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促下线的支付宝金选投顾现在怎么样了?
原创 韭菲特 韭圈儿
支付宝金选投顾,从1月4日推出,到1月12日下线,只存活了1周多时间。
开始时轰轰烈烈,没想到结束得如此仓促。
不过,虽然被下线了,但同为业内和持有人的我,依旧在关注。
支付宝金选投顾差不多运行了2个月。
那么,它们交出的业绩答卷如何,有没有因为下线而变成没人管的小孩,在投资人陪伴上做得怎么样?
投顾策略表现中规中矩
从支付宝金选投顾页面,我查了一下持有6只投顾产品策略表现。
很遗憾,6只投顾产品策略都跑输了沪深300指数,但相比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9.09%收益,表现还算中规中矩。
表现最好的是南方金选升级,而不是向来注重风险收益比的兴全金选好基。
一两只产品倒是说明不了什么,特别是当时支付宝金选投顾当时限制还比较多,权益类比例整体都偏高的背景下。
不过南方金选升级的李文良确实有两下子,他所管理的南方全天候策略,是全市场第一只FOF基金,之前的业绩就相当不错。
虽然李文良比较厉害,其他家也几乎是投顾这块的顶流。
比如广发投顾是部门总经理杨喆当的负责人,她拥有扎实的FOF理论研究,历史公募FOF管理规模超140亿元,在基金组合管理上也有多年实践经验。
兴全这次的团队整体也相当强大。
撇开基金经理大同小异的投资策略,南方金选升级与其它投顾产品,有个很明显的区别,它持有的基金数量品种达25只,是最多的。
一般而言,持仓越分散,则会明显地降低波动和回撤。
而分散,似乎灌注在李文良的基因里。
如他管理的南方全天候策略A,2021年中报显示共计持有75只基金。
有意思的是,业绩排名第二第三的是财通资管和兴全,他们在基金持有数量相对比较少的情况下也表现尚可。
不过,投顾产品本来也是着眼中长期。短期的表现只能说是在当前的市场风格下占据一定的优势,相互之间的差距并不太大。
陪伴服务有待提高
投顾产品与FOF基金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投顾既有“投”又有“顾”,顾问式的陪伴服务才是它应有之意。
没有“顾”的服务,那我多付出的管理费还有多少意义?
如果说解决基民不赚钱的办法之一在于长期持有,那长期持有最大的问题在于: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当市场大跌时,投顾产品有没有及时的点评发声,帮助持有人克服恐慌情绪继续持有,是评判投顾产品是否合格的核心标准之一。
年初以来,沪深300指数分别在1月13日、1月25日、1月27日、1月28日、2月8日和2月24日,6个交易日回撤超过1.5%。
从陪伴服务来看,这些投顾产品至少发布了一篇点评。
这个表现在我看来,是有待提高的。
唯一让我欣喜的还是兴全基金,它们的点评并不空泛,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其在2月24日大跌时点评到:
现阶段的调整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
从数据来看,过去十年,万得全A指数年度最大回撤基本都超过10%,平均最大回撤达到了20%,而今年以来该指数的最大回撤为9.28%,符合历史正常水平。
这也提醒我们,如果连10%的回撤都接受不了,那只能选择更保守的理财产品,同时降低自己的收益预期。
基金投顾期待亮点
总体而言,我对支付宝金选投顾的体验一般。
既然是投顾,如果你没做好投不要紧,把顾做好也是很重要的加分项。
但运行快2个月的支付宝金选投顾,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陪伴服务。这也是刚上线的时候,我最关注的一点。
另外,支付宝也获得了投顾牌照,但还没有多大的存在感。
基金投顾业务不管是基金公司,还是券商、银行以及三方机构都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努力。
在写文章的时候,恰好看到一条消息,蚂蚁财富取消基金销量类榜单——
取消了“周销量TOP”、“周定投TOP”等销量维度的榜单,同时优化其他榜单维度,丰富风险指标,聚焦长期业绩。
据了解,蚂蚁财富是首家淡化销量榜单的机构。
蚂蚁基金董事长王珺表示,榜单是客观数据的呈现,此次整体优化希望帮助用户更全面了解基金基本面及风险,关注长期业绩与合理配置,未来还将不断优化。
这或许也是对今年前两个月基金滞销的回应,每一次进步都令人欣喜。
这两年基金行业大发展,在时代的beta中,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投资者都要持续提升自己的alpha。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