运作,这和前面封闭式基金大多只封闭一次略有不同。
定开基金主要以混合基金和债券基金为主,其中混合基金居多。这类基金的开放间隔时间各不相同,常见的有每季度开放 、每年开放或者三年一次开放等。
持有期基金
持有期基金,顾名思义,指需要持有到期满之后才能够赎回的基金,基金名字里一般会带“X月/X年持有期”的字样。
持有期基金和前两类基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买入的时间是没有限制的,可随时申购、定投,只不过在买入后,在持有期内不可赎回,等过了持有期,就能随时赎回了。
不同时间买入的持有期基金,份额会逐笔锁定,逐笔提示到期时间。
其实,无论是封闭式基金、定开基金还是持有期基金,目的都是为了有效降低投资者“频繁申购”带来的流动性冲击,维持基金规模相对稳定,也有助于提高基金投资组合长期的稳定性,尽可能提高基金收益表现。
大家在选择购买以上种类的基金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同时,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