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必读:"操纵"基金销售榜单?蚂蚁财富致歉:这一规则有调整!
【收评:基建股掀涨停潮 两市超3500只个股上涨】
今日大盘震荡反弹,上证指数相对偏强。盘面上,基建股全天强势,板块掀涨停潮,超20只个股涨停。工业母机、次新、稀土永磁、电力、新冠治疗等多个板块轮番活跃,板块热点快速轮动。下跌方面,贵金属板块大跌,猪肉板块连续调整。总体上今日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5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8071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04亿。板块方面,工业母机、建筑装饰、注册制次新、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猪肉、油气开采、数字货币、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截止收盘,沪指涨0.57%,深成指涨0.23%,创业板指涨0.07%。北向资金今日全天净卖出16.2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51亿,深股通净卖出25.74亿,北向资金连续三日净卖出。
【港股恒指收涨1.49% 互联网科技股反弹】
港股恒指收涨1.49%,恒生科技指数涨2.3%。互联网科技股反弹,哔哩哔哩涨超8%,阿里巴巴涨超3%。博彩股全线上涨,金沙中国涨超6%。电力股延续跌势,华润电力跌超9%。
基金行业动态
【"操纵"基金销售榜单?蚂蚁财富致歉:这一规则有调整!】
近日,关于葛兰基金从支付宝周销量榜单突然消失一事引起广泛关注,有媒体报道称,相关产品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从“周销量TOP1”到突然消失,数据明显存在蹊跷,支付宝和蚂蚁财富方或涉嫌“操纵”基金销售榜单。
对于上述质疑,蚂蚁财富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为了完善榜单的排名逻辑,自2月12日起,蚂蚁在单一申购人数的基础上增加了“周净申购金额”这一维度,当某只产品的同期“周净申购金额”为负值(即净赎回)时,不进入周销量榜单;但由于工作失误,“周销量榜单”排名更新时,榜单规则页面没有同步更新,将立即予以优化。(券商中国)
【爆款基金齐“翻车”?有大学生亏掉奖学金,知名私募有基金净值仅0.6元】
大学生小云最近闷闷不乐,她所购买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损失惨重。小云是2021年9月进入证券市场的,“第一次买的基金产品就是葛兰管理的。”巧合的是,她还是一家医科大学的学生。
“现在抽不出来,也不敢再继续买了。”好在她买基金的钱来自于奖学金,“但是也是自己攒下来的钱,很生气”。未来怎么操作?小云直言自己很迷茫。
一位基民向《红周刊》记者表示,她在去年12月通过支付宝买入了杨帧霄管理的医药基金,才两个多月时间亏损幅度就超过了33%,“所幸投入的本金不多。”
葛兰、杨帧霄只是爆款基金“画皮剥落”现象的一角。前海开源曲扬、交银施罗德杨浩、华泰柏瑞李晓西等明星基金经理在过去两年密集发行的产品如今净值多数也表现糟糕。特别是曾经的国民基金经理——王宗合,作为某头部基金公司的核心人物,目前管理着多达10只公募产品,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匠心精选混合A,近一年回撤了36%。面对投资人的愤怒情绪、要求更换基金经理的呼声,王本人已经“神隐”一年多。
公募表现萎靡,私募又如何呢?整体来看,过去三年风光无限的百亿私募大部分被闷杀。
投资人陆女士直言,已经不忍心再看基金净值了。“月报也已经不值得信任,没有任何意义。”更有甚者,她透露,投资人中流传的最新净值数据显示,正心谷旗下某只基金去年成立以来的跌幅已达到45%。(红刊财经)
【“造星”营销不可取 规模扩张留隐忧 葛兰张坤朱少醒等巨无霸产品拷问基金公司“节制力”】
2月15日,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CXO板块大幅反弹,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净值明显回升。然而,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该基金净值近一年下跌38.06%,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该基金规模一路攀升,截至2021年年末,规模已达775.05亿元,一年“膨胀”超540亿元。其中,个人投资者成为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的捧场主力。据2021年半年报,共有695.21万户投资者持有该基金,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的份额比例高达99.39%。随着大量个人投资者慕名而来,葛兰一跃成为管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最新管理规模已超1100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契约显示,该基金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投资于医疗健康相关行业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业内人士认为,行业主题基金的投资方向集中,规模上限通常较全市场投资基金更低。由于集中投资某一行业或主题概念标的,调仓灵活度受限,行业主题基金的波动幅度通常较大,不太适合“小白”投资者。
与之相比,2021年2月,易方达张坤、富国朱少醒等顶流基金经理旗下的多只产品均曾主动限制大额申购,单日申购限额一般在1万元到2000元。
“基金公司应该认清规模与业绩的关系,及时提示风险,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之所以放任其规模扩张,本质上是一个商业经营模式的问题。基金公司采用打造‘流量明星’的模式扩大管理规模,从经营上看是成功的,但长远看并不合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中证报)
【刚刚,又一只募集失败了!】
2月16日,同泰基金旗下同泰同享混合宣告募集失败,从2017年4月首只基金——嘉合睿金宣告发行失败后,目前累计发行失败的新基金数量已经多达120只。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发行失败,既有基础市场遇冷的原因,也有新发基金同质化竞争的因素,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缺乏渠道优势或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也是发行失败的重要原因。各家基金管理人应该努力做好存量基金的投资业绩,不宜盲目跟风发行新基金。(中国基金报)
