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理财迎首席权益投资官 原国投瑞银基金副总经理袁野再出发

来源:金融人事 2022-02-28 14:34:02

近日,银行人事独家获悉,2020年9月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原国投瑞银基金副总经理袁野正式履新平安理财首席权益投资官,目前已正式入职。

袁野,硕士。曾任深圳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国信证券基金债券部投资经理。2002年11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任基金经理、股票投资部总监。2011-2015年在招商基金任基金经理、股票投资部负责人、总经理助理。2015年9月重回国投瑞银,出任副总经理,2020年9月离职。

休息一年半后,袁野选择加入平安理财。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7月,另外一位国投瑞银副总经理刘凯已先一步加入平安理财,出任首席产品官。

刘凯,硕士研究生,具有基金从业资格。曾任尊荣集团证券投资项目经理,君安证券东门南营业部研究员,平安证券蛇口营业部投资顾问,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客户服务部总监,2007年8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市场服务部总监、总经理助理、督察长,2019年5月任国投瑞银副总经理。2021年7月加入平安理财。

银行人事注意到,除了国投瑞银,两位还有同一个老东家——招商基金。刘凯是2007年从招商基金跳槽加盟国投瑞银,而后一直在国投瑞银深耕。而袁野则是2011年由国投瑞银转投招商基金,到招商后虽然还是负责股票投资那块,但是招商基金的平台相较国投瑞意还是更大一些。2015年袁野以副总经理的身份重新回归国投瑞银基金,彼时,刘凯也已经升任公司督察长。而后2019年,刘凯又进一步升任国投瑞银副总经理,两位在副总位置上搭档了一年多,直至袁野离职。

同样在招商和国投瑞银两家公司奋战过,同样从基层干起,同样一步步经历了业务总监、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岗位历练,而今,殊途同归又前后脚进入平安理财,让人不得不感慨“圈子”太小,两人的缘分着实不浅。

同时,在把刘凯招入麾下之后,又吸引袁野加入,也凸显了资管新规下平安理财新的选择。

新机会来了 平安理财能否踏上快车道

经历了资管新规的阵痛期后,银行理财加速转型,打破刚兑、风险自担的的市场化模式正在形成。

资管新规主要围绕打破刚性兑付、净值化管理、控制摊余成本法使用范围、规范非标投资、控制资产期限错配、消除通道业务、控制杠杆水平等几个方面展开。银行理财需要清理存量不符合资管新规的资产。2021年6月,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理财新规》),进一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引导银行理财回归本源。2022年也将是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整改过渡期。

作为整改中的关键一环,产品净值化改革对于银行端和投资者来说,都是艰巨的挑战。从目前来看,整改效果显著,银行理财净值化比例显著提升,投资者也在逐渐接受。

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在渠道、规模、产品普惠性等方面均具备一定的优势,经成为理财市场的主力军。在权益投资前所未有大发展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探索和加强权益类资产布局是大势所趋。如何从传统的固收优势、非标产品转型为标准化产品,填补主动管理的短板,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专业的资产配置能力,无疑是银行理财子实现弯道超车的核心竞争力。

从袁野本人的履历来看,是非常难得的兼有债券和股票两方面能力的投资专家。在国投瑞银和招商基金担任基金经理期间,所管产品包括了偏债型、偏股型和平衡型,且任职收益率均为正,在市场相对低迷的2010-2013年,管理的两只产品国投瑞银成长优选混合、招商大盘蓝筹混合也都分别取得了8.44% 、19.01%的回报。平安理财的选择或也显示出在新的一年其理财业务思路和战略布局的转变。

困境中的国投瑞银

距离袁野因个人原因辞职国投瑞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袁野离职前后,国投瑞银陷入了基金经理和公司高管接连辞职的怪圈,并延续到了2021年。

2021年7月23日,国投瑞银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因工作变动,该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叶柏涛离任,接任者为国投泰康的总经理傅强。

叶柏寿于2014年年底,从前任董事长钱蒙手中接下了国投瑞银董事长一职,任职已有7年。数据显示,从2015年1月至今,国投瑞银离任基金经理数为24人,新聘基金经理数为29人,现任基金经理人数仅为25人。

除了基金经理,公司高管变动也不少,2020 年,国投瑞银基金先后有副总经理张南森、袁野离任;新任首席国际业务官刘艳梅、新任基金管理公司首席运营官冯伟、新任副总经理靳赟等。

进入2021年,基金经理离职风潮未减,1月16日、3月31日两位在公司任职已超过5年的基金经理张佳荣、伍智勇先后离职;4月24日,国投瑞银基金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蔡玮菁也宣告离职。随后在6月25日,国投瑞银副总经理刘凯也因个人原因离任,并在一个月后加入平安理财任首席产品官。

国投瑞银基金成立于2005年6月8日,是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达49%的合资基金公司。公司股东为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瑞银集团(UBS AG),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作为一家老牌的中外合资公募基金公司,国投瑞银发展之初也曾风光无限,产品创新能力一度引领业界风潮。公开数据显示,国投瑞银曾推出国内第一只封闭分级基金——瑞福分级、第一只指数分级基金——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第一只行业指数基金——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地产LOF、第一只带LOF交易功能的QDII——国投瑞银全球新兴市场精选股票基金,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也是境内首只白银期货LOF。但在前总经理尚健时代过后,国投瑞银始终未能走出人才流动频繁的局面,对投研体系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由于押对了新能源赛道,国投瑞银施成声名鹊起,成为新晋“200亿梯队“基金经理,也使得国投瑞银规模显著回升。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1年末,国投瑞银非货规模为1044.94亿,排名38位。

有业内人士曾指出,国投瑞银基金拥有合资背景,可能相对容易导致高管频繁变动的情形出现。同时,基金公司的分配机制或股权激励存在不合理因素也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同时,也可能与薪酬水平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