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下跌,基金赎回前的“三观”

来源:星辰在繁华 2022-02-22 18:10:02

一、观市场

2022年开年以来,市场持续下跌。截至2月22日,沪深300跌幅-7.41%、创业板指数跌幅高达-16.76%、偏股型基金指数跌幅-10.13%(截至2月21日)。与此同时,2月份公募新基金发行情况近冰点,新成立基金仅7只,发行份额为24.09亿份(去年同期为120只,3119.91亿份),多家私募也表示压力山大。

自年前开始,各热门赛道相继受挫。有些人问我:“跌到何时是个头?我想赎回手里的基金了。”

下跌考验的是什么?这里我想说,考验的并不是一般认为的自律。自律也许能帮你维持一段时间,但并不能保证你在连续下挫中仍能安心持有。所以考验的其实是我们的信念。选主动基金基金经理在这里就起到了作用。我们从各种指标筛选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就是为了坚定托付。

二、观规模

基金的规模往往与市场行情呈同向变动(部分基金延后1-2个季度反应)。当市场上涨时,基金的规模往往不断攀升,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市场下跌,基金规模也会不断缩水。我在前面文章不严谨地说,我们可以把基金规模看成是基金的“估值”,当规模过大时,我们都应该掂量掂量,思考这个时候是否适宜买入?如果市场不断下挫,规模下跌到一定区间,是否反而是我们买入的时候?

三、观“绩优生”表现

基金基于个股,又不同于个股。急跌行情中,个股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我们不知道如何决策,但买入基金是基于对基金经理的眼光判断。

假如我们买入的是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当市场这批“绩优生”管理的基金也普遍处于下跌的状态,则是证明这是市场当前的常态。我们应该持平常心,等待后市大概率的净值回归。

在市场中,频繁操作只会增添我们被割韭菜的概率。赎回基金的理由是浮盈而不是下跌,只有当基金经理频繁调仓失误,频繁更换基金经理,或是我们自己急用钱才需要——但在一开始我们就说过,基金投资不加杠杆。

心急是基金投资的天敌!

更多基金故事在发生,原创来源公众号:星辰在繁华(Fund_Star)

声明:本文涉及的基金分析研究及基金组合服务,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和顾问服务,不作为买卖依据。基金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有风险,敬请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

关键词: 财经头条 财经新闻 投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