【易方达四只基金暂停机构客户申购,另有多只基金选择“开门迎客”】
2月15日一天,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价值精选、易方达科讯、易方达价值成长、易方达科翔四只基金纷纷发布公告称,自2月15日起暂停机构客户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其中陈皓管理的易方达科翔将机构客户大额申购限制在500万元以下,其余三只纷纷“闭门谢客”。
与此同时,一批权益类基金则选择开门迎客,“抱团”宣布恢复申购,放开大额申购业务。
例如2月12日,建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建信潜力新蓝筹、建信优化配置混合、建信中小盘先锋三只基金恢复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投业务,其中建信中小盘先锋股票和建信优化配置混合依然暂停5万元以上的申购、转换转入等业务。(界面新闻)
【百亿量化私募再添新军,背景不俗的洛书投资实力究竟如何?】
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洛书投资于近日成功突破了百亿规模,成为了第29家量化百亿私募,这也使得其在近期不少百亿量化私募业绩纷纷遭遇大幅回撤、管理规模随之明显缩水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
业绩方面,私募排排网截至2月14日最新更新的数据显示,市场上115家百亿私募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5.11%,正收益私募占比仅为13.27%,其中洛书投资以3.11%的年内收益率在百亿私募中排名第三。
不过,据好买基金网数据,洛书投资旗下近期净值有更新的9只产品中,有4只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告负,其中表现最差的“洛书弘盛延熙”今年以来的亏损率达9.97%。(界面新闻)
【曾经不受待见,如今让资金"眼红"!这类基金终于火了,基民胃口要变?】
在过去三年的高波动高收益的赛道牛市下,红利低波基金渐成市场非主流,许多红利低波基金在最近三年的小牛市中宣布清盘,但随着A股市场风格变化,红利低波基金迎来崛起机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募旗下的红利低波基金已实现全部品种收益飘红。而在红利低波基金走红的背后,是招商、长城、中欧等基金公司认为A股市场正从赛道投资转向均衡布局,高波动的成长股投资正阶段性让位于价值蓝筹。
创金合信红利低波动基金经理孙悦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的红利低波指数整体表现较好,主要因为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银行、地产、基建等传统价值股的盈利能力有望好转,估值有较大的修复空间,市场资金从估值较高的成长板块切换到了价值板块。(券商中国)
【鸣石投资、幻方量化投资等百亿量化私募今年以来亏损达到了9%左右】
百亿私募机构的表现,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朝阳永续基金研究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其纳入统计104家百亿私募机构(包括股票、债券、CTA等策略的不同机构),有93家今年以来旗下产品收益率为负数,占比高达89.42%。
百亿量化私募里面,宁波金戈量锐资产、北京聚宽投资等,今年以来旗下产品平均亏损超过10%,海南进化论私募基金、上海鸣石投资、宁波幻方量化投资等,今年以来亏损也都达到了9%左右。(中国基金报)
【竞相扬帆出海 中欧瑞博等百亿级私募缘何要抢这块“蛋糕”?】
近日,百亿级私募中欧瑞博发布社招公告,招聘海外市场总监、海外业务运营经理等岗位。公开资料显示,中欧瑞博以主观股票多头为核心策略,此次招聘透露出其对海外机构业务的“野心”。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还有多家头部私募已经或正在筹备“出海”事宜。
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百亿级私募多达116家,头部梯队内部竞争激烈,若想“坐稳”百亿交椅,需要在强化核心能力圈的同时,抢先开拓新方向。如今,中国资产在全球的配置价值显著提升,海外机构业务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与此同时,海外机构资金持股周期较长,也契合了头部私募对于长钱的“渴望”。(上海证券报)
【规模变化泄露“天机”:基金申赎较正常】
近期A股市场调整,会不会引发基民大量赎回基金?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基金相关公告同时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虽然市场前期热门赛道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但“整体基金申赎情况较正常”。
对于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基金机构表示,虽然“稳增长”主线阶段性强势,但成长风格有望在市场整体企稳后再度有所表现,一些“超调”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中证报)
【外资私募看好中国A股长期机遇 外资私募管理人总数已达40家,合计管理223只产品】
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已达40家。
从产品管理方面来看,40家外资私募管理人合计管理223只产品,管理数量最多的为桥水(中国)投资,在管产品达37只;其次是瀚亚投资;管理产品在10至20只之间的有6家,分别是毕盛投资、惠理投资、瑞银投资、润晖投资、元胜投资和路博迈投资,其余外资管理人管理产品数量均不足10只。
值得一提的是,有数据收录的清盘基金来看,40家外资私募合计清盘51只产品。其中,包括未来益财投资、元胜投资、安中投资、贝莱德投资、施罗德投资等多家外资清盘数量均在5只以下。(证券日报)
【金鹰基金七位基金经理集体剖析市场调整原因、投资方向】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相当受伤,近期不少基金公司开始不断发声,除了自购以外,也针对市场的看法给出不少观点。今日,记者注意到,金鹰基金旗下七位基金经理也集体发声,不仅分析市场调整原因,也对今年的投资给出方向。比如去年业绩跻身前20的韩广哲表示:“展望2022年,A股市场与海外市场都难言一帆风顺,结构性行情或将延续。行业层面,后续需要做进一步的聚焦,仍关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景气度好的方向,医药中关注CXO、生物医药、创新药等主要方向。”(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