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大跌冲上热门区,投资者如何才能少“割肉”?
2022年的基金可以用“惨淡”二字来形容,Wind数据显示,开年以来截至2月11日,已经有170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跌超20%。其中,医药、军工类跌得最惨。
某医疗基金因为一年跌幅超过30%引起基民注意,许多基民越跌越补,1周内竟有超过30万人购买,近日某平台直接将该基金撤下了榜单。
面对这样“动荡”的局面
投资者发出疑问:
怎么才能尽量减少因为基金波动带来的损失呢?
不少投资者直接从源头出发:选择波动小的基金不就可以避免承担大跌的风险了吗?
于是以“固收+”为代表的固收类基金产品成为了“新宠”。
“固收+”
对于“固收+”产品的定义,不同的公募基金公司定义并不完全相同。有业内人士指出,“固收+”产品指的是股债混合基金,该类型基金绝大多数资产(通常70%以上)配置于债券等固收类资产,其余(通常小于30%)资产配置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
“固收+”产品比较好地综合了股票和债券资产的优势和不足,通过股债结合的方式,利用债券部分去平滑净值回撤,利用股票部分去争取拿到更高收益率。
所以“固收+”本身就可以算得上是实现了一种简单的资产配置,同时也是一种投资策略。因为有一大部分的固定收益打底,“固收+”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收益特征,在市场波动大的时候优势明显。
基金定投
其次,基金定投也是许多投资者的“偏爱”。基金定投被称为“懒人投资术”,就是因为它省心省力,不需要去每天分析投资时点,设置好扣款日期、扣款金额就可以了。当然,还是需要定期检视,适时调整产品持仓数量或比例。许多非专业投资者和一些控制不住自己追涨杀跌的投资者,都比较喜欢做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门槛较低,适合大多数计划长期投资标且拥有相对稳定收入并且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投资者,比如月光族、养老族、育儿族、上班族等。由于是长期投资,在短期波动之下受到的影响就会比较小。
在投资方法上,也有一些可以规避风险的方法。
➤一是分散投资,建立投资组合,做好资产配置。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基金投资。在考虑到收入、风险承受能力、预期收益的前提下,将准备拿来投资的资产按照比例分别购买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比如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购买较大比例的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购买少部分的股票型基金。这个比例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调整。
➤二是设置安全边际。
2022开年基金大跌,有的投资者越跌越要入手,有的投资者则是在考虑是要继续持有还是“割肉”,这时候就可以用到安全边际。
投资者可以事先设定一个在自身承受范围内的止损线作为安全边际,如果没有超过这个止损线可以再观察一下,如果已经超过了止损线,代表继续扩大损失将超过自身的可承受范围,那么就可以考虑适当“割肉”了。
不过安全边际更适用于时间较长、充分经历市场的老基金,方便参考过往业绩来为自己设置止损线,如果是新基金就不太适用了。
在市场动荡的情况下,投资者最忌频繁买卖、追涨杀跌,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投资者必备的投资技能。基金投资应当追求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切忌盲目跟风。
来源:Visa金融Edu
相关新闻